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里的笑话
汉语课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上汉语课。
“经我多年的研究,发现‘吕’这个字在古代时的原义是两个人亲吻。”
同学们听了教授的解释后都很吃惊。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若按老师的观点,‘品’字就是三个人接吻了?”
这时课堂大乱。又一位同学起来:“同学们静一静,若按我的想法,‘吕’和‘品’字的解释都不足为奇,我想问一下老师,武器的‘器’,四个人和一只狗在干什么呢?”
将来式
老师:请把“我的哥哥去学校”这句话改写成将来式。
学生:我哥哥的儿子去学校。
区别
生物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区别。
第一个学中说:“大象有长鼻子,小鸟没有。”
第二个学生说:“小鸟有翅膀,大象没有。”
第三个学生高声说:“最大的区别是,小鸟可以骑在大象身上,大象不能骑在小鸟身上。”
懒惰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什么是懒惰?”
课后,当老师批杰克的作文本时,发现第一页、第二页一个字也没有,在第三页上老师才找到这样一句:“这样就是懒惰!”
题有毛病
老师:“1台电视机450元,1斤苹果1元5角钱,用一台电视机的钱可以买多少斤苹果?”
学生:“老师,这道题有毛病。谁那么馋,要将电视机换苹果来吃?”
代表作
语文老师正在台上讲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这一课,而学友却在桌下打逗,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起学友问:“你听见我讲课的内容了吗?”学友回答:“听得一清二楚。”老师继续问:“那么《母亲》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呢?”学友响亮地回答:“一定是高尔基的母亲吧!”
区别
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
张三回答:“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
睡眠
一日,历史老师正在上课,正好讲到拿破仑。看到台下每天打瞌睡的学生,老师不由得感慨地说:“各位同学,拿破仑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你们从这里得到什么启示呢?”小强答:“睡眠不足会长不高。”
老师很满意地说:“嗯,不错,果然是班长,复习过。”
小明不服气地举起手问道:“老师,你知道神农氏死前所说的话吗?”
老师:“不知道……”小明:“老师,我来告诉您吧!那就是——啊,这个有毒!”
声母
同学甲:“什么叫声母?”
同学乙:“笨蛋!‘生母’就是你的母亲。”
同学甲:“那什么叫韵母呢?”
同学乙:“草包!‘孕母’就是你妈怀孕的时候。”
白费劲
扎西被数学老师叫到黑板前去演算一道数学题,他算了许久,也没有得出结果,老师便叫他回座位了。
于是,老师指导大家一起演算,最后老师在黑板上写道——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X=0!”
扎西听了,叹息道:“嗨!算了大半天,还是一个0,真是白费劲了!”
还有九条
老师:“喬尼,学生守则一共几条?”
乔尼:“十条。”
老师:“如果你破坏了其中的一条——”
乔尼:“那还有九条!”
解释
老师:小明,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地球仪是倾斜的?
小明:报告老师,不是我弄坏的。我早上进教室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样子。
夜里
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成语;“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历史课上,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
写自已
小学生在填一张表格,他问:“老师,家长姓名是写妈妈吗?”
老师答:“谁说话算数,就写谁吧。”
学生自语道:“那……只能写我自己了。”
裁缝
老师表扬了军军的作文,说这篇作文在体裁方面特别好,要同学们向他学习。
明明听了不服气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准是他爸爸教他的!”
老师问:“军军的爸爸是干什么的?”
明明大声回答:“裁缝!”
少睡觉
学生:“老师,我已梦见自己成了作曲家。请问,我怎样才能把梦变为现实?”
老师:“少睡觉!”
考场上的笑话
答案
医学院的期末考试场里,一个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
只见其中一道题是:“如何使一个病人大量出汗?”
这个学生最后只得写道:“在本学院里,我只需将他送来参加医学考试即可。”
动物考试
在某大学的一次动物考试中,主考教授宣布试题道:在教室前面放着十只鸟,每只鸟都用布袋罩着,只有腿露在外面。请你们认真的观察每只鸟的腿,然后说出它们各自的俗名,习性,类属等。
一位大学生观查了每只鸟的腿,但这些鸟在他看来,似乎没什么不同,他越看越气恼,起身对教授说:“这样的考试太无聊了,谁能做到看腿识鸟?”
教授对他的言行感到吃惊,连忙问道:“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恼怒的大学生走到讲台把裤管往上一提,向教授吼道:“你猜啊伙计,你猜啊!!”
