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拓展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量电阻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除了用“伏安法”,还有哪些方法呢?本文将围绕“伏安法”拓展介绍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
  1常规方法——伏安法
  (1)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R滑、待测电阻Rx、开关S各一只、电源、[TP12CW65.TIF,Y#]导线若干。
  (2)电路图如图1所示。
  (3)实验步骤:
  ①按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为最大值(调至图1中最右边),并闭合开关S;
  ③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x、Ix;
  ④调整滑片P在不同的位置,并分别读出相应的电压值、电流值.(减小误差)。
  (4)结论:数学表达式:Rx=Ux/Ix。
  2拓展方法
  思考1现在要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x,手边已有的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要求再选用一种电表即可测出Rx电阻值.说出你所选用的是哪种电表,并设计电路图及所采取的做法。
  思考方向:等效替代法。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
  方法1:安阻法
  (1)器材:电流表、待测电阻Rx、巳知阻值的电阻R0、开关S各一只、电源、导线若干。
  (2)方案一:原理如图2所示。
  实验步骤:
  ①按图2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用电流表分别测出Rx、R0中的电流为Ix、I0。
  结论:数学表达式:Rx=[SX(]I0[]Ix[SX)]·Rx。
  [TP12CW66.TIF,BP#]
  方案二:原理如图3所示.
  ①按图3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0;
  ③断开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x;
  结论:数学表达式:Rx=[SX(]I0-Ix[]Ix[SX)]·R0。
  方法2:伏阻法
  (1)器材:电压表、待测电阻Rx、巳知阻值的电阻R0、开关S各一只、电源、导线若干。
  (2)方案一:原理如图4所示。
  实验步骤:
  ①按图4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x、R0两端的电压为Ux、U0。
  结论:数学表达式:Rx=[SX(]Ux[]U0[SX)]·R0。
  [TP12CW67.TIF,BP#]
  方案二:原理如图5所示.
  ①按图5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断开开关S,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0。
  结论:数学表达式:Rx=[SX(]U-U0[]U0[SX)]·R0。
  思考2现在要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x,手边已有的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要求再选用一种电表即可测出的Rx电阻值.说出你所选用的是哪种电表,并设计电路图及所采取的做法。
  方法3安安法
  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6甲所示,当两电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A1的内阻R1,则可测得A2的内阻R2=[SX(]I1R1[]I2[SX)]。
  (2)如图6乙所示,当两电表的满偏电压UA2UA1时,A1串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测得A2的电阻R2=[SX(]I1(R1 R0)[]I2[SX)]。
  [TP12CW68.TIF,BP#]
  方法4伏伏法
  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7甲所示,两电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V1的内阻R1,则可测出V2的内阻R2=[SX(]U2[]U1[SX)]R1。[TP12CW69.TIF,BP#]
  (2)如图7乙所示,两电表的满偏电流IV1IV2时,V1并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得V2的内阻R2=[SX(]U2[][SX(]U1[]R1[SX)] [SX(]U1[]R0[SX)][SX)]。
  思考3现在要测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x,手边已有的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箱.要求再选用一种电表(只能用一只)即可测出的Rx电阻值.说出你所选用的是哪种电表,并设计电路图及所采取的做法。
  方法5比较法测电阻
  [TP12CW70.TIF,Y#]
  如图8所示,测得电阻箱R1的阻值及A1表、A2表的示数I1、I2,可得Rx=[SX(]I2R1[]I1[SX)]。
  如果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则I1(Rx RA1)=I2(R1 RA2)。
  3考题示例
  用如图9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LL]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CD#3](只需填写序号)
  (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9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CD#3]Ω.若已知R的阻值为10 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CD#3]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CD#3](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参考答案(1)DCAB(2)4747(3)等效替代
其他文献
习题课在整个物理学科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物理习题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优化习题课教学呢?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谈一谈习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1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愤”为求通而未得,“悱”为想说而不会说.在习题课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愤”“悱”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学、在发现中学、在探索中学.在习题课中笔者将平时常用的“出示目标、复习旧知、准备性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运用“差异教学”理论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是从传统的“物理教学”向新型的“物理教育”转变的切入点,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发掘学生潜能.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浅述通过习题设计有效的进行“差异教学”的做法及体会.  1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习题教学及解题训练是物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涉及的概念、规律、公式繁多,物理量与公式的应用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解题思路不清容易出错,这是困惑许多物理教师的一个教学难题.要解决好这一难题,就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在电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电学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画图练习去描绘物理图景,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再应用相关公式或原理
新课程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以肯定地讲,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无定法,笔者也难确定哪一种教学模式更好,但教学需要先进的教学方式引领是必须的.基于“问题·参与·体验”的智慧课堂是笔者所在学校的省级研究课题,笔者进行了多年实践研究,下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一节的教学设计,基于“问题·参与·体验”的智慧课堂,探讨老师如何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过,自己家的灯一天内似乎不是一样亮的.每天的早晚感觉它们比较暗,而夜间又觉得它们比较亮.是的,这不是你的错觉,这是实实在在的现象.我们家的灯泡在早晚用电高峰时段会变得暗一些,而在夜间等用电低谷时段又会变得亮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实验器材:两节新干电池、开关若干、小灯泡若干、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将上述器材按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要求的深入,高中物理学科面临着教学方面的创新,高中物理是一门富有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学科,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此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获得高中物理教学上的进步.本文主要阐述了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并探究了创设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方法及措施.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但许多高
在一些物理习题中,如果通过公式计算来研究问题,往往很复杂,学生也不易接受.这时我们需用一些特殊方法和技巧,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从而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增强解题能力,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极端法”就是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方法.所谓“极端法”就是依据题目所给出的具体条件,假设某种极端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存在,并作出科学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的解题方法。  例1有完全相同的甲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课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把枯燥无味的物理理论课变得有趣味、更加形象生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一些试验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学生只能亦步亦趋的完成,真正让学生独立
电学是整个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点,使不少学生对其望而生畏.简化电路图,确定各电表的测量对象又是正确解答许多电学问题的关键.而如何正确地确定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题目中往往电路图情况复杂,变化多样,常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本文通过几个例题来谈谈如何用简单的方法确定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1“抱谁测谁”,单个表忠心  [TP12CW72.TIF,Y#]  问题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的
波的衍射、干涉等几个波的特有现象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就是抓住它们的共同点,统一认识思路,在同一个认识思路上发挥物理实验和物理事实的作用,不断加深对问题的探究,从而认识波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一遇”  波遇到障碍物、孔、缝时,会怎样?——“波的衍射”教学  1.求证方法:引导学生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理事实求证.  物理事实1:水波遇到小石头、芦苇等细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