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D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一)CHD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二)CHD1-RUNX1融合基因的致病机制研究。第一部分CHD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目的:检测本中心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HD1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CHD1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初诊AML患者的FAB分型、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等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188例初诊AML患者骨髓标本、3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CHD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GAPDH内参基因表达的测定,CHD1基因相对表达量=2-(CT 0f gene-CT of internal control),通过cutoff finder网站确定0.038作为临界值,因此规定低于0.0038为CHD1基因低表达,高于0.0038为CHD1基因高表达。2.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CHD1基因的表达与FAB分型、染色体核型、基因突变等的相关性。对164例non-M3 AML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初诊non-M3 AML患者CHD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OS及EFS的关系,探讨CHD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疾病危险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CHD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188例初诊AML患者中均检测到,其中CHD1基因低表达者占134/188(71.3%)。在FAB分型(M1到M6)中,均出现CHD1基因的低表达,其中在M2亚型中所占比例最高(28.4%),其次为M1(23.1%),M4(17.2%),M5(12.7%),M3(11.2%),M6(7.5%)。M1到M6各亚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188例初诊AML患者CHD1基因的表达水平相比于3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包括缺铁性贫血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在188例初诊AML患者中,CHD1基因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相比,具有较小的中位发病年龄(median,39 vs.44,P=0.047)及较低的血红蛋白计数(77 vs.99.5g/L,P=0.001)。而两组在性别、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初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方面相比,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149例患者中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发现,CHD1低表达组中,CEBPA等位基因双突变的发生率较低(16.7%vs.31.7%,P=0.043)。在预后危险分层中,CHD1低表达组的患者预后中等及预后较差组所占比例显著增高(109/119,91.6%)。在164例non-M3 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型中,CHD1低表达组复杂核型异常所占比例较高表达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3.在164例non-M3 AML患者中进行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比较,可以看出,在CR率的比较中,CHD1低表达组显著低于CHD1高表达组(57.1%vs.75.6%,P=0.030)。而相对于复发率,CHD1低表达组复发率有增高趋势,但未出现统计学差异(14.7%vs.23.5%,P=0.299)。164例non-M3 AML患者生存分析显示,OS及EFS在CHD1低表达组显著偏低(P=0.024,P=0.032)。在单用化疗的68例患者中根据cutoff值分为CHD1低表达及高表达两亚组,其中,CHD1低表达组中OS及EFS显著偏低,达统计学差异(P=0.047,P=0.040)。另外,在90例正常核型亚组分析中,EFS在CHD1低表达组同样也是显著降低的(P=0.023),但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多因素分析显示,CHD1基因的低表达水平对OS具有独立预后意义(HR=4.579;95%CI,2.169-9.664,P=0.000)。结论:CHD1基因作为抑癌基因,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相比,初诊AML患者CHD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实验室特征、疾病危险分层及患者预后等临床特征相关。CHD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初诊AML患者的预后分层指标之一。第二部分CHD1-RUNX1融合基因的致病机制研究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HD1-RUNX1融合基因对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1.将携带CHD1-RUNX1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p HBAd-MCMV-REP转染小鼠NIH3T3细胞系,构建稳定表达CHD1-RUNX1蛋白的细胞株,同时设立空载体转染组及空细胞对照组。2.确定重组腺病毒Ad-CHD1-RUNX1在NIH3T3细胞中的感染效率,最佳感染时间和MOI值,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CHD1-RUNX1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通过CCK8实验观察转染后NIH3T3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流式细胞术(Annexin V/7-AAD)检测转染后NIH3T3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1.重组腺病毒Ad-CHD1-RUNX1转染NIH3T3细胞MOI值为150,转染时间在48h时,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NIH3T3细胞的感染效率最高,约为70%。通过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到转染后NIH3T3细胞CHD1-RUNX1的表达。该融合基因的成功转染为下一步研究该重组腺病毒对NIH3T3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奠定了基础。2.实验组NIH3T3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5)。并随转染时间的延长,实验组NIH3T3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增强。在转染24h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到48h达高峰。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实验可发现,CHD1-RUNX1融合基因可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凋亡。结论:此细胞功能学实验证实了重组腺病毒Ad-CHD1-RUNX1转染NIH3T3细胞后可促进其体外增殖能力,并可以抑制其凋亡。这一实验结果初步阐明了CHD1-RUNX1融合基因的生物学行为,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该融合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致白血病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引起的赤霉病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小麦病害,极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赤霉病的抗性主要分为抗侵染的TypeⅠ抗性和抗病害扩
泛在电力物联网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新兴技术来实现智慧综合能源服务,使得电网全景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以及累积的海量多源数据快速分析成为其可靠运行的基础。通过深度学习智能算法对用户侧用电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用户用电行为辨识,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电力系统数据存在带有标签的样本数据量小以及类不平衡分布的问题,因此,对小样本
在《姜炎黑陶》选题之初,我们摄制组的大部分成员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的强烈兴趣。本片从选题、拍摄到后期,我们秉承着一丝不苟、尽心竭力的专业素质,在深入农村
让步条件表达在英语语言中广泛使用,具有条件表达和让步表达的双重特征。研究者们就这一特殊句式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然而,先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语义分析且较为分散,句法研
本研究以江苏省林科院保存的灌木柳无性系为实验材料,通过室内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浓度下灌木柳无性系的生长、根系发育及矿质营养吸收情况。依据24个灌木柳杂种无
目的县级公立医院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医院规模体量和服务能力发生了较大变化,了解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效率的变动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郴州市县级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及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的情况与心室壁Tpec间期、Tp-e/QT比值的关系,分析Tpec、Tp-e/QT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分析患者发生心律失
甘肃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教活动以伏羲画八卦为起点,千百年来延绵不绝。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人才济济。两汉时丝绸之路贯通,民族交往渐趋频繁,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由动脉瘤破裂所导致,有高达30%的死亡率。近期发现在临床试验中使用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善SAH
【目的】1.研究白头翁皂苷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的抗肿瘤作用。2.观察白头翁皂苷A作用下U266中Bcl-2、cyclin B1等蛋白的变化,部分揭示白头翁皂苷A诱导U266凋亡的作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