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表型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超微结构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表型特殊、晶状体呈簇状混浊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ADCC)的超微结构,并初步定位该疾病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收集特殊表型ADCC一家系资料,对家系成员行眼部检查;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晶状体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选择γ-晶状体蛋白基因附近多个微卫星位点,对该家系ADCC疾病相关候选基因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下特殊表型ADCC患者晶状体纤维细胞失去正常排列规则,产生不规则折光,并可见网格样改变、黏液样变性及结晶样物质析出等局灶性退行性变;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皱缩、变形,失去正常长六边形形态,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内可见异常高密度球形颗粒沉着.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ADCC疾病相关候选基因与微卫星位点D2S2208、D2S2382及D2S164连锁,最大LOD值为3.34.结论特殊表型ADCC的特异性病理学改变集中在晶状体纤维细胞,其疾病相关候选基因极可能为γ-晶状体蛋白基因.(中华眼科杂志,2004,40:306-310)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浆内皮素浓度和组织氧分压的影响,探讨其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根据应用地塞米松的不同分为S组(休克对照组)、H组(大剂量组)及L组(小剂量组),检测不同时相点用药后1 h血浆内皮素及组织氧分压,并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同S组相比,H组及L组休克早期血浆内皮素(ET)浓度及组织氧分压无差异显著性,H组及L组大鼠在复苏后5 h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和组分的变化,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以口服糖耐量正常的糖尿病一级亲属(B组,35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C组,35例)及健康人群对照(A组,21例)为研究对象,放免法测定各组空腹及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后血清免疫活性胰岛素(IRI),ELISA法测定胰岛素原(PI)、真胰岛素(TI)水平.结果 (1)空腹血清IRI、PI水平:B组与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Flt-4,酪氨酸激酶受体-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直肠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术后肿瘤组织标本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本组88例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62~88(平均75.4)个月]的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