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确保开发矿产资源之时资源量的充足,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便是必须要依照地矿行业实际要求做好实验室的样品检测工作,进而确保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进行样品检测的时候,必须重视样品测试的现场质量控制工作。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地矿实验室的样品检测质量控制手段展开分析。
关键词:地矿实验室;样品检测;质量控制手段
中图分类号:P5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212-02
1 样品检验之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1.1 样品管理人员义务
①必须保证在流程之中样品的标识和样品互相对应的情况。②必须重视记录工作。每次如果有新增样品,负责样品管理的人员必须做好记录造册工作。做好记录造册工作是为了确保管理的有序性,从而更快掌握样品位置,迅速找到需要的样品,样品使用更便捷。在样品记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样品检测工作的力度,检测内容主要包含:明确样品标识内容是否全面、检查样品数量与实际数量的是否一致,样品名称与实际之间是否偏差。检验工作完成后,必须依照样品名称、编码、样品量、验收人员、验收时间及证书类型等内容做好登记造册工作。③样品必须妥善安放。依照样品的不同特征对样品进行分类,将样品安放在合适的环境中,并确保样品在使用前的完好性,此过程即是样品妥善保存的过程。④样品管理人员依照管理流程对无价值的样品进行自行处理样品的申请。首先需经过实验室主任的许可,样品管理人员方可处理这些样品,或将这些样品退还至相应部门。如不能退还,必须对这些无价值的样品进行无公害处理,其中须重视的是,无论对样品进行怎样的处理,都必须在相关人员监督之下方可进行。
1.2 强化人员培训
每年必须对全体人员开展专业化的技术培训。训练内容包含:怎样正确做好样品检验工作、怎样做好规范标准化操作等。培训后须以考试形式对培训人言进行考核,从而检测操作人员的技能是否满足样品检测的要求。特别是新来的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与考试是判断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依据。在培训新上岗工作人员的时候,根据岗位之间的差异实行不同的培训教育。接着主工程师对新上岗工作人员开展技术考察工作,如果考核符合标准,即可拿到资格证书。特别指出的是,质量控制手段相关人员必须确保检测人员百分之百持证上岗。
1.3 加强后勤工作
为确保检验设备装置符合相关要求,本实验室每年都会依照仪器装置周期定期开展设备仪器的检验及修理工作。质量控制手段相关人员须负责好证书校准与记录校准的相关工作,确保完整与正确性,检查所有仪器装置是否处于校准限期内,且确保仪器装置完全满足标准要求。质量控制手段相关人员还要负责消耗性材料的有关工作,主要是针对这些材料开展质量检验与登记造册工作。其次,须做好化学器皿的检验工作,针对器皿的检验要借助对比检验的手段。此外,还须负责试剂的有关工作,利用空白试验检查样品试剂能否达到质量标准,了解可以使用的样品试剂,必须确保其满足相应的标准。
2 样品采集
2.1 样品标准与样品采集过程中的原则介绍
需最大程度减少样品因自身均匀性所造成的影响。其标准为:相关样品在生产前须保证均匀,且保证其强度。样品收集时须坚持原料均匀适当的原则,在生产线上要做好样品采集工作。
2.2 测试样品的选取
为确保能力验证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不能归因于各种样品间的特征差异,就必须要加强地矿实验室样品的差异性检测工作,而这主要根据CNAL/AG04中《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评估指南》的要求进行。因此,必须要针对实验室样品边压强度开展均匀性检测工作。这属于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需要制备的全部样品要做好编号工作。依照均匀性的检测要求,必须从全部样品之中随意抽取10个,也可以抽取更多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注意此工作一定要由技术操作较为熟练的人员来施行。
3 样品加工试验质量控制手段
为确保制样质量满足相应的要求,有关人员必须保证样品的加工质量达到规定指标。粗碎时,制备制样的耗损率≤3%,且进行中碎以及细碎时,制备制样的耗损率分别≤7%和5%,缩分的质量≤3%,过筛率≥95%。
3.1 样品加工时的均匀性
开展样品检测时非常关键属性之一是样品均匀性。此属性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此外,样品的加工手段是否合理科学,也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加工时须重视确保维持原始样品的构成。
