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sor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要把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
  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是一门可以在其它科目中有效运用的学科,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学习英语的基石,所以初中生需要学好词汇。但是词汇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背诵,而是需要学生去理解去体会。而阅读教学是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去理解词汇意义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意识到培养及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本文将重点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可行的措施。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阅读材料的讲解者。有人将英语阅读教学比作“屠宰场的屠宰”,而教师就是屠户,不管文章自身的文学性以及美感,直接把课文中的词汇、语法以及重点知识点等加以提炼,强行灌输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往往只能顺从教师讲解的思路对文章进行理解,而无法从整体层面上去把握文章的主体意思,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准确理解。与此同时,一些教师的讲解往往占据一堂课绝大部分的时间,导致学生成为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者。
  二、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一)以生为本,多维互动
  “以生为本”的互动阅读是指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师本、生本、师生、生生的多维互动方式处理文本,使学生在互动中理解文章,享受阅读,训练思维,使阅读课堂活力四射。
  一是师本互动,理出目标。课前教师要仔细阅读文本,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既要关注语言、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教学之前,教师应仔细研读文本,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设计出由易到难的有效提问和有效的教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阅读课堂的有效性。
  二是生本互动,读出真谛。读是文本信息输入的主要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学生多次与文本互动,從不同层而上理解了文本。通过略读了解段落大意和主旨;通过精读查找细节;通过回读猜测生词和理解难句的含义;通过朗读欣赏佳句;通过默读思考提出问题,最后学生能通过获取文本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完成教师设计的活动,达到充分理解篇章含义的多元教学目的。
  三是生生互动,体验合作。当学生输入了足够语言知识和文本信息后,就能回答教师设计的有效问题、完成教师设计的有效活动。如果教师再引入竞争机制,展开各种小组竞赛,更能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生生互动不仅烘托了阅读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编制对话、分角色表演文本片段、采访同伴汇报结果、共同完成填表任务等等,让学生通过操练达到熟练掌握并能运用的程度,教师在学生互动中应充当好公正的裁判角色,在评价中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技能。例如,通过互动,指导学生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了知识迁移过程。常用的互动活动有以下几项:(1)Daily report:值日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情况,其它学生可互相提问题,询问个人职业。(2)Play a guessing game:用问题“what does he do?”引入任务,让学生猜测多媒体课件中人物的职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Ask the way :创设问路情景,根据实际情况 telling the way,egg, I want to go the hospital 完成对话活动。(4)See the doctor、go shopping等:学生可扮演角色,进行对话。(5)Have a discussion :学生分小组讨论(6)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通过互动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变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以阅读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前预习,在教授新的阅读课前,进行课前知识性预习,教师提供相关内容的文化内涵、社会组织、宗教观念、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等背景知识或课前让学生进行查找以帮助阅读理解。
  2.阅读中无讲解,整体阅读实现深层理解,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阅读教学从语篇整体出发,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在不查字典的情况下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义.真正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课文讲述的基本内容,达到对课文的表层理解。最后,核对阅读练习,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师的点拨下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3.阅读后建立图式,实现评价性理解,首先,重视语言基础,扩充语言图式;其次,分析语篇主题,建立语篇内容图式;最后,建立语篇修辞图式
  4.围绕阅读,训练听、说、写,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材在编写体系上采用了话题核心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从而使听、说、读、写具有相同的内容图式,在阅读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知识覆盖整章的其他教学内容,因此,听、说、读、写又具有相同的语言图式,阅读文章的修辞图式还可以运用于写作教学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词汇积累较少,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为此,教师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时,必须要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并力求尽快实现整体化、综合性的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首先激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章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粗略[j].外语教研,2015,(20) :6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评价性语言为核心,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途径,发挥出评价性语言的教育作用,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艺术性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语言表述不仅可以调
期刊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要想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一、教师要新教学观念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
期刊
“讲故事”比喻的是,采用与理性经济人相反的方式,推供产品与服务。论“讲故事”的方法,最专业的当然是文学艺术专业,经济学专业讲故事反而是业余的。上一篇讲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已经意识到这个缺点,开始写作《叙事经济学》。但再怎么总结“叙事”规律,也不如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学理论来得专业。我们索性来看那些专业讲故事的人,怎样讲故事,从中思考如何把“讲故事”的技巧,用到产品和服务上去。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以形象为主题,引入、制定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相机”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随时随地因事育人,对学生进行恰如
期刊
【摘 要】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写作的灵感则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只有对生活有了感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有新意;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  【关键词】要写新话;善于观察;善于感受;挖掘出“新”  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写作的灵感则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只有对生活有了感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有新意;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这种感悟,就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挖掘,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挖掘它的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改理念分析了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激趣教学策略:以兴趣为导向,深度挖掘教学中的积极因素;以备课为重点,通过严密的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激趣策略  当前我国初中各学科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新课标强调:初中语文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兴趣为导向,以能力为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