英语考试
一次英语考试中,A君正不知所措,忽见B君已填得满满的,忙扔纸过去求救。不一会,B君扔来一纸团。A君大喜,忙拆开。只见纸内包着一橡皮,橡皮四面画着A,B,C,D四字母,在纸上还有几小字:自己掷。
考试趣闻
语文考试,有一道题是:丁玲主要代表作是什么?有一个同学不知道,他趁监考教师转身之机,悄悄地询问同桌。同桌小声答道:“《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个同学喜滋滋地填上了。
当晚,老师阅卷,突然哑然失笑。原来,这个同学写的是:《太阳照着三个和尚》。
答非所问
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的是辽宁省鞍山,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称为“铁都”。
一次某校出了一道填空题:中国的煤都是(),中国的铁都是()。要求学生们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
结果有张试卷答道:中国的煤都是(黑的),中国的铁都是(硬的)。
一鸣惊人
音乐学院的考场外,一位落选的姑娘拦住宅区了请教官问:“教授先生,您难道不相信我的歌喉有一天会一鸣惊人吗?”“一定会的,小姐,当您受到惊吓或者遭到袭击的时候。”
考试
在有一次考试,监考老师在学生桌下发现纸条。
老师:这是你的吗?
学生:不是。
老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
学生:真的不是。
老师:你老实说,我不记你过。
学生:我的在这里。
考试妙答录
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
答一:碧血洗银枪。(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
答二:乱世出英雄。(有气魄!)
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
答:好酒同品尝。
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
语文试题:“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什么?
答:尚能饭否?
绝妙!有朋自远方来,为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为混一饭耳,问其尚能饭否,使其居进退两难之地,若答能,则混饭之心昭然,若答不能,又不实事求是,此一答或陷人于不义,或陷人于不真,实乃绝妙之词。
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
答:人不风流枉少年!
此乃“新新人类”的心里话。
语文作文题:七十年前的今天?
答一: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
答二:七十年前的今天,马克思怀揣《共产党宣言》入中国境内传播。
答三: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善哉!先辈们办完大事也不懂得输入电脑建个“备忘录”什么的。
试题:小说《红岩》的作者是?
答一:江姐?
答二:“中美合作所”集体创作?
第二位学生的想像力实在非一般人可比,此所谓天才也!
生物试题:请试述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一:网吧被查封或电话欠费停机。
答二:当代整容术已能妙手回春。
我佛慈悲!谁敢说中国年轻人的环保意识不强?
历史试题: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主要人物是?
答:张学友和郭富城。
不知道刘德华和黎明获悉后会不会要组织个“省港大罢工”什么的。
汉语课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上汉语课。
“经我多年的研究,发现‘吕’这个字在古代时的原义是两个人亲吻。”
同学们听了教授的解释后都很吃惊。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若按老师的观点,‘品’字就是三个人接吻了?”
这时课堂大乱。又一位同学起来:“同学们静一静,若按我的想法,‘吕’和‘品’字的解释都不足为奇,我想问一下老师,武器的‘器’,四个人和一只狗在干什么呢?”
将来式
老师:请把“我的哥哥去学校”这句话改写成将来式。
学生:我哥哥的儿子去学校。
区别
生物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大象和小鸟的区别。
第一个学中说:“大象有长鼻子,小鸟没有。”
第二个学生说:“小鸟有翅膀,大象没有。”
第三个学生高声说:“最大的区别是,小鸟可以骑在大象身上,大象不能骑在小鸟身上。”
懒惰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什么是懒惰?”
课后,当老师批杰克的作文本时,发现第一页、第二页一个字也没有,在第三页上老师才找到这样一句:“这样就是懒惰!”
题有毛病
老师:“1台电视机450元,1斤苹果1元5角钱,用一台电视机的钱可以买多少斤苹果?”
学生:“老师,这道题有毛病。谁那么馋,要将电视机换苹果来吃?”
代表作
语文老师正在台上讲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这一课,而学友却在桌下打逗,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起学友问:“你听见我讲课的内容了吗?”学友回答:“听得一清二楚。”老师继续问:“那么《母亲》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呢?”学友响亮地回答:“一定是高尔基的母亲吧!”
区别
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
张三回答:“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
睡眠
一日,历史老师正在上课,正好讲到拿破仑。看到台下每天打瞌睡的学生,老师不由得感慨地说:“各位同学,拿破仑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你们从这里得到什么启示呢?”小强答:“睡眠不足会长不高。”
老师很满意地说:“嗯,不错,果然是班长,复习过。”
小明不服气地举起手问道:“老师,你知道神农氏死前所说的话吗?”
老师:“不知道……”小明:“老师,我来告诉您吧!那就是——啊,这个有毒!”
声母
同学甲:“什么叫声母?”
同学乙:“笨蛋!‘生母’就是你的母亲。”
同学甲:“那什么叫韵母呢?”
