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现在社会上缺乏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国家从2006年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如今,中等职业学校中生源差、少的现象仍旧存在,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师资、经费都有所限制。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传袭普通中学的模式,在内容和管理上无所变更。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有别于普通中学和大专院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不能再接受系统的体育健身指导。同时与大学生相比,他们认识、思维和个体品质等方面还不成熟,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缺乏心理基础。因此,在职业学校体育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党中央、国务院2006年6月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是对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作为直接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任务的学校体育毋庸置疑要将“健康第一”列为教学的主导思想,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育的目标。职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要以培养健康的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体育健身教育为主导,改进教学中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职高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掌握体育健身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健康意识,以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2.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学
学生阶段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由于中小学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职高的体育教学中更应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应把学校体育目的的宣传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校园网、广播站、宣传窗、校报等,宣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为何进行体育教学,体育锻炼怎样促进人的健康,等等,从根本上改变对体育教学目的的片面认识或错误认识。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年龄、性别、专业等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如何进行科学的锻炼、如何监测和控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等,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3.认真选择教材,创编好有本地区、本专业特色的教材,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体育与健康课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很多,要根据本校体育设施和场地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是必要的。同时,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一批健身性和趣味性较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
3.1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竞争性,应采用多种手段和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今,中职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灵活性好,接受能力强,比较活泼,好动、多变、直爽、好奇争胜。我们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强制性的练习,学生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多采用竞赛、娱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讨学习等方法,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如今的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明显的好恶性,如果这门课他们感兴趣了,他们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学习。怎样调动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呢?首先是引趣。如:教师健康的体魄、标准优美的示范、博学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式多样的游戏、竞赛、有球无球的练习等手段,都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想要练习的欲望。其次是身体练习。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随着这种情绪、情感的产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欲望。
3.3上课时,在强调教师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课堂学习的作用。现在的中职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他们思维敏捷,活泼好动,但分辨不出知识的真伪,往往把无知当作个性。他们希望教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所以。在课堂上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对课堂上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使错了,也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进行否定,而是应该先鼓励,而后用事实进行纠正,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能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重教师,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师生间、同学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教学助长的良好气氛,是教学的基础。实践证明,在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融洽、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关键。
3.4克服单一的评价机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除了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外,为了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是教学目的的重要因素。为此,不能把学生学期的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的一部分,同时,要把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也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在评价内容上,在注意知识技能的评价外,还应注意学生对运动的参与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如:学生平时的迟到、早退、旷课、在课堂上的表现等,更应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的评价。通过综合评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4.小结
4.1解决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问题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师必须认真备好每节课,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要经常更新。首先要教学分组,不能再采用过去的随意分组的方法,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和项目进行分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布置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对练习的量进行调整,尽量做到每组一个运动处方,使学生每节课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4.2要结合专业特点,教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能根据主、客观情况变化运动量及自我保健、自我评价的能力。
4.3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选编教材。使学生学后,对专业素质有所帮助,对职业劳动的适应性产生明显的效果。
4.4在考试成绩上克服单一的评价机制,想办法通过综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总之,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要在选好教材,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创建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安树.职高生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罗宏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设想.
[3]许军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党中央、国务院2006年6月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是对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作为直接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任务的学校体育毋庸置疑要将“健康第一”列为教学的主导思想,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育的目标。职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要以培养健康的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体育健身教育为主导,改进教学中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职高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掌握体育健身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健康意识,以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2.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学
学生阶段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由于中小学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职高的体育教学中更应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应把学校体育目的的宣传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校园网、广播站、宣传窗、校报等,宣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为何进行体育教学,体育锻炼怎样促进人的健康,等等,从根本上改变对体育教学目的的片面认识或错误认识。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年龄、性别、专业等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如何进行科学的锻炼、如何监测和控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等,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3.认真选择教材,创编好有本地区、本专业特色的教材,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体育与健康课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很多,要根据本校体育设施和场地情况,结合专业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是必要的。同时,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一批健身性和趣味性较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
3.1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竞争性,应采用多种手段和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今,中职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灵活性好,接受能力强,比较活泼,好动、多变、直爽、好奇争胜。我们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强制性的练习,学生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多采用竞赛、娱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讨学习等方法,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如今的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明显的好恶性,如果这门课他们感兴趣了,他们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学习。怎样调动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呢?首先是引趣。如:教师健康的体魄、标准优美的示范、博学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式多样的游戏、竞赛、有球无球的练习等手段,都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想要练习的欲望。其次是身体练习。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随着这种情绪、情感的产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欲望。
3.3上课时,在强调教师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课堂学习的作用。现在的中职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他们思维敏捷,活泼好动,但分辨不出知识的真伪,往往把无知当作个性。他们希望教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所以。在课堂上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对课堂上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使错了,也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进行否定,而是应该先鼓励,而后用事实进行纠正,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能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重教师,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师生间、同学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教学助长的良好气氛,是教学的基础。实践证明,在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融洽、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关键。
3.4克服单一的评价机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除了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外,为了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是教学目的的重要因素。为此,不能把学生学期的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的一部分,同时,要把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也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在评价内容上,在注意知识技能的评价外,还应注意学生对运动的参与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如:学生平时的迟到、早退、旷课、在课堂上的表现等,更应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的评价。通过综合评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4.小结
4.1解决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问题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师必须认真备好每节课,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要经常更新。首先要教学分组,不能再采用过去的随意分组的方法,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和项目进行分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和布置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对练习的量进行调整,尽量做到每组一个运动处方,使学生每节课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
4.2要结合专业特点,教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能根据主、客观情况变化运动量及自我保健、自我评价的能力。
4.3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选编教材。使学生学后,对专业素质有所帮助,对职业劳动的适应性产生明显的效果。
4.4在考试成绩上克服单一的评价机制,想办法通过综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总之,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要在选好教材,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创建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安树.职高生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罗宏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设想.
[3]许军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