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力谢平 “海归”张新执掌金融稳定局
【出 处】
:
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1954-2005年江淮梅雨期降水的低频振荡特征,并针对其中的准双周振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定义梅雨准双周振荡强度指数QAI和对10-25天滤波的降水序列进行位相划分,讨论了梅雨准双周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其所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其次验证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0对梅雨周期特征的模拟能力,并进行了基于侧边界信号的数值实验。在外强迫的研究方面,通过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前期春季黑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FY-3A在轨测试期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对其载荷之一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dium Resolution Spectral Imager MERSI)进行了与EOSTERRAMODIS的同步星下点观测(Simultaneously Nadir Observation——SNO)交叉定标。在SNO交叉定标过程中,两遥感器对同一目标的测量在时间和空间匹配上可以达到比较高的精度,两
适应性观测作为当前数值预报领域的热点前言问题,其提出主要是为了提高高影响天气预报质量,也是国际THORPEX科学计划的核心内容。而适应性观测策略中敏感区的估算极为重要。目前发展出了许多关于敏感区估算的理论:SV、ETKF和CNOP等。马旭林博士在2008年针对我国典型的高影响天气系统特征,根据集合卡尔曼变换(ETKF)理论,利用国家气象中心集合预报产品和其他中心集合预报产品搭建了适应性观测敏感区估
本文利用二流近似方法解析求解源函数,最后获得四流近似的辐射强度,并把该方法应用到光化辐射通量的计算中。本文还对二流近似、四流近似、二流四流混合近似这三种算法的精度和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的太阳天顶角、大气光学厚度、地表反照率下,考虑分子、气溶胶、霾和云的漫射光化通量。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守恒或者非守恒的瑞利散射大气,δ-二流四流混合近似算法的精度接近δ-四流近似的精度,并且比δ-二流近似的
荒漠草原是典型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草原,研究荒漠草原地表-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认识稀疏植被下垫面对大气的反馈作用,进而了解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地表反照率影响着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直接控制了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和大气之间的分配,是大气和陆面模式的重要参数。地表反照率取值的合理程度决定了数值模式计算中地面加热作用的准确程度。本论文针对当前中尺度模式中陆面参数化方案对稀疏植被考虑的不足,以荒漠草
由于模式的分辨率有限,不能被模式分辨的地形称为次网格尺度地形,次网格尺度地形在热力和动力方面对实际大气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其效应只能通过参数化的形式回馈给模式。本研究主要针对次网格尺度地形的动力过程参数化,一般而言,次网格尺度地形的动力作用主要包括:(1)湍流过山引起的次网格尺度湍流地形拖曳力;(2)次网格尺度地形对气流的阻挡、分流并在背风坡形成背风涡引起的阻挡(分流背风涡)地形拖曳力;(3)气流
利用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对2008年3月20日华北地区层状云系降水个例进行自然降水模拟,分析微物理和动力、热力特点,并在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引晶催化试验,设计不同剂量、高度的催化方案,对效果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区域,对比播撒前后各微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分析源汇项变化。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中增加了粒子数浓度的预报模拟,适合进行人工引晶催化试验。此次降水过程
利用1979–2011年美国NCEP/NCAR和日本JRA–2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并采用EOF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近30年来东亚冬季地表气温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1979–2011年美国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揭示了东亚冬季气温季节内变化规律及极端气温事件频次的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东亚冬季气温与同期大气环流和前期秋季外强迫(海温、海冰和积雪等)因子异常之间的可能联系。得到的主要
本文用理想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在MM5模式中构造对称初始涡旋,在理想的环境场中发展为成熟的TC并移动经过从台湾岛抽象出的岛屿地形,揭示岛屿对TC强度和结构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有背景气流和固定SST的情况下,用一个相对较弱的气旋性涡旋作为模式的初始场,得到的TC的强度、结构等各项特征指标,与实测和已有成熟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理想模拟试验的方法对TC强度及结构变化的模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T
自从多普勒雷达被应用于气象观测和研究以来,高时空分辨率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应用一直深受人们重视。对于雷达径向风资料的应用,早期主要是通过时空连续性假设在一定约束下反演风场,以便于天气分析诊断。随着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雷达径向风的同化应用发展很快。单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同化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同化,二是反演同化。在直接同化和反演同化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同化方法,改进同化方法通过引入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