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更多的机会,劳动力工资水平也有所增加,但同时由于贸易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生产率传导机制,也使国内的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拉大。基尼系数可以用来表示一国的收入差距,我国的基尼系数也总是居高不下,收入差距的极化与持续拉大,已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而劳动力收入又以工资收入为主,因此工资水平差距的增加表示着收入分配也在不断扩大。以上表明,贸易对国内工资水平差距存在一定影响,研究该问题在如何继续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提高工资水平缩小工资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造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工资水平差距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2005-2014年我国制造业11个细分行业,其对外整体贸易、对发达国家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工资水平以及人均产值等面板数据,针对贸易如何影响国内劳动力工资水平差距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我国对外整体贸易分析其与工资水平差距关系,然后利用对发达国家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分析其对工资水平差距的影响,最后按照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对于如何促进贸易发展、如何缩小工资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该问题的文献并进行总结,然后对贸易发展状况和国内工资水平等进行统计分析。特别地,为了避免线性分析结果的局限性,文章运用了面板门限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将能够区分不同行业特征的人均产值变量作为门限变量,进口开放度和出口开放度为门限变量影响的核心变量,并通过整体贸易、与发达国家贸易、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共三种模式,六个模型分别进行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到的结论如下:基于整体贸易条件下,对于人均产值较低的产业,一般指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口贸易加大了行业工资水平差距,出口贸易缩小了工资水平差距,但影响程度不同,人均产值较高即技术密集型产业则相反;在考虑贸易国发展程度条件下,人均产值较低时,与基于整体贸易相差不大,特别地,人均产值处于特定阶段时,基于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对于工资水平差距影响为负向,而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贸易,其对于工资水平差距的影响为正向,人均产值较高时,则与上述结论相反;行业规模、国企占比、资本产出比均对工资水平差距具有反向作用,女性员工占比对工资水平差距具有正向作用。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明确我国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使我国有侧重的进行对外贸易,充分吸收贸易带来的益处,从而达到缩小国内各行业间高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水平差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