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尼斯湖水怪等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ing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轰动一时的尼斯湖水怪
  
  与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一样,尼斯湖水怪之谜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那么,尼斯湖水怪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
  尼斯湖位于苏格兰北部的苏格兰大峡谷之中,它深约213~293米,长约39千米,平均宽度为1.6千米。它是淡水湖,但终年不结冰,适宜于生物饮用,因此湖边水鸟云集,湖中鱼虾众多。在苏格兰大峡谷中有三个细长而深的湖,从西向东依次是:尼斯湖、洛奇湖和奥斯湖。本来只有尼斯湖的水通过尼斯河向东北注入默里湾,而洛奇湖、奥斯湖都通向大海,这三个湖是互不相连的。但当地人利用三个湖处于同一峡谷中的同一条线上这一特点,开凿了一条名叫喀里多昵亚的运河,将大西洋一侧的洛恩湾与北海一侧的默里湾沟通,把这三个湖联结了起来。
  许多人都坚信,尽管现在还没有查明,但是尼斯湖中确实存在有一种怪兽。有些科学家认为,由于在几亿年前尼斯湖一带原是一片茫茫的海洋,后来通过地壳运动的作用,经过多次海陆变迁,尼斯湖逐渐从海洋演变成今天的湖泊,因而尼斯湖里很可能存在一种远古动物,至今仍然活着,只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认识它罢了。特别是近100多年来,不断有人声称曾亲眼看到过这个怪兽,但至今没有人能抓住它,像一个时隐时现的幽灵。据那些人描述,怪兽的头和脖子像蛇一样十分细长,伸出水面的部分有一米多长。而人们争论的焦点是怪兽的巨型背部,甚至有人说它不只有一个背,而是有两三个背露出水面。在怪兽突出的肋腹部上,水像瀑布似地泻下来,瞬间湖面上就会掀起一阵恶浪。之后它又迅速潜到湖底,踪影全无。
  1802年,一个农民在尼斯湖边劳动,突然看见湖中有一只形状很奇特的巨大怪兽出现,距离他只有45米左右。怪兽用短而粗的鳍脚划着水,气势汹汹地向他猛游过来,吓得他慌忙逃跑。
  1880年初秋,一只游艇正在湖上行驶,突然从湖底冲出一只巨大的怪兽,它全身黑色,脑袋呈三角形,脖子细长,在湖中像一条巨龙般昂首掀浪前进,使湖面上卷起一阵巨浪,湖中的游艇也被击沉,艇上游客无一幸免于难。这一消息轰动了当时的整个英国。同年,潜水员邓肯·莫卡唐拉为了检查一艘失事船只的残骸而潜入尼斯湖底。他潜入湖底后不久,急忙狂乱地发出信号。人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迅速把他从湖底拖上岸来。他说不出一句话,脸色发白,全身颤抖。休息和医治了几天,平静下来之后,他才把他在湖底看到的奇迹讲述了出来:正当他检查沉船的残骸时,突然看到湖底的一块岩石上躲着一只怪兽,远远望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青蛙坐在那里,形状十分可怕,吓得他差点昏过去。
  英国有一个名叫歌尔德的海军少校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访问调查过50个曾经亲眼见到过怪兽的人,将得到的各种材料加以综合研究和推测后,描述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怪兽的大概模样:怪物呈灰黑色,背上有两三个驼峰,身长约15米,颈长约1.2米。然而他的推测并没有科学根据,只是一种假设。目前仍然没人弄清楚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英国及欧美许多国家陆续出版了一些书籍,专门介绍尼斯湖怪兽。有的印有怪兽模糊不清的彩色照片,有的附有怪兽的插图,奇异莫测,活灵活现,耸人听闻。但是不久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所谓的怪兽了,相关的讨论也逐渐平息下来。
  
  鸟儿为何青睐西沙东岛
  
  东岛是西沙群岛中一个小小的岛屿,它由珊瑚礁堆积而成,上面有茂密的树林和一个小小的淡水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东岛成了“鸟的天堂”。
  据专家估计,岛上大约栖息着6万多只海鸟。每天早上晨曦微露的时候,众多海鸟一边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一边准备展翅飞翔。到了日落的时候,海鸟们三五成群,从四面八方飞回海参岛,停在树上。一时间整个岛屿都成了鸟的王国。西沙群岛有许许多多个小岛屿,各个岛屿的气候条件也差不多,可是只有东岛上栖息着如此多的鸟。鸟儿为何偏偏喜欢栖息在东岛上呢?关于这个问题,许多研究鸟类的专家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分析,但却始终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海龟为什么要把自己埋起来
  
  前些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加纳维托尔海峡,有人在很深的淤泥里发现了一个“海龟壳”。可后来人们发现,那根小不足什么海龟壳,而是一只活生生的大海龟。
  这让许多人感到奇怪。海洋生物学家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第一种解释:这可能是海龟“冬眠”的一种方式。因为海底的许多动物和陆地上的许多动物一样,也有这种长时间休眠的习惯。第二种解释:这是一些海龟清除身上的藤壶(一种海参生软体动物)而采取的方式。在淤泥里长时间地“浸泡”,会让这些讨厌的寄生虫窒息而死。第三种解释:这是海龟在冰冷的海水里取暖的一种方式。可是这些猜测很快就被更进一步的研究否定了。那么海龟为什么要把自己藏起来呢?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揭开这个谜团。
  
