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对相关部门的访谈,获得合肥市庐阳区群众体育现状及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满意度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并结合逻辑分析法对该区的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为安徽省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庐阳区;社区体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119-021前言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对体育的社会化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使体育更加生活化、终身化的重要途径。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体育的社会化和大众化、体育场地设施的公益性和市场化、社区群体的全员化和个性化、体育消费的观念转变、体育的健身性和休闲娱乐性[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社区体育的相关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本人根据研究任务与内容精心设计了庐阳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和重测检验。随即抽查了合肥市庐阳区几个东、西、南、北、中几个代表性的社区街道居委会、小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91 份,有效回收率 97.75%。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和分析的办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并总结。
2.2.4 访谈法
对合肥市体育局及庐阳区相关街道工作人员就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庐阳区体育基础建设的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庐阳社区体育活动点如表1所示,社区体育场地及设备是社区居民锻炼的重中之重,但在本次调查中,接近百分之4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周边的体育场地及设备匮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形成与社区体育场地和设备的多少有因果关系。
通过调查,庐阳区社区居民选择活动场所的排序如表 2所示,从调查可以看出,合肥市庐阳社区体育活动固定的体育活动点很少,社区体育组织领导机构人员相对缺乏,跟不上现在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体育场馆收费过高与学校体育场地实际没有对外开放也是影响社区居民去锻炼的一个主要因素。
2 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管理组织情况
根据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显示:合肥市庐阳区在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上与全国城市社区体育情况相似,存在相对薄弱情况,多数社区没有专门的人来管理社区体育工作,从事社区体育工作的人员一般身兼多职,工作繁多,导致真正投入到社区体育工作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不够,造成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经常性,管理缺乏科学性[2]。
3.2.1 管理模式
在调查及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协会一般由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而成,街道居委会几乎不参与组织,即便街道居委会有专门人员负责社区体育,因负责人的精力、专业素质不够,只是走走形式化,达不到好的效果。这与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下设体育协会,由体育协会来负责社区内外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及服务工作,并沟通社区内外的横向联系的全国社区体育管理模式相差甚远[3]。
3.2.2 社区体育组织运行情况
正如表3所示: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组织的运行情况相对比较落后,其政府应有的职能没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没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这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锻炼的氛围。由此可见,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组织的运行不流畅,这已成为左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
3.2.3 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现状分析
即使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迅速增长,但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仍不能滿足广大人民的需求[4]。在对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调查了解中,所调查的几个社区都存在体育指导人员缺乏的问题。对三百九十一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得出:在对“您所在社区有没有指导活动的人员或社区体育指导员?”问题回答的统计中,有近两百三十多人的答案是“没有”,占调查总体的59.85%。社区范围内即便有社区体育指导员,其数量和质量还是不能满足居民的锻炼指导需求。
3.3 政府经费投入状况
现阶段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老百姓对锻炼身体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在大众体育方面得经费投入也有很大的提高[5]。但在居民对体育锻炼需求激增的情况下,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场地设备及资金的投入显得没有多大效果,社区大部分用于体育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经营性收入补贴和社会资助及习练者自筹。在问及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一题中,被调查者大部分选择了政府用于社区体育发展的经费不足,经费的投入没有持续性和合理性,在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方面,有资源优化的空间。
4 建议
4.1 结合庐阳区自身特点,优化庐阳区社区各单位体育场地设备的利用率,梳理庐阳区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加强社区体育体制建设。
4.2 利用政府的号召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优化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
4.3 多渠道筹资,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科学的体育锻炼环境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尔[M].李沤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2.
[2]王凯珍,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5-6.
[3]夏培玲,王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技,2010,29(1):7-8.
[4]肖林鹏,唐立慧,等.中国群众体育资源现状调查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5-7.
[5]杨建军.现代体育与城市发展[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 年专辑:69-70.
关键词: 庐阳区;社区体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119-021前言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对体育的社会化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使体育更加生活化、终身化的重要途径。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体育的社会化和大众化、体育场地设施的公益性和市场化、社区群体的全员化和个性化、体育消费的观念转变、体育的健身性和休闲娱乐性[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社区体育的相关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本人根据研究任务与内容精心设计了庐阳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和重测检验。随即抽查了合肥市庐阳区几个东、西、南、北、中几个代表性的社区街道居委会、小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91 份,有效回收率 97.75%。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和分析的办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并总结。
2.2.4 访谈法
对合肥市体育局及庐阳区相关街道工作人员就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庐阳区体育基础建设的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庐阳社区体育活动点如表1所示,社区体育场地及设备是社区居民锻炼的重中之重,但在本次调查中,接近百分之4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周边的体育场地及设备匮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形成与社区体育场地和设备的多少有因果关系。
通过调查,庐阳区社区居民选择活动场所的排序如表 2所示,从调查可以看出,合肥市庐阳社区体育活动固定的体育活动点很少,社区体育组织领导机构人员相对缺乏,跟不上现在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体育场馆收费过高与学校体育场地实际没有对外开放也是影响社区居民去锻炼的一个主要因素。
2 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管理组织情况
根据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显示:合肥市庐阳区在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上与全国城市社区体育情况相似,存在相对薄弱情况,多数社区没有专门的人来管理社区体育工作,从事社区体育工作的人员一般身兼多职,工作繁多,导致真正投入到社区体育工作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不够,造成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经常性,管理缺乏科学性[2]。
3.2.1 管理模式
在调查及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协会一般由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而成,街道居委会几乎不参与组织,即便街道居委会有专门人员负责社区体育,因负责人的精力、专业素质不够,只是走走形式化,达不到好的效果。这与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下设体育协会,由体育协会来负责社区内外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及服务工作,并沟通社区内外的横向联系的全国社区体育管理模式相差甚远[3]。
3.2.2 社区体育组织运行情况
正如表3所示: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组织的运行情况相对比较落后,其政府应有的职能没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没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这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锻炼的氛围。由此可见,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组织的运行不流畅,这已成为左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
3.2.3 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现状分析
即使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迅速增长,但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仍不能滿足广大人民的需求[4]。在对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调查了解中,所调查的几个社区都存在体育指导人员缺乏的问题。对三百九十一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得出:在对“您所在社区有没有指导活动的人员或社区体育指导员?”问题回答的统计中,有近两百三十多人的答案是“没有”,占调查总体的59.85%。社区范围内即便有社区体育指导员,其数量和质量还是不能满足居民的锻炼指导需求。
3.3 政府经费投入状况
现阶段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老百姓对锻炼身体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在大众体育方面得经费投入也有很大的提高[5]。但在居民对体育锻炼需求激增的情况下,合肥市庐阳区社区体育场地设备及资金的投入显得没有多大效果,社区大部分用于体育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经营性收入补贴和社会资助及习练者自筹。在问及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一题中,被调查者大部分选择了政府用于社区体育发展的经费不足,经费的投入没有持续性和合理性,在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方面,有资源优化的空间。
4 建议
4.1 结合庐阳区自身特点,优化庐阳区社区各单位体育场地设备的利用率,梳理庐阳区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加强社区体育体制建设。
4.2 利用政府的号召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优化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
4.3 多渠道筹资,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科学的体育锻炼环境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尔[M].李沤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2.
[2]王凯珍,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5-6.
[3]夏培玲,王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技,2010,29(1):7-8.
[4]肖林鹏,唐立慧,等.中国群众体育资源现状调查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5-7.
[5]杨建军.现代体育与城市发展[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 年专辑: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