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法战争是晚清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尽管最后是不败而败,但通过这场战争我们认识到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尊严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不得不提及左宗棠的作用,他的晚年生涯中正值中法战争时期,中法战争之前左宗棠积极筹防并对前线进行大量援助;战争期间积极主张抗法,成为主战派的中坚人物;战后他鉴于中法战争期间严峻的海防形势又积极筹划海防,勇于向清政府建言并提出中肯的观点。左宗棠在中法战争期间所起的作用不可置疑,中法战争战场上的胜利与左宗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考查左宗棠在中法战争期间所作出的努力和实践,希望能够从他在抗法战争的言行中探视他对中法战争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部分探析左宗棠与中法战争。第一部分,中法战争前左宗棠积极加强防务建设。中法战争爆发以前,左宗棠力请亲赴前线督战,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同意,于是积极支援抗法,对岑毓英进行军械援助,派遣王德榜赶赴前线抗法,并拨解饷银。左宗棠任职两江后,鉴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他又积极加强两江的防务建设:首先强调江防建设,从南京而下检阅部队;再次增制器械,加强海防,与彭玉麟协商,添置兵轮;最后相信民众的力量,创设渔团。左宗棠还从分布在长江海口沿岸的万余渔户中挑选健壮者编入渔团,加强海防建设。第二部分,中法战争期间左宗棠积极参与反法。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督办福建军务,他在抵达福州后,积极加强闽防建设,同时采用两江办渔团的经验,创建渔团。不久法国侵略者宣布封锁台湾海峡,内地与台湾几乎断绝联系,左宗棠积极策划援台,派遣王诗正率领恪靖军渡台,增强台湾的防守力量。基隆失守后,左宗棠根据刘璈的禀报,认为刘铭传应该负主要责任,而刘铭传本人认为是战略撤退,左宗棠力主惩办刘铭传。第三部分,中法战争后左宗棠对于局势的看法。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命令各守军不许开炮,限期撤兵。早在中法战争之前,左宗棠就意识到台湾的重要性,战争结束后,左宗棠向清政府建言,进一步阐述了台湾的重要性。鉴于海防形势的严峻,左宗棠还向清政府提出建设海防的策略,后清政府基本采纳左宗棠的建议加强海防,也促使清政府于设立海军衙门。结语部分,主要总结左宗棠与中法战争,阐述总结性的观点,并对左宗棠与中法战争进行评述。左宗棠在中法战争中鞠躬尽瘁,但他的努力改变不了清政府一贯对外妥协的政策,也正是由于他在战争中的努力,为清政府挽回了“尊严”。战后左宗棠关于海防形势的分析,也促使了清政府将海防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