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典型零件加工》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pi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当前制造企业对普通机床操作工和机械零件工艺员的岗位能力,在《机械典型零件加工》课程中尝试了采用项目教学法,提出了整体的设计思路,并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机械典型零件加工  项目教学法  设计思路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TH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78-02
  一、引言
  《机械典型零件加工》原课程名称为《机械制造技术》,是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和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为此,我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融入了项目教学法,将真实产品加工任务作为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本文着重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項目教学法是融“教、学、做”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避开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以逻辑思维方式为主转向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主要表现在改变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学生课堂接受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项目的完整工作过程为中心[2]。
  三、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典型机械零件为载体、以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为工作任务。
  3.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思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要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做一边学。
  4.职场化教学环境的实现要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要让学生在真刀真枪地进行岗位操作训练的同时接受严格的职场化管理。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教学内容的选取
  (1)根据零件加工表面的特征,选取轴类零件、箱体类零件和圆柱齿轮类零件作为任务载体。任务载体与加工表面特征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1:任务载体与加工表面特征的关系
  (2)根据机械零件工艺员、机械零件操作工和机械零件加工质量保障员三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选取了学习任务。具体如图2所示。
  图2:学习任务
  2.教学内容的编排
  (1)针对每一个模块,以零件生产过程为主线,由易到难设计学习项目,编排教学内容。如轴类零件的学习项目设计如图3所示:
  图3:轴类零件的学习项目
  在内容编排时,围绕所选的3个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由易到难或者由具体到抽象编排,对原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解构,重构了以学习情境为教学单元的项目课程内容,突出了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和适应性。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编排过程中把原课程体系按学科逻辑编排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按工作项目所需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排,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其当前的心理需求和能力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
  (2)按首岗能胜任、升岗有后劲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必备知识和拓展知识。
  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的课程内容丰富,系统性和完整性都好,但针对性和关联性差,学生学得辛苦而且效果不好。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对每一个学习任务内容设计为必备知识和拓展知识两个部分,必备知识是所有学生要掌握的,在必须和够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难度,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具有首岗能力;拓展知识是为学生职业发展准备的。
  课程对选取的几个典型零件分别以工艺过程为主线按工作任务描述、相关准备工作和实践知识介绍、相关技术知识讲解和相关理论知识拓展等四个层次,其中,前面三个部分为“基本要求”,后一部分为“较高要求”。
  如“轴类零件加工”作为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按下面四个部分设计教学情境,轴的描述(功用、结构特点、分类、技术要求分析);轴的加工准备(轴的材料选择、热处理、毛坯确定和基准选择);回转面加工方法(车床及工艺装备使用、刀具选用和刃磨;金属切削和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轴加工拓展知识(切削力计算、机床夹具设计和机械加工质量分析)。其中后面一个内容为“较高要求”。
  3.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
  针对每个学习项目,按照项目要求—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检查—项目评价的程序完成教学全工程。在教学实施环节,运用“七步流程法”(讲、演、练、点评、改进、总结、整理),保证和提升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详细讲授知识点;
  (2)教师现场示范操作方法;
  (3)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4)教师现场点评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5)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直到达到教学要求为止;
  (6)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7)学生整理现场,保持现场美观、整洁。
  4.考核内容与方法
  形成性考核: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三个角度从学习态度、职业习惯以及常规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考核评价,同时将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安全意识、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也纳入考核范围。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为教师:70%;学生自评:10%;学生互评:20%。
  技能操作考核: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工艺规程编制和零件加工过程,上交工艺文件,老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技术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关参数和标准的选取执行能力等。
  四、结束语
  在“机械典型零件加工”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项目教学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由于在本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要真正做好还必须对现有课程体系和教材进行改革,同时对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浅谈项目式教学法在模具专业的应用.道客巴巴.2014年2月4日
  [2]屠春娟.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中的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0年01期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耐火材料的最大消费国,而优化耐火材料的性能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目标,并且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因此,本课题创新性的以熔融石英、粘土、堇青石和硅线石为主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毫米波频段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并且抗干扰能力强,已成为当前高速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传统毫米波电路是采用III-V族工艺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其集成度较低并且造价高昂。随着硅基工艺的进步,在毫米波电路中逐渐用硅基工艺取代III-V族工艺。功率放大器作为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对整个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基于硅基工艺设计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体验理论被逐渐运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中。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旅游企业认识不足、文化特质不突出、市场脱节,以及旅游产品体验类型单一
摘要:病理学教学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取决于教学对象的层次,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特点;本文在卫校中职层次,就如何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病理学教学谈几点体会,并对一些新教学模式进行尝试。  关键词:病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36-4;G712  病理学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前者属于是形态学科,概念多且抽象,各种病变肉眼和镜下描述多且相似,书本内容多且难记忆;后者属于机能代谢
【摘 要】由于现在很多年轻教师可能因为刚刚从学生时代走出来,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教师,本身还不具备教师的职业能力,加上现在技师班特殊的学生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技师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方向,直接对学生的的工作能力进行培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本文分析年轻教师的一些教学现状,研究如何提高年轻教师给技师班的授课水平。  【关键词】年轻教师;技师班;授课水平 
采用溶胶-凝胶和旋涂抽滤方法,在硅微通道(Si—MCP)衬底的内壁上涂敷前驱物,然后分别在600℃,650℃,700℃和750℃条件下制备Bi3.15Nd0.85Ti4O12/Si—MCP微纳薄膜阵列,并对其结构及铁
以高光谱分辨率的空间外差光谱仪为例,针对其获取地表目标干涉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海岸线区域的大面积均匀地貌且地表反射率有突变的特征来对空间外差光谱仪进行指向配准的方法,实现了不同轴成像遥感设备与非成像遥感设备之间的匹配应用.利用空间外差光谱仪在多个对地观测点的结果干涉数据和相同经纬度区域的高空间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地基测试实验,将配准校正值结果与其标称值进行对比,误差范围在-
目的:了解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的情况。结合其在不同疾病阶段的疾病体验和需求变化,构建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对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效能、生存质量等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住院期间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