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辩论一般是在持不同观点的正反两个对立面之间进行的。辩论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应是学生感兴趣又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话题,要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辩论中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防止跑题。对于日食和月食现象,学生们大多没有生活经验,但他们已经初步懂得太阳、月球、地球的相关知识,知道这三个天体的基本情况,并且刚刚学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月相的成因”两课内容。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我把《日食和月食》这节课上成了“辩论会”,在教师的主持下,学生自由结合,推选出代表,分为正、反两方,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展开自由辩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整理如下:
师:大部分同学没有机会亲眼目睹日食。最近一次日食发生在1987年,可那时你们还没有出生呢。不过没关系,有人用照相机把日食的全过程拍摄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示日食的图片)
师:像这样,太阳一部分或者全部变黑的现象就是日食。通过观察图片,你觉得日食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我认为日食就是月球把太阳挡住了,也可能是太阳自己变黑了。
生:我认为是一个巨大的不明天体挡住太阳,形成日食。
师:既然大家存在两种意见,就让我们一起辩论辩论,看看到底谁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我来当主持人,咱们来开个辩论会,好不好?
师: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甲乙两个队,甲队认为太阳的光辉被月球挡住了形成了日食。乙队认为日食不一定是这个原因,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各方队员都要竭尽全力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理论根据,力争说服对方。我给你们5分钟的准备时间,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借助器材演示,这里有:灯泡、三球仪、高亮度手电筒、篮球、排球、小皮球等。
(学生自由准备,也有的学生跑到讲台上借用器材)
师:我宣布,辩论正式开始。先请甲方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
甲方:我方认为,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造成的。上一节课我们学过,月球总在围绕地球公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时候,由于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并且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这样月球就把本来照到地球上的光挡住了,从地球上看太阳,就看不见了。就像这样,(学生月用三球仪演示)当月球转到这个位置,就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形成了日食。
师:请乙方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
乙方:我方认为日食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太阳自己本身变黑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天体经过地球上空,把太阳挡住了,所以我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了日食,而不能肯定地说就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比如说这就是挡住太阳的天体,(学生拿着一个皮球演示)当它经过地球上空时,会挡住一部分太阳光,形成成日食。
师:刚才双方都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是自由辩论时间。
甲方:发生日食时,我们发现太阳被挡住的部分是弧形的,说明是一个圆形天体挡住了太阳,而月球正好是圆的。
乙方:宇宙中的天体很多都是圆形的,不能证明这个天体是月球。
甲方:虽然宇宙中有很多圆的天体,但是都比较小,不可能挡住太阳,只有月球,我们在地球上看与太阳差不多大小。
乙方:也可能是一个未知大天体,偶然经过地区上空,造成了日食。
甲方:日食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规律的,现在的科学家都能预测日食发生的时间。
甲方: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我们看到的日食正好是先从西边开始挡住太阳,所以应该是月球挡住了太阳,才形成的日食。
乙方:也有可能是太阳自己变黑了。
甲方:太阳是一个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从内到外都是熊熊的大火,不可能在几分钟内熄灭、变黑,又重新燃起。如果太阳变黑了,就说明太阳灭亡了,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太阳现在是中年,还有五、六十亿年的寿命呢。
乙方: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有一个太阳大,月球这么小,怎么能挡住太阳呢?
甲方:月球虽然相对于太阳来说很小,但是月球离地球近。比如,我的手相对于黑板来说也是很小的,但如果我把手放在你的眼前,一只手就可以挡住整个黑板。
辩论比赛既可满足小学生的求胜心理,又强化了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认识,学生们在短兵相接的辩论中,表现出扎实的基础知识、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态度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在科学课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辩论,容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辩论一般是在持不同观点的正反两个对立面之间进行的。辩论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应是学生感兴趣又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话题,要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辩论中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防止跑题。对于日食和月食现象,学生们大多没有生活经验,但他们已经初步懂得太阳、月球、地球的相关知识,知道这三个天体的基本情况,并且刚刚学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月相的成因”两课内容。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我把《日食和月食》这节课上成了“辩论会”,在教师的主持下,学生自由结合,推选出代表,分为正、反两方,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展开自由辩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整理如下:
师:大部分同学没有机会亲眼目睹日食。最近一次日食发生在1987年,可那时你们还没有出生呢。不过没关系,有人用照相机把日食的全过程拍摄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示日食的图片)
师:像这样,太阳一部分或者全部变黑的现象就是日食。通过观察图片,你觉得日食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我认为日食就是月球把太阳挡住了,也可能是太阳自己变黑了。
生:我认为是一个巨大的不明天体挡住太阳,形成日食。
师:既然大家存在两种意见,就让我们一起辩论辩论,看看到底谁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我来当主持人,咱们来开个辩论会,好不好?
师: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甲乙两个队,甲队认为太阳的光辉被月球挡住了形成了日食。乙队认为日食不一定是这个原因,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各方队员都要竭尽全力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理论根据,力争说服对方。我给你们5分钟的准备时间,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借助器材演示,这里有:灯泡、三球仪、高亮度手电筒、篮球、排球、小皮球等。
(学生自由准备,也有的学生跑到讲台上借用器材)
师:我宣布,辩论正式开始。先请甲方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
甲方:我方认为,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造成的。上一节课我们学过,月球总在围绕地球公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时候,由于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并且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这样月球就把本来照到地球上的光挡住了,从地球上看太阳,就看不见了。就像这样,(学生月用三球仪演示)当月球转到这个位置,就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形成了日食。
师:请乙方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
乙方:我方认为日食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太阳自己本身变黑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天体经过地球上空,把太阳挡住了,所以我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了日食,而不能肯定地说就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比如说这就是挡住太阳的天体,(学生拿着一个皮球演示)当它经过地球上空时,会挡住一部分太阳光,形成成日食。
师:刚才双方都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是自由辩论时间。
甲方:发生日食时,我们发现太阳被挡住的部分是弧形的,说明是一个圆形天体挡住了太阳,而月球正好是圆的。
乙方:宇宙中的天体很多都是圆形的,不能证明这个天体是月球。
甲方:虽然宇宙中有很多圆的天体,但是都比较小,不可能挡住太阳,只有月球,我们在地球上看与太阳差不多大小。
乙方:也可能是一个未知大天体,偶然经过地区上空,造成了日食。
甲方:日食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规律的,现在的科学家都能预测日食发生的时间。
甲方: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我们看到的日食正好是先从西边开始挡住太阳,所以应该是月球挡住了太阳,才形成的日食。
乙方:也有可能是太阳自己变黑了。
甲方:太阳是一个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从内到外都是熊熊的大火,不可能在几分钟内熄灭、变黑,又重新燃起。如果太阳变黑了,就说明太阳灭亡了,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太阳现在是中年,还有五、六十亿年的寿命呢。
乙方: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有一个太阳大,月球这么小,怎么能挡住太阳呢?
甲方:月球虽然相对于太阳来说很小,但是月球离地球近。比如,我的手相对于黑板来说也是很小的,但如果我把手放在你的眼前,一只手就可以挡住整个黑板。
辩论比赛既可满足小学生的求胜心理,又强化了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认识,学生们在短兵相接的辩论中,表现出扎实的基础知识、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态度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超出我的想象。
在科学课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辩论,容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