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jack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针对新时期高中内层管理工作的状况,对现在高中时期管理基层进行评价与建议,指出学生交际关系的需求和学校理应改善的地方,并提出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的方案,深化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化作息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高中 管理基层 状况评价 课程改善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087-01
  高中是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时期,这三年近一千个日日夜夜,是各位高中生为自己人生道路铺垫的关键时期,学校努力培养出优异的学生。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学校的管理基层所制定的措施如何。是否为学生制定了恰当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条件,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教学工作所需要注意并努力去改进的。
  1.管理中开放性的不足
  高中阶段,我国传统的思想教育文化依旧以成绩为中心,使得管理方式与教学方式受到局限——只要你成绩好,你就是好学生;只要你成绩差,你就是坏学生。存在这种思想的老师也理所应当的受到影响。讲课时,只在乎授课是否全面,并不在意学生们是否理解。因此,老师就不可能会懂学生们的心,只认为面前的学生已经“长大”了,不必劳心。如此下来,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与热爱性,从而导致课堂秩序是一塌糊涂,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中时期隐患过大的原因了。退一步来讲,不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际关系,只是单纯的在乎成绩好坏的教学方式是造成学生成长不健康的主要原因。
  2.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不民主
  现在的高中学校为了培育所谓的人才,制定了极为苛刻的制度,利用制度来限制学生的行为,将此变为金字塔形式的管理结构,又加上繁忙的作息规律,剥夺了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迫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像滑滑梯一样急促下降,最后养成孤僻和内向的习惯。如此下去,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对学校感到厌恶,从而出现逃学的情况发生,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的管理工作。
  3.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形式
  现在的家长几乎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为此,愿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并将学生的休息时间所剥夺,用大大小小的补习班来填充,在这种情况的逼迫下,孩子会对学习产生百分百的厌恶,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增加孩子的学习性反而适得其反,而造成这种原因的不仅仅只是大量的学习,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交际,也是一个错误。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已经是个高中生,已经是个成熟的人了,会有什么烦恼啊?只是念个书写个字出什么事啊?知识就是金钱,抓好学习才是主要的!如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所谓的“金钱”,父母会用一切办法抓学习,试图给自己的孩子传授知识,孩子现有的异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从不会和学生进行什么交流,即使在一起唠嗑了,也一定会提到学习,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
  4.教师要突出素质化教育理念
  在学校规定的一系列规则中,只要试着归纳一下,许多的规则都与素质有关。而这些所谓的“素质”观念却是纸上谈兵,看似做的那么好,实则就是乱七八糟,那些规则大多都与学生的行动与成绩有关,大大的限制学生们所向往的自由,而不是每天执行着冷冰冰的“程序”——学习。真正要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就应该让学生全面发展,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作息行为,实践行为等等,不可无节制的剥夺学生的自由时间。如此保持下去,学生热爱与学习,老师也减少了许多管理的精力好,少花心思,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5.教师要学会突出成绩的差异化考核
  一个学校,无论制度做得多么完善,教学工作做得多么认真,一切还是为了成绩,只要成绩好,学生一定受夸耀,为什么呢?因为只要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班主任所得的“奖励”就越丰富,反之,学习不好的班级,老师更可能受领导的批评以及惩罚,这种制度较为完善并准确,主要体现的是“奖罚分明”以及“公平公正”两个方面,对老师工作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才能保证规划管理制度的制定,才可以保证规范化制度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监督教学的运行。尤其是对一部分教辅部门、教学管理基层等进行适当的评价与考核这也是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要求。一份没有公平性的制度,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负面影响,严重还会使个别人对工作产生消极的态度,并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積极性以及教学机制的良好运行。拿图书馆可以服务态度来衡量;对于不参加高考科目可以用简单的竞猜小活动来考核,这样不仅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性,也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疏远的情感。全面的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
  归根结底新课程绝对不能是为学习为主要管理的改革,需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把学生的素质教育同学生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分析学生对社会的感知与识别,帮助学生面对人生困难,战胜困难,真正健康成长。所以我们选择的不应该是禁锢性管理与指定性教学,懂得学生的心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升学率,这才是理想中完美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下一步课程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归根结底,死板的教学管理不仅不会起什么作用反而会使失态更糟糕,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的改革应以学生真实的内心为主,这才是教学管理改革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罗丹.关于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62):39-39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贴近生活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适时适当鼓励,培养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具,调动学习兴趣;情境案例教学,引导学习兴趣,提高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授课效率质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学习兴趣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1
期刊
摘 要:美术教学虽然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中占比相对较小,但是从小学时候就已经被纳入正式的教学体系中,足以看出美术教育和对审美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美是生活的灵感,也是生命的意义,培养对美的感知力和欣赏美、发现美的意识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美术作为美的直观表达,是美的实物展示和现实呈现,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想真正让教学产生有效性,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美术 审美意识 感知力 
期刊
摘 要:问题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构建互动式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教学的情境,并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问,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教学法 运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
期刊
摘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请家长积极配合,与教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学生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关键词:书写习惯 细心指导 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1
期刊
摘 要:班级管理体现了班主任的智慧和艺术,左右了一个班级的发展和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做好班级管理,是每一所学校的重中之重,是每一个班主任永无止境的追求。  关键词:班级管理 工作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089-01  我个人认为一个班级首先要有目标和计划。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计划就有了具体的行程。班
期刊
摘 要:采取正确的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措施,发挥其恰当的评价作用,是提高美术教学效益、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美术的教学评价依然存在着主观评价、传统评价、单一评价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谈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措施及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评价 问题 措施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
期刊
摘 要:高一是高中教育阶段过渡的关键一年,首先必须要在思想上得到完全的转型,所以高一班主任必须以学生的思想作为核心切入点,以保障学生在思想层次的高度统一,思想的统一有助于班主任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更有助于以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班主任在高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自身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高一做好完美的转型。  关键词:高中 义务教育阶段 思想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小学学校管理在学生的一生中起着标杆的作用,对学生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意义。同时,小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又考验能力的任务,管理者只有切实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调动学校全体教师职工,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管理中的运用十分关键,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意见,考察学生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以人为本”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作為藏区教育的重要一个部分,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中物理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针对藏区教育的具体现状,藏区高中物理的教育教学仍然还需要不断改进,达到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本文针对当地藏区高中物理的教学进行了一定调查,根据具体的现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新课改 藏区高中物理 教学策略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按照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小学初段的写作训练主要是看图写话或者是用三五句话讲述一件事。而在进入小学中段后,就要求学生在内容和字数上系统化、丰富化,部分学生由于初级阶段的基础不牢靠,生活经验不丰富,导致在中段的作文创造中出现无话可写、无事可诉的现象。如何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将采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式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作文能力 生活化 城乡接合部  【中图分类号】G623.2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