加工样品时,质量控制手段负责人员必须保证操作人员依照要求的流程加工,保证操作方法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特别是粗碎时须重视样品蹦跳,细碎时须重视控制排风量等细节,须做好保障工作,否则就会造成试样浪费,样品损失就不能满足要求。如果存在缩分质量差值超过3%的现象,必须马上开展缩分器的检验工作,保证斜槽良好,做好上述工作之后,方能确保试样均匀。
3.2 防止样品加工过程中遭受污染
一批样品在完成加工后,质量控制手段负责人须确保样品已经过除尘器处理,须确保样品周围的环境与样品的包装不受污染,还需确保加工工具的干净,只有做好这些工作了才可以防止杂质介入造成样品污染问题,才可以确保样品检验结果足够精确。
4 樣品检测质量控制手段介绍
须依照《地质矿产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2~0130.4-2006)中的要求为标准,做好样品检测质量控制工作。
4.1 质量控制中的一些数据指标
常量金以及多元素的分析少于20件一批样品之中各存在1件空白以及标样,超过20件前后分开有2件空白与2件标样,且标样的达标率能到100%。所有样品批次随机抽查大约20~30%(各批次的试样分析≤5h,100%的抽查),对于金含量超过0.20×10-6的一些样品100%抽查,达标率≥95%。其它元素的分析须做好异常值抽查,明码抽和密码抽均可,全部样品批次重分析样的抽查比例>20%。全部元素的分析都须制作质量检查卡,且质量检查卡上须包含标样的分析结果和重复样的分析结果。为了对实验室测试质量进行检测,送样单位以及实验室要共同抽取大约样品的5%,同级或者上级实验室进行外检,达标率≥90%。
化探样品中所研究的所有样品中包含四件国家Ⅰ级标样以及5%的密码平行样品与两件空白。其次对于微量金元素的研究中,抽取超过10%的所有异样,这之中合格品要≥80%,针对在2~3%之间的一般性元素展开异常检验工作,合格品要≥90%。将分析报告提交以后,相应送样方任意抽取所有样品中的2~4%进行密码抽查工作,这当中金元素达标率要≥80%,一般性元素能够占超过85%。全部化探样品的分析须有所有元素的质量控制图案,必须情况还须再添加5%的化探样品用作密码内检样。
4.2 样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
质量控制手段负责人须却把工作台、使用的仪器器具与地面的卫生整洁,防止由于杂质引发污染问题及由此造成的空白值问题。检测结果出来后,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做好RE与RD之类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计算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样品达标率做好记录,保证检测报告不存在数据误差。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地矿实验室样品检测的质量控制必须依照上文内容开展,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合理有效。加强矿实验室样品测试质量控制工作,保证质量满足相应标准规范,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之时资源量的充足。
参考文献
[1]杨东旭,郭 为.环境标准样品管理系统开发的思索[J].环境科研,2014,18(6).
[2]范魏董,杨郑虹.以网络实验室为基础的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5).
[3]高量彩,王正坤.实验室认可准备的工作实务分析[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4,33(2).
收稿日期:2018-9-5
作者简介:蔡 艳(1988-),女,汉族,广西钦州浦北人,助理工程师,全日制本科,从事地矿化验工作。
关键词:地矿实验室;样品检测;质量控制手段
中图分类号:P5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212-02
1 样品检验之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1.1 样品管理人员义务
①必须保证在流程之中样品的标识和样品互相对应的情况。②必须重视记录工作。每次如果有新增样品,负责样品管理的人员必须做好记录造册工作。做好记录造册工作是为了确保管理的有序性,从而更快掌握样品位置,迅速找到需要的样品,样品使用更便捷。在样品记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样品检测工作的力度,检测内容主要包含:明确样品标识内容是否全面、检查样品数量与实际数量的是否一致,样品名称与实际之间是否偏差。检验工作完成后,必须依照样品名称、编码、样品量、验收人员、验收时间及证书类型等内容做好登记造册工作。③样品必须妥善安放。依照样品的不同特征对样品进行分类,将样品安放在合适的环境中,并确保样品在使用前的完好性,此过程即是样品妥善保存的过程。④样品管理人员依照管理流程对无价值的样品进行自行处理样品的申请。首先需经过实验室主任的许可,样品管理人员方可处理这些样品,或将这些样品退还至相应部门。如不能退还,必须对这些无价值的样品进行无公害处理,其中须重视的是,无论对样品进行怎样的处理,都必须在相关人员监督之下方可进行。
