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材的第二语言在教材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图像,不管是从选择和设计上都更能满足现代地理教育对地理图像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研究
  1地图教学模式
  地图是地理教材中常见的地理图像形式,是地理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具,是地理图像的基础。所以在地理学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地图,包括地图的一些要素和图例。在地图的学习教学活动中,建议采用“读图—分析—归纳”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动手去画,边画边理解记忆,做到学会读图、析图、用图,从地图中提取重要的地理信息,增强自己的地理图像技能和地理素养。
  在面对地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对高中生进行读图引导,先从图名和图例入手,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不断提示或提醒学生进行思考,最后进行总结,提取出重要的地理信息或特征内容,可反映地理规律或分布特征。
  2 地理景观图教学模式
  地理景观图是指在地理教材中用于反映地理事物人文现象或自然景色的图像。景观图能较为逼真地反映地理环境的外部特征和地理事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景观图的特点就是能够较为逼真的反应地理环境,增强学生对现实地理环境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地理环境的理解与记忆。但在地理景观图中缺少文字描述,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地理景观,故进行地理景观图的教学设计时,建议采用图文结合模式。在面对地理景观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做到图文结合,让学生边根据地理景观图和教材中文字介绍来提取重要的地理信息,从而学会根据地理景观图来分析地理环境特征。在课堂活动中可以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地理景观图,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做到图文结合,从中提取大量的地理信息。
  在地理景观图的教学时,教师往往忽略了图文结合模式,往往是单纯的讲解或者是对景观图简单的介绍,并没有结合文字对地理景观图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这就造成了高中生在面对地理图像时往往一头雾水,所以地理景观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文字深入挖掘地理景观图的信息,刨根问底,深入分析地理景观图中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从而能够从中提取重要的地理信息,增强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3 地理示意图教学模式
  地理示意图是用来描述和演示地理事物特征的地理图像。能够用来解释地理原理和规律,或者用来演绎地理事物发生的原因、过程、特征和影响该事物变化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等。地理示意图的特点是表现形式简练、概括性高。在地理课堂活动中建议采用分解演绎模式,将综合的地理示意图进行分步演绎,进行教学设计。地理示意图与文字相比较,地理示意图能更好的对地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表述,使表述的地理事物和原理更加的清晰,便于理解。因此在地理示意图的教学中,要注重示意图的演绎过程,对地理示意图进行分解再组合,让学生更加清晰和直观的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现象。
  地理示意图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于演示地理规律和原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尝试将地理示意图进行分解,让高中生明白地理示意图的演绎过程,也有利于高中生更好的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帮助高中生理清思路,从而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了看图、析图、绘图的目的,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图像技能和地理素养。
  4 地理统计图教学模式
  地理统计图是用来反映地理事物数量变化、地理事物间数量关系的图像和表格。它的特点是能够将地理环境特征表现的更加形象化和数字化,使地理知识更加准确和更有说服力。现阶段,由于地理图像技能的缺失,好多高中生不能从地理统计图中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所以教会高中生如何从地理统计图中提取出重要的地理信息是提高现阶段高中生地理图像技能的关键。因为统计图的特点更偏向于数字化,所以针对地理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图文转换的模式。地理统计图的特点就是直观化和数字化,缺少文字描述,所以针对地理统计图的学习重点就是将图像进行文字转换,真正的理解地理统计图所表达的地理信息并从其中提取出重要的地理信息。多对学生进行图文转换的训练,增强高中生的地理图像技能和地理素养。
  5地理影像教学模式
  地理影像是指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能够准确反映地理事物特征的地理图像。就目前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来看,现阶段只要求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译,并没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要求。
  由于地理影像多是通过现代的遥感卫星技术所获取的,所以多媒体工具能够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展示地理影像,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时,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地理影像。
  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影像,根据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让学生对地理影像进行简单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直接解译标志进行识别,例如水文要素,如湖泊和河流多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城市村庄多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多呈现红色,边借助解译标志边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进行简单的识别。由于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影像的要求只是进行初步的判读,所以学生只需借助多媒体工具根据直接或间接解译标志对地理影像进行解读即可。
  6等值线图教学模式
  等值线图是由一组相等数值点的连线而形成的,表示连续分布且逐渐变化的图形。等值线的走向弯曲形态和疏密程度能够反映出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等值线图是一种常见的地理图像,同时也是地理考试中常包含的一种地理图像。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等值线的判断模棱两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等值线图像,高中生仍然无从下手。但是所有的等值线图都有一个共性: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且等值距相同。利用等值线的这种特点,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找一个较为有特点的等值线图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做到学习迁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莉.地理图像教学与多元智能开发[J].地理教育,2005,(01):65-66.
  [2]刘桂侠,张逸令.高中阶段地图教学现状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03)
其他文献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要顺应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发展趋势,从美术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让小学美术课堂插上创新的翅膀。为了创设一个创新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要求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建一个创新的美术课堂,促进学生和教学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精神;美术课;创新能
摘 要:要真正缩短东西部地区基础物理及实验教育教学的差距,应该从“源头”改革,从高师院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师院校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着手。;并探索性地实践了利用传统、经典实验设备“加” 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设备,双管齐下,对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作具“地方特色”地改革,分五个步骤快速有效地培养适宜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使贫困地区的“特殊”生源在较短时期内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学习、实践。
回首几年教六年级的历程,学生每一批都有每一批的不同,但是,细想来,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一、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作为语文教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爱厌和执着追求。如果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因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数学这门学科的抽象性决定了它有一定的枯燥
摘 要: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兴趣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当智力因素恒定时,挖掘与培养这种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有明显的作用。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它在人的生活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培养;数学;兴趣  “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教师教学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