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共研推进教研活动健康发展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研组教研活动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搞好教研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研组活动要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课堂、教学实际。研究的过程体现自主性和开放性,形式包括:辩论、评论、金点子等多种多样;要注重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价,通过评价提高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研活动效果。
  【关键词】自提,共研,评价,提高
  
  教研组教研活动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参加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内容,有效的教研活动组织形式,正确的教研活动评价,能够提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丰富教研活动过程,提高教研活动效果。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校不断探索、改革学科教研组活动措施,积累了一些学科教研组活动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研组活动效果。
  1.提炼学科教研组活动主题,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
  在日常教研组活动中,许多教师参加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教研组活动不感兴趣,甚至个别教师厌倦参加教研组活动,调查其中的原因:许多教师认为教研组活动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无关,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几乎无关,参加和不参加作用差不多。学校领导意识到:要想增强教研组活动效果,提高教师参加教研组活动的主动性,必须搞好教研组活动内容是关键。如何搞好教研组活动内容呢?教师的教学需要是关键,学校要倾听教师的心声,经过问卷调查和学校校委会的研究,认为教研组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从三个方面确定: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的实际问题,包括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设施运用等,包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学生管理、分层次教学、问题学生处理等,包括在作业布批、学生辅导等;二是教师在开展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难点,教研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承担了教研组或学校的教学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或难点;三是目前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热点、焦点问题。如何将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归纳提炼成教研组活动内容或主题呢?经过实验探索,学校设计了两个表:教师教研问题申报表和教研组长教研主题申报表。教师提前填写教学问题申报表,教师在填写教师教学问题申报表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提炼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教研组每隔一定的时间收集教师的教学问题申报表,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研问题进行归类,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或热点问题,作为教研组活动主题,教研组长填写教研组教研主题申报表,申报表的内容包括:教研组类别、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活动形式等。
  2.共同研讨,优化教研组活动过程
  在召开教研组活动之前,教研组长提前将教研组教研主题申报表上报学校,学校对各学科教研组教研主题进行审批、统计汇总,然后印发教研组活动通知表,以通知的形式提前下发给教师,提前通知各学科教研组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形式,让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教师针对各学科教研组教研主题和活动形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研主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将反思和总结的内容填写教师教研活动反思表,反思表的内容包括:教师姓名、活动主题、活动形式、经验介绍或教学反思等。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研组长根据计划,宣布研讨的方式,研讨方式包括:辩论、评论、金点子等,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教研活动反思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做法,教师之间相互辩论,相互评论,相互点播,献计献策。
  3.注重总结,提升教研组活动效果
  在教研组活动过程中,教研组长适时进行引导、总结,注重收集有价值的观点和经验,形成系统性的经验总结,力争做到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在教研组活动记录表上,教研组活动记录评价表的栏目设计包括:教研组名称、活动主题、参加人员、活动时间、教师发言、金点子集锦等。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辩论,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做法,提升自己的申辩能力;通过点评,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有所感悟,有所反思,有所提高。
  4.及时评价,助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教研组长要每次总结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表彰优秀的观点和经验介绍,表彰优秀的活动个人,通过评价,提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每学期,学校将教研组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评价情况进行汇总,评选优秀教研活动先进个人,并将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评价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5.用好五表,提高教研组活动效果
  五表包括:教师教研问题申报表、教研组长教研主题申报表、教研组活动通知表、教师教研活动反思表、教研组活动记录评价表。在教研活动中,通过运用五表,将教研活动与教师的实际教学联系在一起,解决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提高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增强了教研组活动效果。
其他文献
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虽然较过去无论从教师教的方式到学生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却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却无智慧;有探索,却无创意;有回答却无质疑等。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那么教师到底怎么做,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巧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总是以问题为对象的。学生只有面临问题情境才会有思
期刊
【摘要】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改善教师内心状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应当引起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的高度重视,可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全社会参与,共同营造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二是学校强化人性管理,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三是教师本人应注重有效的心理调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总之,要提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社会和学校要给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已经成为所有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在关心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应付考试,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想就如何在初中课堂开展阅读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因材施教  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之间存在着英语水平
期刊
【摘要】行为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尊重他们的个性,关爱他们的成长,让他们乘风破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行为习惯;美好生活;培养方法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会孩子做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她可以
期刊
【摘要】学生在写作时,能否避免出错或少出错,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去研究学生的每个错误;在于教师能否掌握学生为什么常出这样或那样错误;在于教师能否对症下药,找出相应的有效改正方法。此外,我还领悟到这样一个微妙道理,即学生在写作中流露出来的错误,往往对教师的教学很重要,有时还很有价值。  【关键词】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
期刊
做学生考试是必然的,也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每学期大大小小考试,如时间上的追寻,几乎每星期都有,小到每个学科的单元测试,大一点就到月考,稍大一点就是期中测试,还要大一点就算每学期的期考。当然更大的就是各类选拔性考试了,诸如我们国家体制的就是小、中、高考了。  转眼一个学期又要成为过去,那做学生要什么去向老师、家长、社会汇报,顾名思义就是成绩,要评价成绩,往往比较恰当的方式就是每学期阶段性期末测评啦。这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阐述了突破这一难点的基本方法:进行片段写作训练,设计写作方式,帮助学生摆脱畏难情绪。  【关键词】作文教学,片段训练,方式设计,方法    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尽管教师呕心沥血地教,学生绞尽脑汁地写,但效果往往难如人意。作文教学这样的局面,恐怕与教师对作文的狭隘理解有关。只要我们能换一种思维,改进作文训练的方式方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效
期刊
【摘要】中学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开始阶段,教育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发展规律来开展。使学生明辨是非,准确判断人间的真善美,已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社会教育的第一要务。  【关键词】情感,融洽,热爱,信赖,愉悦,宽容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
期刊
【摘要】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二者密不可分。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在小学,有70%以上的语文课是阅读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写作,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有学生表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却呈现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发展趋势。文章概括了“小学化”倾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危害;又从家长、老师、幼儿园、社会四方面的心理倾向与态度分析根源,以促进幼儿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    1.前言  学期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在迈出家门之后,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之前,所接受的过渡性教育。通常,这一过程在幼儿园里完成。而幼儿园,就成为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