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很多学生感到学习语文并不太难,只是记不住。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忆力
在信息技术和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也是如此。但同时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慢慢养成了懒惰、依赖的坏习惯,尤其是在学习语文方面,学生不愿意通过识记来积累并运用知识了。他们一遇到问题马上想到的是查资料,而不是打开记忆的仓库积极思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记忆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呢?
一、创造语境,培养学习兴趣
创造语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创造语境指制造语言环境气氛。即把应学的知识内容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教学,通过语言环境的刺激来实现学习的目的。创造语境有两种方法:利用语象进行教学和采用能产生学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语象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让人脑再现或产生某一事物的物象。它是形象教学的精髓,强调教师的教学语言形象,起到再现或产生物象的效果,能模拟出直观形象的教学作用。例如:教学《石榴》,首先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出示一幅石榴由花骨朵到果实成熟的简图,但是不标出各幅图的名称,把平面图复印成若干份,做活动时每小组一份,教师把课文中那些形象化的比喻句制成小卡片若干份,做活动时每小组一套,借助图片向学生呈现卡片上的句子,要求学生能看见图片,理解石榴变化的妙幻、准确说出各图所指的句子,然后要求每个学生把句子卡贴在平面图上,让相邻的两个小组对比他们贴好的平面图,如有不同之处,学生自己讨论为什么出现不同之处,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小组内学生轮流根据贴好的平面图向其他学生介绍石榴的变化。然后把学生贴好的片面图选最好的贴在班级的墙报上。这样教学,一是直观形象,把该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教学。另一种是语言描述,利用语言描述产生或再现事物形象,称为语象。如:在丰子恺的《白鹅》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直观认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忆来描述白鹅的外形,通过背诵《鹅》一诗,对鹅产生记忆。然后让学生再来读课文,看作者是如何写白鹅的,根据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课文结构就能掌握了。上述教学中,可以用图片来形容变化然后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认知记忆的需求,从而实现学习的目的。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他们会对这样的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激起他们会主动、自愿地去学习、探究;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形象直观理解得更为深刻,更为明了。他们也就会很轻松地把该课所要记忆的内容记下来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比起有意识记忆还要能巩固知识得多。
二、要让学生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高效率地记住所学课文的大概内容,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的教学环节。
1.教学中应以新奇的方式呈现新知识,深化感知印象
要提高学生语文记忆的效率,就要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久记忆打下基础,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让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努力设计情景触及学生的需要。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也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引起兴趣,没有与兴趣结合的东西是记不住的。板书的形式、颜色和位置的变化;示范朗读节奏、情绪、语调、角色的变化:讲解的语气、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所谓强刺激,不是指物理性的,而是指心理上的。
2.在课堂上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了痕迹”。这是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却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
瞬间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有了在课堂上的瞬间记忆的基础,长时记忆就比较容易了。进行瞬间记忆能力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做法是先向学生宣布记忆指标,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背出一段话。学生为了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非常认真地朗读,尽量找寻到能帮助自己记住这句话的特征,强烈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时只有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达标,能在速读一分钟后,准确、流利、有表情地背诵。实践证明,即使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挺好。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提高学生语文记忆效率的另一个尝试是: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我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启发。如:文章中出现的妙词佳句,我常采用瞬间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当堂记住;古诗词中的千古名句,富含哲理的句子,课堂上让学生用1-2分钟去强化记忆,让学生在新旧联系中记,在归纳比较中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在阅读教学中则让学生达到理解记忆,首先就要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全面的了解,就容易记住。这可从听、说入手。让学生在听读中记忆,在情景中学。尽量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具体化,提高记忆效率很有用。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大意,归纳要简明扼要,比较要切中要害,尽量启发学生做归纳,效果更好。
如果让学生懂得了这些记忆的道理,再来记忆背诵时,便不会头痛了、不会耍懒惰了;再学习语文时,也便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当我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时,一切的美好就会萦绕着我们。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忆力
在信息技术和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也是如此。但同时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慢慢养成了懒惰、依赖的坏习惯,尤其是在学习语文方面,学生不愿意通过识记来积累并运用知识了。他们一遇到问题马上想到的是查资料,而不是打开记忆的仓库积极思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记忆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呢?