同学乙:“草包!‘孕母’就是你妈怀孕的时候。”
白费劲
扎西被数学老师叫到黑板前去演算一道数学题,他算了许久,也没有得出结果,老师便叫他回座位了。
于是,老师指导大家一起演算,最后老师在黑板上写道——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X=0!”
扎西听了,叹息道:“嗨!算了大半天,还是一个0,真是白费劲了!”
还有九条
老师:“喬尼,学生守则一共几条?”
乔尼:“十条。”
老师:“如果你破坏了其中的一条——”
乔尼:“那还有九条!”
解释
老师:小明,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地球仪是倾斜的?
小明:报告老师,不是我弄坏的。我早上进教室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样子。
夜里
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成语;“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历史课上,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
写自已
小学生在填一张表格,他问:“老师,家长姓名是写妈妈吗?”
老师答:“谁说话算数,就写谁吧。”
学生自语道:“那……只能写我自己了。”
裁缝
老师表扬了军军的作文,说这篇作文在体裁方面特别好,要同学们向他学习。
明明听了不服气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准是他爸爸教他的!”
老师问:“军军的爸爸是干什么的?”
明明大声回答:“裁缝!”
少睡觉
学生:“老师,我已梦见自己成了作曲家。请问,我怎样才能把梦变为现实?”
老师:“少睡觉!”
考场上的笑话
答案
医学院的期末考试场里,一个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
只见其中一道题是:“如何使一个病人大量出汗?”
这个学生最后只得写道:“在本学院里,我只需将他送来参加医学考试即可。”
动物考试
在某大学的一次动物考试中,主考教授宣布试题道:在教室前面放着十只鸟,每只鸟都用布袋罩着,只有腿露在外面。请你们认真的观察每只鸟的腿,然后说出它们各自的俗名,习性,类属等。
一位大学生观查了每只鸟的腿,但这些鸟在他看来,似乎没什么不同,他越看越气恼,起身对教授说:“这样的考试太无聊了,谁能做到看腿识鸟?”
教授对他的言行感到吃惊,连忙问道:“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恼怒的大学生走到讲台把裤管往上一提,向教授吼道:“你猜啊伙计,你猜啊!!”
英语考试
一次英语考试中,A君正不知所措,忽见B君已填得满满的,忙扔纸过去求救。不一会,B君扔来一纸团。A君大喜,忙拆开。只见纸内包着一橡皮,橡皮四面画着A,B,C,D四字母,在纸上还有几小字:自己掷。
考试趣闻
语文考试,有一道题是:丁玲主要代表作是什么?有一个同学不知道,他趁监考教师转身之机,悄悄地询问同桌。同桌小声答道:“《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个同学喜滋滋地填上了。
当晚,老师阅卷,突然哑然失笑。原来,这个同学写的是:《太阳照着三个和尚》。
答非所问
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的是辽宁省鞍山,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称为“铁都”。
一次某校出了一道填空题:中国的煤都是(),中国的铁都是()。要求学生们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
结果有张试卷答道:中国的煤都是(黑的),中国的铁都是(硬的)。
一鸣惊人
音乐学院的考场外,一位落选的姑娘拦住宅区了请教官问:“教授先生,您难道不相信我的歌喉有一天会一鸣惊人吗?”“一定会的,小姐,当您受到惊吓或者遭到袭击的时候。”
考试
在有一次考试,监考老师在学生桌下发现纸条。
老师:这是你的吗?
学生:不是。
老师:不是?不要狡辩,是不是你的?
学生:真的不是。
老师:你老实说,我不记你过。
学生:我的在这里。
考试妙答录
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
答一:碧血洗银枪。(这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
答二:乱世出英雄。(有气魄!)
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
答:好酒同品尝。
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
语文试题:“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什么?
答:尚能饭否?
绝妙!有朋自远方来,为的是什么?归根到底,为混一饭耳,问其尚能饭否,使其居进退两难之地,若答能,则混饭之心昭然,若答不能,又不实事求是,此一答或陷人于不义,或陷人于不真,实乃绝妙之词。
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
答:人不风流枉少年!
此乃“新新人类”的心里话。
语文作文题:七十年前的今天?
答一: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
答二:七十年前的今天,马克思怀揣《共产党宣言》入中国境内传播。
答三: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善哉!先辈们办完大事也不懂得输入电脑建个“备忘录”什么的。
试题:小说《红岩》的作者是?
答一:江姐?
答二:“中美合作所”集体创作?
第二位学生的想像力实在非一般人可比,此所谓天才也!
生物试题:请试述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一:网吧被查封或电话欠费停机。
答二:当代整容术已能妙手回春。
我佛慈悲!谁敢说中国年轻人的环保意识不强?
历史试题: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主要人物是?
答:张学友和郭富城。
不知道刘德华和黎明获悉后会不会要组织个“省港大罢工”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