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破坏过程的复合型界面损伤模型与数值模拟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细观层次上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水泥砂浆及其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以规则化有限元网格映射到混凝土随机骨料结构上,根据单元的位置确定单元的材料特性,把不在单一材料区域、包含界面过渡区的单元视为一种广义复合材料单元,建立复合型界面损伤模型。该模型将修正的Vogit.Reuss模型运用到复合材料单元,形成等效均质单元;复合材料单元的损伤通过其各组成材料的损伤体现,采用拉断的Mohr-Coulomb准则作为材料损伤的判据。应用复合型界面损伤模型,结合统计方法考虑材料细观非均匀性,模拟混凝土试件在单轴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概念对的语义特征和语境特征的特征向量来验证概念之间是否具有上下位关系的方法。从概念对的构词、共现、特征词出现数量、概念对在句中位置的距离出发,构建概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笔者所在校数学教研组在高一推出了一堂研讨课,课题是《函数的表示法—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由于学校要求学案编写、使用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故该学案基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体(学生)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主动地建构对客体(学习材料)认识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数学客体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等方面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数学课堂教学
德国数学史家汉克尔(H.Hankel)曾说:“在大多数的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被下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唯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砖加瓦.”《普通高中数学
导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用导数的方法研究函数,通过对函数的求导,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确定连续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这里就用导数的思想方法探究不等式的解法谈谈自己
为了探索岩石受酸性环境腐蚀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用冲击球压法研究花岗岩、大理石在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溶液中压入深度一冲击荷载关系、损伤半径一拉应力关系及接触损伤的规律
针对现有的人脸识别算法由于光照、表情、姿态、伪装等变化而严重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学习框架结合2DPCA的鲁棒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借助于额外的通用训练样本集进行样本的叠加以增加训练样本的数量;然后利用经典的2DPC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对人脸进行分类并完成最终的人脸识别。在基准人脸数据库ORL、FERET及鲁棒人脸数据库AR、扩展YaleB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54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立足于因材施教理论,对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计算机网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54-02  1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