  活了两百万年的青蛙
  
  1946年7月,一位石油地质学家在美洲墨西哥的石油矿床里,发掘出一只冬眠的青蛙。这只青蛙被埋在2000米的深矿层内,被发掘出来的时候皮肤还是柔软的,而且富有光泽。苏醒了两天之后,这只青蛙才死去。
  地质学家对这个矿床进行了科学测定,证实这个矿床是在200多万年前形成的。经过分析,地质学家认为,这只青虫可能是在矿床形成的时候被埋在矿层内的,绝对不可能在矿床形成之后再进入矿层。因此,这只青蛙在矿层里已经生存了200多万年了。为什么青蛙能在矿层里冬眠达200多万年之久却没有死亡呢?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它是依靠什么能量来支撑身体的消耗的?这些疑问目前就连科学家也无法解答。这只长寿的青蛙已经成为生物史上的奇迹。
其他文献
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他真实地滋长于这块我们似曾相识的社会土壤上。作为一个不被收容的“多余人”,终于在看客们的笑声中脱下了长衫,自然地走向死亡。当前对于《孔乙己》中“笑”的研究已是卷帙浩繁,本文试图将看客的“笑”与孔乙己真实的“多余人”形象进行系统的比对观照。一、 有声之笑,“多余人”的建构  《孔乙己》1919年4月在《新青年》发表时,鲁迅先生曾作了一篇《附记》,阐明作品的主要用
高难度的杂技技巧与舞蹈动作流畅完美地融合,令人难以抵挡的青春气息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托举、空翻、抛接……啦啦队充满活力的演出让观众们沸腾了,欢呼声、呐喊声响成一片,现场观众纷纷拿起相机拍摄她们表演的精彩瞬间。“噢,太棒了!”不少外国观众也纷纷向她们竖起大拇指。  这是2008年8月10日下午6时30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馆举行的曲棍球比赛上,南宁26中啦啦队表演的精彩开场舞。  这次在奥运会上
摘 要 批判性思维逐渐成为新高考中的考查重点。本文重点审视了2020年新高考Ⅰ卷对澄清概念、有效推理和充分论证等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考查特点和命题角度,并提出相应的备考建议:不能拘泥于今年的考查重点,要拓宽备考视野,在言语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澄清概念;有效推理;充分论证;言语实践  “批判”一词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中仅提到4次,且主要作为一种阅读方式
专题教学是一种非常态化的,不同于传统单篇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力武器。它将以往单一集合资源、集合活动或集合问题的学习统筹到特定范围。专题教学以核心素养下确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托,以真实情境下的语文问题为根据,师生筛选整合学习资料,开展学习活动,是学生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系统化的学习方式。本文以王岱老师的专题教学设计为例,研究专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辐射到其他领
露营、登山是一项可以让我们跟自然亲近的活动。目前,英国移动公司Orange推出一款带有独特功能的野营帐篷——太阳能概念帐篷。够酷的吧?帐篷内嵌入了一种称为“Glo—cation”的技术,让使用者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或RFID技术来确定他们帐篷的位置。当你使用了这项功能,帐篷上头盔型的圆顶将发光指引你回到帐篷。    可爱的蜗牛卷尺    通常我们使用的卷尺都感觉生硬,但这位设计师就试着要改变这种冷冷
每当有同学问道:“我不会安慰人,怎么办?”我的建议是:“那就静静地陪着她/他呗!”其实,倾听也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支持。这首先要从庄子的寓言故事说起。  曾经有个小国派使者到大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光灿灿,把大国的皇帝高兴坏了。可使者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分毫不差,看外形一模一样。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
词语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有些词与时俱进,具有了浓厚的时代色彩,而中考语文对这些新的语言现象也在不断关注。不信你看,2008年考卷上出现了这样一些新考题。    (一)新潮时尚词语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大量出现。为适应表达的需要,一些新词语也层出不穷,如湖南电视台的“超女”,这样的词语可谓人尽皆知,风靡一时。  1 (四川内江市)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壮族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这个喜庆的壮族节日,被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富有创意地引进校园。4月15日,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在江南校区举办了首届校园歌圩文化艺术节暨第五届“三月三”歌台晚会。  当天的歌圩文化艺术节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从下午开始,就有抛绣球、跳竹竿舞等民族体育比赛和歌圩集市。抛绣球和跳竹竿舞是沛鸿民族中学平时的体育活动项目,同学们一个个驾轻就熟,抛起绣球
摘 要 项目式学习具有整合性,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然当前项目式学习实施存在一定问题:学习内容庞杂,学习过程低阶。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据此,本研究提出聚焦大概念,以大概念为核心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提炼大概念,设计核心目标;激活大概念,设计驱动问题;大概念为导向,设计项目活动;根据概念群,设计学习评价。   关键词 大概念;整合;项目式学习;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以真实问题
一、有格修辞  1.朗读,整体感知  (1)默读。今天我们学习梁衡的《壶口瀑布》,投影: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河口忽然收束,在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内,河面宽度从数百米急剧收窄为二三十米,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同时,河水从二十多米的高处,飞速跌落至直径五十余米的大石潭中,声如洪钟巨雷,形成罕见的奇观。  (2)领读。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这荣誉了得!投影: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