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绘画的研究,最终要归结到对画面的形式感体验上来。对工笔花鸟画的形式研究,尤其是在当下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对工笔花鸟画形式感的研究就更有新的意义。宋人花鸟画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高峰,表达内容和画面形式感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是尽精微、致广大的典范,画家通过对花草鱼虫的精彩刻画表达出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宋人花鸟画,是后人学习花鸟画的样本,在技法表现上已经有了完善的体系,无论勾线、上色,翎羽花草的线上的表达,还是颜色上的表达,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一脉相承的工笔花鸟画,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画家们对花鸟的表现进行着不懈的探索。随着后来写意画的发展,工笔花鸟画势微,但也涌现出像陈洪绶、恽南田等花鸟画家的革新者,赋予工笔花鸟画新的形式新的发展,对工笔花鸟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笔墨当随时代”当下的花鸟画表达是当下人们审美感受的体现,绘画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新思潮的涌入,对当下的工笔花鸟带来了新的思想,推动了现代工笔画的快速发展。现代的思潮促成现代的工笔绘画表现内容和新的形式语言。面对新的思潮,面临着推动现代工笔画向前发展和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精髓的双重责任。本课题的用意在于,通过对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过程中,形式语言发展的脉络研究,梳理出一条关于工笔花鸟画精神线路。从形式本身的点出发,由点到面,试着探索关于中国花鸟画的某些精髓的东西,探索关于工笔花鸟画形式变化所被牵引的精神。本课题结合自己最近所做的绘画实践创作,由理论层面结合绘画实践,争取最大程度体会本课题所做的试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