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翻译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MTI)。2007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设了翻译硕士课程。同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了韩语口译课程;2009年,延边大学首次开设了韩国语笔译硕士课程。
根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翻译教育目标及翻译教育课程,本文对中国研究生院韩语笔译教育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本文主要以韩语笔译课程设置为重点进行分析总结,暂时不对韩语口译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
关键词:翻译硕士;韩语笔译;翻译教育;课程设置;分析
一、 中国研究生院韩语笔译教育现状
(一)笔译教育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笔译培养方案(笔译为主)
1. 实行学分制
①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②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③完成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能申请硕士学位。
2. 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
①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式授课,将职业翻译工作内容引入课堂,运用笔译实验室或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加强翻译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②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3. 重视实践环节
①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
4. 重视实践环节
①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
5.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①导师组应以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译员参加;②可以实行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专业人员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从目前中国开设笔译翻译硕士课程的情况来看,开设韩语笔译翻译课程和韩语口译课程的学校加起来共有21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中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中开设韩语笔译翻译课程的13所学校中,东北,华北,华东,华南4个地区各有一个,总共4所学校的教育课程。这4所学校将由数字①②③④所代替。具体各地区的韩语翻译教育课程如下:
(三)笔译教育课程设置分析
1. 东北地区①大学
教育目标:
(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
(3)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具有独立从事各种文字翻译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或数个专门领域,如文学、文化、影视、经贸、科技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际翻译工作能力;
(4)具有較高的外语水平,在韩译汉和汉译韩两个方面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基于翻译实践或实验撰写实证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5)具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外事、管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表1①大学韩语笔译专业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翻译概论文学笔译专门翻译3专业实习
基础笔译经济贸易笔译翻译项目管理
高级韩国语写作影像笔译科学技术笔译
专门笔译1东西方翻译史典籍外译
旅游韩国语专门笔译2
社会文化笔译外事笔译
新闻笔译外宣笔译
①大学在韩国语翻译的课程中学习理论,同时进行实务翻译练习。
2. 华北地区②大学
教学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表2②大学韩语笔译专业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政治理论文学笔译笔译实践笔译实践(第2~4学期)15万字
中国语言文化翻译批评与鉴赏计算机辅助笔译(CAT)
翻译概论实务笔译中国典籍外译
基础笔译翻译实践专门授课(法律、经济、贸易,国际会议笔译等)
笔译研究方法论翻译实践
中外翻译简史科学技术笔译
非文学笔译
②大学的韩语翻译教育课程全部由翻译相关课程组成。第二,第三,第四学期通过翻译实践来进行授课。第一,第二学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翻译理论等主要课程。但第三,第四学期没有理论课程,也没有有深度的课程。②大学韩语翻译教育的特征是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开始进行1.5年的翻译实践,可以看出该校重视翻译的实践。
3. 华东地区③大学
教育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以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朝韩国家历史、语言、经济、文化、文学等基础知识,朝/韩汉互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文学、经贸、跨文化、旅游、新闻传媒等领域朝/韩汉口、笔译及语言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
根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翻译教育目标及翻译教育课程,本文对中国研究生院韩语笔译教育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本文主要以韩语笔译课程设置为重点进行分析总结,暂时不对韩语口译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
关键词:翻译硕士;韩语笔译;翻译教育;课程设置;分析
一、 中国研究生院韩语笔译教育现状
(一)笔译教育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笔译培养方案(笔译为主)
1. 实行学分制
①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②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③完成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能申请硕士学位。
2. 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
①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式授课,将职业翻译工作内容引入课堂,运用笔译实验室或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加强翻译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②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3. 重视实践环节
①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
4. 重视实践环节
①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
5.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①导师组应以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译员参加;②可以实行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专业人员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从目前中国开设笔译翻译硕士课程的情况来看,开设韩语笔译翻译课程和韩语口译课程的学校加起来共有21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中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中开设韩语笔译翻译课程的13所学校中,东北,华北,华东,华南4个地区各有一个,总共4所学校的教育课程。这4所学校将由数字①②③④所代替。具体各地区的韩语翻译教育课程如下:
(三)笔译教育课程设置分析
1. 东北地区①大学
教育目标:
(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具有不断进取、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创造精神;
(3)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具有独立从事各种文字翻译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或数个专门领域,如文学、文化、影视、经贸、科技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际翻译工作能力;
(4)具有較高的外语水平,在韩译汉和汉译韩两个方面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基于翻译实践或实验撰写实证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5)具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外事、管理以及其他与本学科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表1①大学韩语笔译专业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翻译概论文学笔译专门翻译3专业实习
基础笔译经济贸易笔译翻译项目管理
高级韩国语写作影像笔译科学技术笔译
专门笔译1东西方翻译史典籍外译
旅游韩国语专门笔译2
社会文化笔译外事笔译
新闻笔译外宣笔译
①大学在韩国语翻译的课程中学习理论,同时进行实务翻译练习。
2. 华北地区②大学
教学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表2②大学韩语笔译专业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政治理论文学笔译笔译实践笔译实践(第2~4学期)15万字
中国语言文化翻译批评与鉴赏计算机辅助笔译(CAT)
翻译概论实务笔译中国典籍外译
基础笔译翻译实践专门授课(法律、经济、贸易,国际会议笔译等)
笔译研究方法论翻译实践
中外翻译简史科学技术笔译
非文学笔译
②大学的韩语翻译教育课程全部由翻译相关课程组成。第二,第三,第四学期通过翻译实践来进行授课。第一,第二学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翻译理论等主要课程。但第三,第四学期没有理论课程,也没有有深度的课程。②大学韩语翻译教育的特征是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开始进行1.5年的翻译实践,可以看出该校重视翻译的实践。
3. 华东地区③大学
教育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以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朝韩国家历史、语言、经济、文化、文学等基础知识,朝/韩汉互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文学、经贸、跨文化、旅游、新闻传媒等领域朝/韩汉口、笔译及语言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