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讯问答属于典型的机构性话语,具有明确的任务导向性,其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讯问中的问和答来实现。然而侦查员与嫌疑人的问答互动并不总是严格的符合话轮替换规则,而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打断现象。事实上这不仅符合日常口语交际的特点,同时也是参与侦查讯问会话主体为了达到机构目的所采用的策略与手段。本文突破性的尝试运用言思情貌整一原则和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中贴真建模的研究方法对打断现象做全方位的描写与分析,力求还原言语交际的原貌,进而揭示打断现象在侦查讯问这一机构性话语中的内在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侦查员做出的不同打断类型中,嫌疑人被打断时在言、思、情、貌这四方面的多模态特征几乎各不相同。只有在索取信息型、改变话题型和修补型这三种主要打断类型中,存在若干共同点。在嫌疑人做出的两种打断类型中,彼此之间的多模态特征差异则更为明显和复杂。在打断数量比例方面,侦查员做出的七种打断类型几乎各不相同。统计表明,任一打断类型的数量在打断总量中所占比例与其获取信息的效度和能力成正比。而嫌疑人做出的两种打断类型则在数量与频率上相差不大。在打断反应方面,由侦查员做出的打断类型,尤其是在索取信息型、修补型以及改变话题型这三种主要打断类型中,被打断后嫌疑人的应答/应对选择大致相同。但在剩余的四种打断类型中,被打断后的嫌疑人的应答/应对选择则各自不同。而在嫌疑人做出的打断类型中,侦查员被打断后所作出的言语行为主要由嫌疑人的打断目的决定。最后,在打断效果方面,文章认为侦查员做出的三种主要打断类型即索取信息型、修补型和改变话题型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效果上均达到了预期的标准。虽然在打断效果上存在些许差异,但考虑到各自不同的打断功能和目的,三者缺一不可,并均为侦讯工作的顺利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综上,本文深入的分析归纳了侦讯问答互动双方在不同打断类型中的多模态特征,揭示了交际双方的潜在目的与动机,并为侦查讯问提供了有效的打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