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泰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自2003年开始在泰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年均有大批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由于中泰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如何在海外教学期间克服文化差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汉语教学顺利开展是志愿者们赴泰后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志愿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还会涉及到与其他教师、泰国学生之间的交往,因此本文立足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以教学交往为视角,以2017年的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志愿者在泰教学交往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利用教学交往对教学适应的影响,提出提高志愿者的跨文化交往能力的策略,帮助汉语教师志愿者提高教学适应能力,促进汉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并总结回顾了相关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简要介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讨论分析哈氏理论对本次研究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以2017年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1.0软件整理、分析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得出志愿者队伍总体年轻化、泰语在志愿者生活工作中的影响较大等结论,总结出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学交往现状存在经验不足、中泰文化差异影响大等问题。第三章,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结合上章得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交往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学交往提出重视泰语培训、加强教学实践培训等建议。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次研究及得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