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00年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高等教育呈现越来越普及的趋势,1999年前后我国高校扩招后,入学人数由160万增加到2009年的629万,人数的猛烈增长使得高校的学生素质变得良莠不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的学生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起点较低,文化基础差,普遍缺乏自信心,加上他们年龄较小,所以对社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警惕。由于这些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就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和困难。此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差异性较大、个性化突出等特点,传统的集中式管理思维和模式很难对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有效的日常管理。所以提出新型分类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基于九型人格理论通过分类管理模式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的提升,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分类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笔者对四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僵化,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学习自主性等个体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管理者的分类管理意识淡薄、分类管理理论知识缺乏,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基于九型人格理论树立学生分类管理理念,分类建设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分类开展校园活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