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它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集体资金及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农村“三资”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社会的热点和干群矛盾的焦点。
关键词 农村集体“三资” 委托代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据新华网统计,2011年8月份安徽全省已清出集体资金达47.19亿元,已清理出集体固定资产298.12亿元、集体经营性资源1824.81万亩、债权64.18亿元、债务114.65亿元。近一年来,安徽共查处“三资”方面违纪违法案件267件,挽回经济损失9256.64万元。
一、农村集体“三资”存在的问题突出
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从近几年来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的内容看,主要是农村“三资”问题。据信访部门不完全统计,在收到的信访举报件中,反映农村“三资”问题的占总反映问题的60%,在查处的涉农案件中,村干部占70%,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村干部经济案件,涉案金额逐年增大。 由此还带来当前三个层面的问题:(1)一些乡村群众对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支出不透明意见很大,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和公开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2)一些基层干部也要求加大对农村“三资”管理,实现村级财务的公开透明,以消除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误解,还自己一个“清白”。(3)乡、镇、街道则希望通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理顺村级财务工作秩序,推进村级民主管理进程。由此看,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委托代理服务制势在必行。
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的推行及措施
2008年中央纪委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去年我省召开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全力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全面清理,准确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信息化监控,全面实行委托代理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是基础,规范化管理是关键。在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工作中,要严格坚持“五个统一”,强化对各个环节的管控。
一是统一监管模式。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管模式,是开展“三资”监管代理工作的核心。(1)建立委托代理双中心,即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监管中心。依托乡镇街道农经站成立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由农经站长任中心主任,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实行统一管理。(2)村委会与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实行委托代理,村级成立“三资"委托代理工作站。(3)“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与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有机结合。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服务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纳入“三资”委托代理的范围,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监管中心、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委员会"四位一体",协同工作,延长服务链条,加大服务范围。
二是统一规范账户设置和资金运行。统一在一个金融机构,为各乡、镇、街道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设立专门账户,取消原乡村集体资金账户,实行一个漏斗向下。由市农委制定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规范各类收支票据的使用。还要为各村设立报账专户,资金一律实行网络银行直接转账,实行封闭运行。
三是统一建章立制。在农村“三资”管理运作过程中,紧扣资金流进、流出和资产、资源流转承包等重点环节,健全完善一批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实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
四是统一实行电算化管理、信息化处理、网络化监控。建立“阳光村务信息网”,为各乡、镇、街道及村委设立阳光村务网站。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省、市和乡镇街道、村委四级联网,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电算化管理、信息化处理、网络化监控。各乡镇街道全部配备触摸屏,放置在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各村“三资”公开查询平台,方便群众查询。
五是统一考核标准。健全完善工作流程,形成"一个文件管总,十四项制度和四个流程支撑"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规范化交易的长效机制。统一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统一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三、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提升了经济效益。
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就是要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显失公平和以资谋私等损害村集体和农民利益的问题发生。还是以笔者所在的城市界首为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实行近一年来, 全市“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共代管核算资金8500多笔,涉及资金1500多万元,制止不合理支出80多万元;组织资产、资源竞价发包26项,村集体增加收入130多万元。
(二)提升了政治效益。
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过去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致使集体资金使用混乱、资产处置随意、资源发包暗箱操作和以资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三资”问题曾一度成为各种消极腐败问题和群众上访的直接诱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实行“三资”代理服务制,使“三资”管理由原来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政”,从“制度约束”变为“程序民主”的转变,既亮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家底”,又明了群众的“心底”,有利于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改进监管体系,使农村“三资”由村级组织自行管理,变为上级组织参与监管,群众参与管理,切实提高了政治效益。
(三)提升了社会效益。
自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以来,从运行实践情况来看,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行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后,村级财务收支、审批手续逐步规范,财务运行、资金运用透明度不断增强,从制度上防止了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侵占集体资金等行为发生。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强化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明确了村集体资产的分布、存量、结构及效益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防止村集体资产被闲置、流失和侵占。对集体土地、林木、水面等资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实行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后,使村集体的经济活动,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农村 “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更加透明。透明度的提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干群之间的对立抵触情绪,干群之间更加团结,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财政局)
