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感官形容词的对比研究以及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发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ao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官是人脑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界面和通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经验是人与外界通过感官获得的。感官形容词表述人们通过五大感官感知到的性质、状态及变化。本文对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形容词进行了汉英对比研究,英汉感官形容词语义的对比研究有助于验证关于感知的假设,了解英汉语言使用者识解世界模式上的差异,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感官形容词;汉英对比;英语教学
  感官形容词表述人们通过五大大感官感知到的性质、状态及变化。Langacker 指出,除时间和空间外,还有些最基本的认知域,如温度、色彩、味道、音调之类的感官体验。
  一、汉英嗅觉形容词的对比
  嗅觉是人类的基本感觉之一,各种语言里都有丰富的嗅觉形容词(也有人称“气味词”)。比如,汉语中常见的嗅觉形容词有“香”、“腥”、“臭”、“馊”等;英语中常见的嗅觉形容词有fragrant,fish-smell,smelly,sour等。下面我们对汉语的“香”和英语的fragrant进行具体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共性分析
  汉语的“香”和英语的fragrant都有smell和aromatic的语义成分。例如:
  1.桂花真香。
  2.Coffee is a fragrant benerage.(咖啡是一种香味浓郁的饮料。)
  例句都用“香”表示“气味芳香的、好闻的”。正是基于人类共同的感官,所以英语fragrant也表示“芬芳的、香的”。所以汉语“香”与英语fragrant都具有smell和aromatic的语义成分。这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东西方人相同的感知经验。
  (二)语义个性分析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生活差异的不同,尽管人类有相同的感知感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体验和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人对气味的认知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气味词。在语言表达上,“香”的概念在引申过程中其投射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汉语独有的,而有的是英语特有的,以下是对汉语“香”和英语fragrant的语义个性分析。
  (1)[+food],[+flavor],[+delicious]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闻到菜肴的香味,我们把挥发性香气刺激嗅觉感官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嗅觉。而英语中表示食物可口的、香的常用词组sweet food或hot food来表示。
  (2)[appetite]
  人们享受菜肴的过程是嗅觉把美好的滋味输入到大脑中,引起人们对可口美食产生享受的需要。而英语中常用eat sweet或eat sth.incense来形容食物的味道好。这是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二、汉英触觉形容词对比
  触觉是由外界刺激物接触皮肤表面而引起的感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触觉形容词是指表达此类触觉性状和触觉感受的词。英汉语中都有数量庞大、使用范围广泛的触觉形容词。下面对汉语的“热”和英语hot进行具体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共性分析
  “热”是人的毛发、皮肤等与空气或者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感觉,它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并不会因人而异,也不会因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在不同的语言词汇中,表示这类生理感受的词在语义上很大程度地证明了人类的生理学共性。所以英语hot和汉语“热”都表示“温度高的、热的”意思。
  (二)语义个性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英语中用sweet和hot分别来表示人的脾气、性情温和和暴躁,用表示味觉、触觉等感受的词喻指人的脾气、性情,这一语言能力正是基于人类的联觉感知能力。
  而汉语中并没有用“热”来形容人的脾气性情特点。但是我们知道汉语中有“脾气火爆”的说法,汉语中选择了“火”而不是“热”来形容人的脾气暴躁、性情急躁。这一差异也验证了汉语语言比英语语言更形象更丰富的说法。
  三、汉英味觉形容词的对比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苦”的形容词义项主要有: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难受痛苦。人们在味觉当中对苦是最敏感,最容易感受到,也是最不喜欢的,对它的心理或生理承受力最弱,又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生存和生活经历的苦难、身处逆境的时侯最多,又往往是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感受相结合,对苦的感觉更胜于其它。也许这正是“苦”在五个基本味觉词中句法位置灵活,能力最强且常被人们用以表达动作行为的情状。
  四、汉英视觉形容词的对比
  汉语中表示丧失视觉的字有两个,分别为“瞎”和“盲”,其中“瞎”偏向口语化,而“盲”偏向书面化。当一个人失去了视觉能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汉语中,这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有很多都脱离了视觉域而直接进入思维域。在《词表》中由“瞎”字构成的词共有16个,其中仅“瞎子”与“瞎眼”是本意,而表示未经思索,胡乱行事的词则有12个,占到了全部的75%。
  五、汉英感官形容词的对比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一)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
  教学当中,教师们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犯得不少,可是往往不知道是母语在干扰学生的遣词造句,只是怪学生没有下功夫。其实症结所在是母语知识的负迁移作用,中国学生学英语,汉语的迁移作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任何人学外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母语的习惯套在外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就套错了。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要套错。”
  (二)汉英对比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1.对比分析可运用于语言测试中,为测试内容、测试难度和测试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在设计客观测试试题的选择干扰项时,测试项目与内容的选择一般集中于英语信息中可能出现的或己出现的困难,而这些困难主要来自语内和语际错误,即外语本身的特殊性和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差异与干扰。在试题的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将母语干扰因素作为多项选择题的干扰项。
  2.通过两种语言结构的对比可以更好地认识语言的结构,进一步认识语言的本质。
  系统地比较两种语言的结构,有助于我们认识整个语言的结构特点。英语和汉语的对比研究最终要从整体说明英语和汉语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地方。通过对多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就能加深我们对人类语言结构的认识。
