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引导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是处在涂鸦的末期,他们具有单纯、随性、多样的特性。在美术教学中,对这个时期儿童进行引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极大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让儿童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创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和成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涂鸦末期;教学引导
  
  儿童美术教育,无论是从中国美术教育家还是从外国美术教育家的分析研究结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大致相同的特点。“涂鸦期”被划分为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之一,而且大部分研究者都把它作为第一个发展阶段。这完全可以说明“涂鸦期”是小学低幼儿童美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他们进行画画行为的起点,也是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重要阶段。笔者从事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16年,对这一涂鸦末期儿童的美术学习进行了分析,感受颇深。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的涂鸦末期
  “孩子们都是艺术家。”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之原始美发出的由衷感叹。小学生都喜欢涂涂画画,对他们而言,画画没有目的,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语言的延伸。那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被称作涂鸦的语言。
  小学一年级学生只有六岁,正处在儿童涂鸦的末期。他们在新学年、新同学、新环境下,涂鸦本性会又一次重新爆发,比之在幼儿园涂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期间教师和家长应该因势利导。
  用对待成人绘画的眼光衡量小学生的“作品”,往往只看形象是不是准确,画面是不是漂亮。其实,画画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是训练小学生去想象、表现、获得创作的能力,而非锤炼纯熟的绘画技法。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创作题材上,还是善于表现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有很强的想象成分。他们画自己,而画面上的自己经常出现在想象的特殊环境之中,如与外星人、机器人、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他们没有去过海底和太空,却爱画海底的世界,喜欢描绘天外的世界,在儿童涂鸦末期,我们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希望。
  二、儿童涂鸦末期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绘画是一种形式多样、色彩丰富、题材各异的表现形式,小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行为,促进大脑的发育成长,使智力、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以大胆而毫无拘束地发挥想象力,让潜在的能力不断得到激发,最终使他们的人格越来越完善。所以,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涂鸦末期是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绘画行为的萌芽期,是他们绘画的起点,是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虽然不充分,大脑和视觉对手的控制调节能力还较差,但他们对内心情绪的表现欲望极强。而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对情绪最好的表达方式还是涂鸦。小学生在通过涂鸦方式表达情绪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态度非常认真、专注。但是最终的画面却杂乱、抽象,不受任何世俗物体的影响。小学生在这个时期涂抹画写的活动是其最初的绘画方式,它不仅对他们的审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他们智力、想象力、创作力的开发和情绪情感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小学美术教育应重视对儿童涂鸦末期的引导
  儿童就像一棵棵小树苗,稚嫩柔弱。只有经过不断的浇水、施肥,这棵小树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爱美的人,一个会发现美的人,一个懂得审美、有着美的情操的人。教师作为培养小学生成才的启蒙者,必须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入手,引导儿童的涂鸦行为。涂鸦末期的儿童仍然是把涂鸦当作一种游戏,他们从中接受了造型和色彩的刺激,促进了自己视觉的成长。涂鸦过程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它对儿童来说是一种自我能力肯定的表现形式。有的教师和家长在儿童尝试创造时,总不停地纠正他们“呀,这看起来不像汽车,我教你画吧”或者是“蝴蝶怎么会说话呀,又在胡思乱想了”等。这些批评只会带来相反效果,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成人对儿童涂鸦活动的态度将会影响儿童后期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儿童的涂鸦行为,并对之进行鼓励和正确的引导。
  涂鸦末期的小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发育的成熟,对手的动作的控制程度提高,涂鸦慢慢的有了变化。涂鸦的过程从混乱到有所控制,再到灵活而有控制,最后到给画命名。作为小学美术教育者,应抓住儿童涂鸦末期发展的规律,对其涂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小学低幼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小学生的发展顺序科学地启发、引导小学生。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和对音乐、影视的欣赏,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系统,从而激发其感知事物的兴趣,并通过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激发儿童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涂鸦的目的是让儿童在乱画的过程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鼓励他们想到什么就用手中的工具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没有太多的局限,没有要达到某个程度的目标,只是在视觉上能得到冲击与满足。在纸上各式各样的颜色,长长短短的线条,大大的形状,组成了他们对周围一些事物和现象的理解与表现。有时候大人根本看不出画面里有什么东西,但是他们在作画的过程中却感觉非常愉悦和满足。
  在小学低幼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让小学生学会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了“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是现阶段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教学的模式、过程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在高中英语中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发现学生特长并因材施教,并且在具体教学中要开展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本文系统论述了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和成果,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