关键词 农村集体“三资” 委托代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据新华网统计,2011年8月份安徽全省已清出集体资金达47.19亿元,已清理出集体固定资产298.12亿元、集体经营性资源1824.81万亩、债权64.18亿元、债务114.65亿元。近一年来,安徽共查处“三资”方面违纪违法案件267件,挽回经济损失9256.64万元。
一、农村集体“三资”存在的问题突出
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从近几年来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的内容看,主要是农村“三资”问题。据信访部门不完全统计,在收到的信访举报件中,反映农村“三资”问题的占总反映问题的60%,在查处的涉农案件中,村干部占70%,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村干部经济案件,涉案金额逐年增大。 由此还带来当前三个层面的问题:(1)一些乡村群众对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支出不透明意见很大,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和公开力度,给群众一个“明白”。(2)一些基层干部也要求加大对农村“三资”管理,实现村级财务的公开透明,以消除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误解,还自己一个“清白”。(3)乡、镇、街道则希望通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理顺村级财务工作秩序,推进村级民主管理进程。由此看,农村集体“三资”实行委托代理服务制势在必行。
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的推行及措施
2008年中央纪委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去年我省召开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全力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全面清理,准确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信息化监控,全面实行委托代理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是基础,规范化管理是关键。在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工作中,要严格坚持“五个统一”,强化对各个环节的管控。
一是统一监管模式。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管模式,是开展“三资”监管代理工作的核心。(1)建立委托代理双中心,即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监管中心。依托乡镇街道农经站成立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由农经站长任中心主任,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实行统一管理。(2)村委会与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实行委托代理,村级成立“三资"委托代理工作站。(3)“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与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有机结合。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服务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纳入“三资”委托代理的范围,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监管中心、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委员会"四位一体",协同工作,延长服务链条,加大服务范围。
二是统一规范账户设置和资金运行。统一在一个金融机构,为各乡、镇、街道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设立专门账户,取消原乡村集体资金账户,实行一个漏斗向下。由市农委制定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规范各类收支票据的使用。还要为各村设立报账专户,资金一律实行网络银行直接转账,实行封闭运行。
三是统一建章立制。在农村“三资”管理运作过程中,紧扣资金流进、流出和资产、资源流转承包等重点环节,健全完善一批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实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
四是统一实行电算化管理、信息化处理、网络化监控。建立“阳光村务信息网”,为各乡、镇、街道及村委设立阳光村务网站。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省、市和乡镇街道、村委四级联网,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电算化管理、信息化处理、网络化监控。各乡镇街道全部配备触摸屏,放置在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各村“三资”公开查询平台,方便群众查询。
五是统一考核标准。健全完善工作流程,形成"一个文件管总,十四项制度和四个流程支撑"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规范化交易的长效机制。统一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统一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三、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提升了经济效益。
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就是要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显失公平和以资谋私等损害村集体和农民利益的问题发生。还是以笔者所在的城市界首为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实行近一年来, 全市“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共代管核算资金8500多笔,涉及资金1500多万元,制止不合理支出80多万元;组织资产、资源竞价发包26项,村集体增加收入130多万元。
(二)提升了政治效益。
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过去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致使集体资金使用混乱、资产处置随意、资源发包暗箱操作和以资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三资”问题曾一度成为各种消极腐败问题和群众上访的直接诱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实行“三资”代理服务制,使“三资”管理由原来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政”,从“制度约束”变为“程序民主”的转变,既亮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家底”,又明了群众的“心底”,有利于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改进监管体系,使农村“三资”由村级组织自行管理,变为上级组织参与监管,群众参与管理,切实提高了政治效益。
(三)提升了社会效益。
自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以来,从运行实践情况来看,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行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后,村级财务收支、审批手续逐步规范,财务运行、资金运用透明度不断增强,从制度上防止了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侵占集体资金等行为发生。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强化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明确了村集体资产的分布、存量、结构及效益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防止村集体资产被闲置、流失和侵占。对集体土地、林木、水面等资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实行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后,使村集体的经济活动,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农村 “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更加透明。透明度的提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干群之间的对立抵触情绪,干群之间更加团结,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