一、创造语境,培养学习兴趣
创造语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创造语境指制造语言环境气氛。即把应学的知识内容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教学,通过语言环境的刺激来实现学习的目的。创造语境有两种方法:利用语象进行教学和采用能产生学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语象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让人脑再现或产生某一事物的物象。它是形象教学的精髓,强调教师的教学语言形象,起到再现或产生物象的效果,能模拟出直观形象的教学作用。例如:教学《石榴》,首先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出示一幅石榴由花骨朵到果实成熟的简图,但是不标出各幅图的名称,把平面图复印成若干份,做活动时每小组一份,教师把课文中那些形象化的比喻句制成小卡片若干份,做活动时每小组一套,借助图片向学生呈现卡片上的句子,要求学生能看见图片,理解石榴变化的妙幻、准确说出各图所指的句子,然后要求每个学生把句子卡贴在平面图上,让相邻的两个小组对比他们贴好的平面图,如有不同之处,学生自己讨论为什么出现不同之处,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小组内学生轮流根据贴好的平面图向其他学生介绍石榴的变化。然后把学生贴好的片面图选最好的贴在班级的墙报上。这样教学,一是直观形象,把该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教学。另一种是语言描述,利用语言描述产生或再现事物形象,称为语象。如:在丰子恺的《白鹅》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直观认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忆来描述白鹅的外形,通过背诵《鹅》一诗,对鹅产生记忆。然后让学生再来读课文,看作者是如何写白鹅的,根据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课文结构就能掌握了。上述教学中,可以用图片来形容变化然后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认知记忆的需求,从而实现学习的目的。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他们会对这样的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激起他们会主动、自愿地去学习、探究;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形象直观理解得更为深刻,更为明了。他们也就会很轻松地把该课所要记忆的内容记下来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比起有意识记忆还要能巩固知识得多。
二、要让学生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高效率地记住所学课文的大概内容,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的教学环节。
1.教学中应以新奇的方式呈现新知识,深化感知印象
要提高学生语文记忆的效率,就要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久记忆打下基础,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让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努力设计情景触及学生的需要。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也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引起兴趣,没有与兴趣结合的东西是记不住的。板书的形式、颜色和位置的变化;示范朗读节奏、情绪、语调、角色的变化:讲解的语气、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所谓强刺激,不是指物理性的,而是指心理上的。
2.在课堂上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了痕迹”。这是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却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
瞬间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有了在课堂上的瞬间记忆的基础,长时记忆就比较容易了。进行瞬间记忆能力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做法是先向学生宣布记忆指标,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背出一段话。学生为了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非常认真地朗读,尽量找寻到能帮助自己记住这句话的特征,强烈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时只有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达标,能在速读一分钟后,准确、流利、有表情地背诵。实践证明,即使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挺好。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提高学生语文记忆效率的另一个尝试是: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我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启发。如:文章中出现的妙词佳句,我常采用瞬间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当堂记住;古诗词中的千古名句,富含哲理的句子,课堂上让学生用1-2分钟去强化记忆,让学生在新旧联系中记,在归纳比较中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在阅读教学中则让学生达到理解记忆,首先就要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全面的了解,就容易记住。这可从听、说入手。让学生在听读中记忆,在情景中学。尽量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具体化,提高记忆效率很有用。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大意,归纳要简明扼要,比较要切中要害,尽量启发学生做归纳,效果更好。
如果让学生懂得了这些记忆的道理,再来记忆背诵时,便不会头痛了、不会耍懒惰了;再学习语文时,也便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是一种享受,当我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时,一切的美好就会萦绕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