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羟考酮经硬膜外给药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及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2019年90例拟于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工人医院,择期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纳入标准:性别不限,年龄45~75岁,BMI:18~25 kg/m2,ASA分级:Ⅰ级或Ⅱ级,Dukes分期:A期或B期。根据患者的手术顺序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C三组(n=30),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并联合右美托咪定组(C组)。其中B,C两组均在手术开始前30 min左右,于T12-L1或L1-2间隙行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B组和C组均在切皮之前10 min,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盐酸羟考酮4mg;C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15 min,经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 ug/kg,之后一直按照0.2 ug/kg/h的速度泵注至关腹,A组和B组持续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泵注至关腹。记录术中三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后10 min(T1)、手术1 h(T2)和术毕(T3)时的MAP、HR、SpO2;分别于以下各时间:T0、T1、T2和T3时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5 ml放置于EDTA管内,将其分为2份送至本医院的实验室分别进行浓度检测,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于以下各时间:T0、T1、T2、T3、术后2 h(T4)、术后12 h(T5)、术后24 h(T6)和术后48 h(T7)时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标本2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P)、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浓度水平。观察三组患者T3、T4、T5、T6和T7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伯格曼舒适度评分(BCS)数值。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HR、MAP、SpO2的变化,存在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在T1时MAP、HR升高,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的时间点时的HR、MAP、SpO2与T0时相比较,存在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麻醉前三组T0时,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3时,三组患者进行比较,B、C两组PBG、FINS、ln(HOMA-IR)升高不明显,但是A组从T1时PBG、FINS、ln(HOMA-IR)就开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时与A组比较,B、C两组FBG、FINSln(HOMA-IR)降低;与B组比较,C组FBG、FINSln(HOMA-I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麻醉前三组T0时,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7时,三组患者进行比较,B、C两组CP、NE、IL-10和TNF-a、HMGB1升高不明显,但是A组T1-6时CP、NE、IL-10、TNF-a、HMGB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7时与A组比较,B、C两组CP、NE、TNF-a、HMGB1降低,IL-10升高;与B组比较,C组CP、NE、TNF-a、HMGB1降低,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结束时三组T3时,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3时比较,T4-7时,三组患者进行比较,B、C两组VAS评分升高和BCS评分降低不明显,但是A组T4-7时VAS评分升高和BC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7时与A组比较,B、C两组VAS评分降低和BCS评分升高;与B组比较,C组VAS评分降低和BC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与A组患者相比,B、C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相比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直肠癌的手术中,盐酸羟考酮经硬膜外给药,具有安全、有效性,同时可以对缓解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起到一定作用;2在直肠癌的手术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CP、NE、HMGB1、TNF-α升高IL-10水平,减轻围术期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最终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图2幅;表6个;参10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