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显线索任务转换范式中,对线索和任务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已经成为转换代价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目前对于目标任务和线索之间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关联强度说和中介检索说。在2:1的线索任务范式,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专注于指示性线索加工的认知过程,详细地阐明了中介检索在线索任务关系当中的运用。研究通过操控线索的透明程度,以线索目标一致性效应为检测指标,完成对单个阿拉伯数字的奇偶和大小判断任务。在实验1中发现透明线索组(奇,偶,大,小)表现出线索目标一致性效应,而在相对不透明的线索组(Odd,Even,Large,Small)和极不透明线索组(O,E,L,S)并未发现。基于实验1,实验2在告知不透明线索所对应的中文意思后表现出了线索目标一致性效应。为排除被试习惯性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再进行理解的可能,后续实验将英文全称和英文首字母线索换成词形相近的中文线索。实验3发现不透明线索组(骑,寓,太,川和河,畏,术,州)均未表现出线索目标一致性效应。实验4在实验3的基础上告知不透明线索词与目标线索词(奇,偶,大,小)所对应的形近词关系后均表现出了线索目标一致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非透明线索的加工中,存在一个中介检索转换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中介物的机制同透明线索一样,通过中介物完成对任务设置或者任务目标的加工过程。总的来说,在外显线索任务转换中,对指示性线索的加工,中介物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从而支持了中介检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