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对我国油田开发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其储层特征、流体性质与中高渗油藏差异较大,导致渗流机理、油水分布、注水开发方式等与中高渗油藏差异性很大。LPY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对我国油田开发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其储层特征、流体性质与中高渗油藏差异较大,导致渗流机理、油水分布、注水开发方式等与中高渗油藏差异性很大。LPY特低渗裂缝性油藏在注水开发后,产量下降与含水率上升的矛盾日渐突出,为治理LPY水窜水淹,必须明确油水渗流机理与规律。在详细分析LPY油藏地质与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裂缝的发育特征,明确了LPY特低渗裂缝性油藏的油藏类型与特征。基于树状分叉模型,建立了LPY双重裂缝特低渗油藏复杂耦合模型,阐述了孔隙-喉道-微裂缝三者的匹配关系,借用渗透率张量模型研究了微裂缝对储层渗透性的改变作用。开展了启动压力实验以及两相渗流实验,强调了毛管力在特低渗裂缝性油藏中的作用,阐述了LPY水驱开发中的渗吸-驱替运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稳定注水的开发效果与影响因素,并优化了不稳定注水方案,提出了现场应用建议。储层研究表明,LPY特低渗油藏微裂缝发育,宏裂缝发育差,呈现出均质特征。渗透率张量模型计算表明,微裂缝改善了储层渗透性,当8)为0.2×10-38)2时,渗透率约提高1.5倍。岩心实验表明LPY储层启动压力梯度范围在0.023~0.237MPa/m。考虑毛管力的小压差相渗实验表明,因毛管力渗吸作用,油相相渗提高了10%以上。阐述了呈均质特征的特低渗裂缝性油藏中的渗吸-驱替运动特征,渗吸-驱替运动数学模型计算表明,相同时刻驱替压力越大,模型采收率越高。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不稳定注水有“降水增油”的作用,且毛管力、间注周期以及注入量波动均对不稳定注水效果有影响,当间注周期为60天、注水量波动为1时得到的累积产油量是最高的,与连续注水相比提高了1.86%。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高分辨率东亚区域再分析资料在西北太平洋2015年热带气旋模拟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以及登陆华南地区的热带气旋伴随的降水。通过使用Adva
本文给出了两种求解双障碍非线性互补问题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对双障碍问题进行求解.首先,将双障碍互补问题转化为双障碍变分不等式.其次,在一些较弱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
田间育秧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因工艺简单,育秧成本低等特点,在我国南方稻区应用广泛。在泥浆铺设工序中,需要在田间把泥浆搅拌均匀,然后经过提升、输送和杂质筛分后铺
柱花草(Stylosanthes Sw.)为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优良豆科牧草。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量引进柱花草种质资源,并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及林草间作。本文
为了减少Al-CuO体系在原位反应过程中容易生成较大尺寸的Al2O3颗粒,因此引入稀土氧化物La2O3,构成Al-CuO-La2O3体系。以La2O3粉、Al粉、CuO粉、Cu粉为原料压制成预制块,纯铜
黄瓜棒孢叶斑病是目前生产中最严重的、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目前,由于该病以化学防治为主,抗药性问题严重,对黄瓜产品造成了污染风险,急需绿色防控产品。本论文以黄瓜棒孢叶斑病为靶标,筛选出1株对其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芽胞杆菌,并对芽胞杆菌的发酵及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进行微粉剂配方的研制以及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成功研制出设施黄瓜专用的生物微粉剂,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并鉴定出1株解淀粉芽胞杆菌
荔枝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背景条件下,实现荔枝采摘的机械化有助
新型高能高密度材料(HEDMs)的要求是在高能的基础上,寻找具有热稳定性,机械感度良好的含能材料。因为通常高能是以牺牲分子稳定性为代价的。如何在高能的基础上实现钝感,一直是研究、探索的方向。氮杂稠环含能化合物因具有大型共轭结构,可以构成平面性良好的分子,从而改善炸药的感度,而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包括构建新型的氮杂稠环含能化合物,探索其合成方法,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尖端工业生产逐渐向着微纳米级别的方向发展,其中在微小加工制造和研究的领域内,精密定位技术已成为核心之一。目前各国都对精密定位技术开展研究,尤其在军工、航天等方面,其中微动平台技术被最广泛的使用。针对当前微动平台存在定位精度、刚度以及分辨率较低的问题,设计研制了一种二维微动平台,实现了 X、Y向无耦合纳米级位移输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压电陶瓷执行器作驱动器与双平行四杆柔性
研究背景和目的:目前,骨质疏松症是危及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另外,临床上骨延迟愈合、骨不连仍是骨科治疗难点。近年来,LMHFV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疗法,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不连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具有副作用小、经济负担低及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生物力学研究上,间歇性低载荷机械振动加载能够更有效地对抗去势或悬吊引发的大鼠骨质疏松。对羊的体内研究也发现LMHFV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