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创造想像而产生某种新颖思想的过程。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等思维过程,具有求异性、发散性、创造性等特点。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的欲望
  兴趣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先决条件。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利用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进行具体的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强大作用不可忽视,情境的创设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举个例子:在教学“20减去15等于多少”时,我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买东西的情境,我扮演营业员,请两名学生(甲、乙)扮演顾客。甲买一个书包用了20元,乙买了一个铅笔盒用了15元。学生表演完毕后我问:同学们,谁能根据刚才买东西的情景编一个应用题呢?学生们兴趣盎然,思考片刻纷纷举手。如“甲买了一个书包用了20元,乙买了一个铅笔盒用了15元,两人一共用了多少钱?”“甲买了一个书包用了20元,乙买了一个铅笔盒用了15元,甲比乙多用了多少钱?”“甲买了一个书包用了20元,乙买了一个铅笔盒用了15元,乙比甲少用了多少钱?”等。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并顺势揭示课题。通过买东西这一情境,学生产生了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在主动探索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并体验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进而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引入游戏
  低年级儿童比较好动,游戏恰好符合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求和应用知识。例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5根火柴摆出最好看的图形,看谁的手最巧,摆出的图形最好。学生兴趣很高,动手创造出了不少图案,如桌子、椅子、房子、五角星等。此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发散开了,学习兴趣高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获得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3.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6”的认识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6”的组成与分解。我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把2根小棒分成两堆,看看能有几种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地学会了“6”的组成,这时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你能把6根小棒分成3堆吗?试试看有几种方法?一会儿,学生的手纷纷举起:“老师,6可以分成1、2、3。”学生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笑容,仿佛他们就是发现者、探索者。我并不满足,接着又问:“6根小棒还可以分成几堆?最多可以分成几堆?”学生的情绪再一次出现高潮。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知识,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发展创造思维
  开放性的练习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自己独立思维、独立表达的机会,在面对开放性的练习时,学生必须探索、联结、有效地推理并利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使学生不断解答开放性有利于学习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和优化,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类似于“苹果有3个,梨有5个,?“”2+(  )≥6“等问题。要求学生补充问题或填空,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开展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行)特别强调,经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活动”,这对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数学,全面发展数学才能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开展数学专题讲座、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故事会、举办数学墙报、适时向学生介绍有关数学家的生活趣事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的种种渠道和良好条件,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课外实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他要求我们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给学生多创设能够展示自我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就必须转换角色,必须学习掌握新的专业技能,并在一轮教学改革中实现专业技能的自我更新。  关键词:促进者 引导者 迁移 主客体关系 意义关系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
一、设计思路  人教版修5第四章第1节“油脂”的知识并不难: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具有酯的通性,能发生水解反应;同时高级脂肪酸中含有碳碳双键,油脂又具有烯烃的性质。以前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完成学案,这一节的内容就算完成任务了。但这种教法,只完成了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的一维“知识与技能”,学生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新课程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
小学生认识理牧师从表象开始,由具体到抽象,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因此,合理运用简笔画,在语文目标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简笔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是培养了学生学习
摘 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 农村 小学生 生活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小学生缺乏科学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生活习惯,很容易形成各种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如贪睡、偏
为探讨0411纳米中药及0411常态中药对免疫抑制剂所致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整作用。实验应用雷公藤免疫抑制小鼠导致小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筛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补益类中药制
摘 要:本文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方法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不得不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而展开教学。教师整日忙于研究中考题型,寻找教学捷径,积累教学经验,期待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不可避免,课堂上教师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填鸭式”地传授知识,学
摘 要:近十年来,虽然ESP教学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步得到重视,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对ESP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ESP 高校英语教学    一、引言  专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
摘 要:合理地应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易于解决知识的重难点,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记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实效性 探索    新的物理课堂要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怎么学。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活动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本文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关于有效情境创设的若干思考及经验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教学 情境创设 认知结构    一、探究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认知内驱力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最可靠的一种能力,它通常由好奇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