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幼童急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口服化学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qd, 连续5d为一疗程,轻度患者1~2疗程,中度2~3疗程,重度3~5疗程。结果: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有效治疗急性荨麻疹,防止病情恶化,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而认为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急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率高低取决于病因。人群发病率为1%~30%,中国研究患病率为23%。如何有效减轻瘙痒、治疗风疹团及防止复发是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院2012年8~9月门诊治疗急性荨麻疹60例,应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选择。门诊6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均符合5年制全国高等教育《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年龄3岁~5岁,平均年龄2.6岁。患者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P>0.05)试验排除其它干扰因素影响。
1.2 方法。在2组均采用抗组胺H1受体药物口服[2],治疗组以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商品名:芙必叮。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454,规格0.5mg:2.5mg),qd,连续5d为一疗程,视病情确定用药疗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qd,连续5d为一疗程,2组治疗前后观察随访瘙痒程度、风疹团数目、风疹团大小,并做相应记录。
2 结果
2.1治疗疗效
治疗组按疗程治疗后瘙痒程度、风疹团数目、风疹团大小。检查结果见表1。表明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效果肯定。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不适感并恶心,未做特殊处理,停药后1d症状消失,患者要求再次使用,使用后未出现不适反应且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过敏、自身免疫、药物、饮食、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细胞依赖性和非肥大细胞依赖性导致的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激肽及慢反应性物质等)的释放,造成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是诱发急性荨麻疹[3],根据病情程度确定应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的疗程能达到满意效果,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为镇静性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为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外周H1受体,另外,体外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可抑制组胺从人肥大细胞释放。动物研究提示,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特别是对顽固性性急性荨麻疹或者滥用过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效果尤为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能有效治疗急性荨麻疹,防止病情恶化,避免滥用激素,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对儿童的健康发育成长尤为重要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经临床研究表明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的抗组胺活性,抗炎作用明显优于依巴斯丁、西替利嗪等药物。因而认为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急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若瑜等.皮肤病学与性病学[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0~101。
[2]孙蔚凌,毕志刚.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NF-γ对IL-4水平测定.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23(11):548 ~549。
[3]李邻峰,曹源.荨麻疹患者的病因和预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率高低取决于病因。人群发病率为1%~30%,中国研究患病率为23%。如何有效减轻瘙痒、治疗风疹团及防止复发是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院2012年8~9月门诊治疗急性荨麻疹60例,应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选择。门诊6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均符合5年制全国高等教育《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年龄3岁~5岁,平均年龄2.6岁。患者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P>0.05)试验排除其它干扰因素影响。
1.2 方法。在2组均采用抗组胺H1受体药物口服[2],治疗组以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商品名:芙必叮。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454,规格0.5mg:2.5mg),qd,连续5d为一疗程,视病情确定用药疗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qd,连续5d为一疗程,2组治疗前后观察随访瘙痒程度、风疹团数目、风疹团大小,并做相应记录。
2 结果
2.1治疗疗效
治疗组按疗程治疗后瘙痒程度、风疹团数目、风疹团大小。检查结果见表1。表明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效果肯定。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不适感并恶心,未做特殊处理,停药后1d症状消失,患者要求再次使用,使用后未出现不适反应且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过敏、自身免疫、药物、饮食、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细胞依赖性和非肥大细胞依赖性导致的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激肽及慢反应性物质等)的释放,造成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是诱发急性荨麻疹[3],根据病情程度确定应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的疗程能达到满意效果,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为镇静性的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为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外周H1受体,另外,体外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可抑制组胺从人肥大细胞释放。动物研究提示,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特别是对顽固性性急性荨麻疹或者滥用过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效果尤为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能有效治疗急性荨麻疹,防止病情恶化,避免滥用激素,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对儿童的健康发育成长尤为重要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经临床研究表明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的抗组胺活性,抗炎作用明显优于依巴斯丁、西替利嗪等药物。因而认为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急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若瑜等.皮肤病学与性病学[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0~101。
[2]孙蔚凌,毕志刚.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NF-γ对IL-4水平测定.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23(11):548 ~549。
[3]李邻峰,曹源.荨麻疹患者的病因和预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