  3.母语干扰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预测和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许多难点,帮助学生不断地克服母语语言系统中的干扰,还可以按教学规律和英语本身的特点和难易度有序组织分级教学或对比教学经过对比分析后编写出的教材能有效地减少干扰和障碍,从而有助于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 Langacher,R.W.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 程洋.小析漢语触觉形容词“软硬”的词汇语义[J].文学界(理论版),2011(3)。
  [3] 刘珍.感官形容词词义演变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
  [4] 梅进丽.从认知角度看hot—词多义现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6)。
  [5] 王还.有关汉外语法对比的三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1)。
  [6] 王立非.对比分析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王新玲.现代汉语触觉形容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管雪娟(1993.11-),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现就读于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弗里达·卡罗20世纪墨西哥当代艺术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她一生与磨难为伴,却依然在艺术界妖艳的绽放,共留下200多幅作品,其中三分之二是自画像。本文以弗里达的自画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弗里达的成长背景、绘画语言、艺术特征三方面深度解析弗里达的自画像,以达到对其自画像的深刻了解。  关键词:弗里达·卡罗;自画像;艺术特征  自画像一直在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在
期刊
摘 要:主题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最新的实践成果之一,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讲解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给学生,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这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题。但是这样的教学在帮助学生打基础的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发展,这样的教学更加偏向于应试教育,所以在现代理念的引导下,主题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人认识和重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积极的探索主题教学的具体实践,教师
期刊
摘 要:问题是小学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目前小学数学的主要目标,因为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习过程中时常提问将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探索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引言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同样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其中,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变得尤为重要。在教师培训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整体素质,对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参考一些文献资料之下,并结合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将对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培训;中小学;问题及对策  教育改革对中
期刊
摘 要:语言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学习要有成效,就需要学习者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态度和行动,加上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恰当的学习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英语学习;建议  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语言速成班,承诺两三个月就可以学成一门语言,纯粹是在夸大其词,是不
期刊
摘 要:创新是在已有的基础和前提下,对原有事物进行革新与升级,促使其产生新的物质和新的功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道路中,表现为原始性的技术发明或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创新是推进人类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头.高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构建与培育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始终,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努力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独生子女较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无兄弟姐妹,更没有共同玩耍的伙伴的困境。独生子女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多元、宽松、公平的环境。而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贯穿于儿童的生活、学习之中,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分析国内混龄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混龄教育的概念界定浅谈了混龄教育对幼儿
期刊
摘 要:对于实验性海报来说,海报设计的创新性和原创点尤为重要。我们在探索实验性海报设计中,必须不断的实验和尝试,寻找设计新的方向和制作方法。通过对中国画和波普艺术的研究,发现二者可以结合使用,运用中国画中毛笔的肌理,与波普艺术中对比强烈的色彩进行融合,并且碰撞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实验性海拔设计;中国画;波普艺术;肌理;色彩  1、实验性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
期刊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伴随2l世纪的到来,我们将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科教学,从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抓起,从小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
期刊
摘 要: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同样:班级里的孩子们也需要班主任老师爱的目光。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势必会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以后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