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异位妊娠是妇科多见的急腹症,病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对于女性患者的生育功能也会引起不利的影响。据相关报道,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近些年来有所增高,主要是考虑为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增多,同时,发现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不同国家也有区别,表明不同的种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异位妊娠。随着时代的变化,危险因素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本研究鉴别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减少异位妊娠对女性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7例异位妊娠女性患者的相关数据作为病例组,年龄在19-45岁之间,中位年龄33岁,其中输卵管妊娠191例,卵巢妊娠11例,剖宫产瘢痕妊娠5例。另外,选取200例同一时期接受同一医院治疗的早期宫内妊娠女性作为一般对照组,年龄在17-46岁之间,中位年龄30岁,进行回顾性分析。选用SPSS 17.0软件分析各因素的数据,对年龄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以下统计资料:文化程度、吸烟史、月经紊乱史、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不孕史、下腹部手术史、性伴侣数目均进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的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放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因素分析中显示以下7个指标: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不孕史、下腹部手术史、性伴侣数目、年龄分组、文化程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与异位妊娠的发生有关。但是月经紊乱史、吸烟史(P>0.05),表明这两个因素并没有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2.(1)异位妊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不孕史、下腹部手术史、性伴侣数目P<0.05,有统计学意义,是异位妊娠的主要的危险因素。(2)与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性大小按OR值排列顺序为盆腔炎性疾病史(OR=29.992)、异位妊娠史(OR=16.932)、不孕史(OR=11.362)、下腹部手术史(OR=9.684)、性伴侣数目(OR=2.043)。结论:EP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PID史、EP史、不孕史、下腹部手术史及多个性伴侣均是异位妊娠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及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对异位妊娠发生的可能原因做好实际有效的干预,减少暴露于异位妊娠的有关危险因素中的几率,以减少异位妊娠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