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古近系陵水组海陆过渡带沉积特征及演化

来源 :古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的众多凹陷均有海陆过渡相沉积,沉积相类型包括海湾辫状河三角洲和河口湾—潮坪。本次研究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将崖13-1气田古近系渐新统陵水组三段及二段各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进一步识别出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1—S10)。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陵水组三段及陵水组二段发育的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进行深入的探讨。陵水组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海湾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具有独特的层理构造、富含泥质纹层以及遗迹化石丰富。该沉积体系自下而上潮汐作用越来越强,早期以河流作用为主(S1—S4),中期为河流和潮汐混合作用(S5—S6),晚期逐渐过渡到以潮汐作用占主导(S7—S8)。陵水组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发生全面海侵,沉积作用方式及沉积特征更加复杂,生物成因构造更加独特,本次研究将其解释为河口湾—潮坪沉积(S9—S10)。研究表明,区域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是研究区沉积相从海湾辫状河三角洲演化到河口湾—潮坪的主要控制因素。
其他文献
卡勒德·胡赛尼是当代美国文坛中颇具影响力的阿富汗裔美籍作家。2003年他凭借处女作《追风筝的人》的发表夺得了一系列文学大奖,从而一举成名。到目前为止,胡塞尼出版发行的
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赖特提出了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抽样调查方法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12种阶级地位的划分。他以美国和瑞典为样本进行调查
电脑主机电源(ATX)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超过50%的电脑故障是由于电源引起的,所以,保护电脑电源,对长期稳定使用电脑,保护电脑数据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论述,是这个理论体系中最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内容。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社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市场经济先行一步,推动了海南经济特区的跨越式发展。特区之"特",关键在创新体
设计了一种简易数字控制红外通信装置,系统硬件部分由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和中转电路3部分组成。系统以STM32F051C4为控制核心,以红外线为载体,采用PWM调制技术、曼彻
刚性抗滑桩在天然滑坡或人工路堑、路基施工诱发滑坡中被大量采用。针对其横向滑坡推力作用下锚固段土抗力的分布、计算方式等问题前人已做过大量分析。但由于抗滑桩本身设计理念认为滑面下桩身锚固,而传统建筑和桥梁桩基现行规范只允许桩基产生少量水平位移(极限位移610mm),因此对于大位移情况下桩基础的横向极限土抗力还少有研究。但实际上对于边坡治理中的抗滑桩、路基填土中的桩板式挡土墙,尤其是锚固段在土质地层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