1.2 强化人员培训
每年必须对全体人员开展专业化的技术培训。训练内容包含:怎样正确做好样品检验工作、怎样做好规范标准化操作等。培训后须以考试形式对培训人言进行考核,从而检测操作人员的技能是否满足样品检测的要求。特别是新来的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与考试是判断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依据。在培训新上岗工作人员的时候,根据岗位之间的差异实行不同的培训教育。接着主工程师对新上岗工作人员开展技术考察工作,如果考核符合标准,即可拿到资格证书。特别指出的是,质量控制手段相关人员必须确保检测人员百分之百持证上岗。
1.3 加强后勤工作
为确保检验设备装置符合相关要求,本实验室每年都会依照仪器装置周期定期开展设备仪器的检验及修理工作。质量控制手段相关人员须负责好证书校准与记录校准的相关工作,确保完整与正确性,检查所有仪器装置是否处于校准限期内,且确保仪器装置完全满足标准要求。质量控制手段相关人员还要负责消耗性材料的有关工作,主要是针对这些材料开展质量检验与登记造册工作。其次,须做好化学器皿的检验工作,针对器皿的检验要借助对比检验的手段。此外,还须负责试剂的有关工作,利用空白试验检查样品试剂能否达到质量标准,了解可以使用的样品试剂,必须确保其满足相应的标准。
2 样品采集
2.1 样品标准与样品采集过程中的原则介绍
需最大程度减少样品因自身均匀性所造成的影响。其标准为:相关样品在生产前须保证均匀,且保证其强度。样品收集时须坚持原料均匀适当的原则,在生产线上要做好样品采集工作。
2.2 测试样品的选取
为确保能力验证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不能归因于各种样品间的特征差异,就必须要加强地矿实验室样品的差异性检测工作,而这主要根据CNAL/AG04中《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评估指南》的要求进行。因此,必须要针对实验室样品边压强度开展均匀性检测工作。这属于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需要制备的全部样品要做好编号工作。依照均匀性的检测要求,必须从全部样品之中随意抽取10个,也可以抽取更多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注意此工作一定要由技术操作较为熟练的人员来施行。
3 样品加工试验质量控制手段
为确保制样质量满足相应的要求,有关人员必须保证样品的加工质量达到规定指标。粗碎时,制备制样的耗损率≤3%,且进行中碎以及细碎时,制备制样的耗损率分别≤7%和5%,缩分的质量≤3%,过筛率≥95%。
3.1 样品加工时的均匀性
开展样品检测时非常关键属性之一是样品均匀性。此属性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此外,样品的加工手段是否合理科学,也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加工时须重视确保维持原始样品的构成。
加工样品时,质量控制手段负责人员必须保证操作人员依照要求的流程加工,保证操作方法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特别是粗碎时须重视样品蹦跳,细碎时须重视控制排风量等细节,须做好保障工作,否则就会造成试样浪费,样品损失就不能满足要求。如果存在缩分质量差值超过3%的现象,必须马上开展缩分器的检验工作,保证斜槽良好,做好上述工作之后,方能确保试样均匀。
3.2 防止样品加工过程中遭受污染
一批样品在完成加工后,质量控制手段负责人须确保样品已经过除尘器处理,须确保样品周围的环境与样品的包装不受污染,还需确保加工工具的干净,只有做好这些工作了才可以防止杂质介入造成样品污染问题,才可以确保样品检验结果足够精确。
4 樣品检测质量控制手段介绍
须依照《地质矿产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2~0130.4-2006)中的要求为标准,做好样品检测质量控制工作。
4.1 质量控制中的一些数据指标
常量金以及多元素的分析少于20件一批样品之中各存在1件空白以及标样,超过20件前后分开有2件空白与2件标样,且标样的达标率能到100%。所有样品批次随机抽查大约20~30%(各批次的试样分析≤5h,100%的抽查),对于金含量超过0.20×10-6的一些样品100%抽查,达标率≥95%。其它元素的分析须做好异常值抽查,明码抽和密码抽均可,全部样品批次重分析样的抽查比例>20%。全部元素的分析都须制作质量检查卡,且质量检查卡上须包含标样的分析结果和重复样的分析结果。为了对实验室测试质量进行检测,送样单位以及实验室要共同抽取大约样品的5%,同级或者上级实验室进行外检,达标率≥90%。
化探样品中所研究的所有样品中包含四件国家Ⅰ级标样以及5%的密码平行样品与两件空白。其次对于微量金元素的研究中,抽取超过10%的所有异样,这之中合格品要≥80%,针对在2~3%之间的一般性元素展开异常检验工作,合格品要≥90%。将分析报告提交以后,相应送样方任意抽取所有样品中的2~4%进行密码抽查工作,这当中金元素达标率要≥80%,一般性元素能够占超过85%。全部化探样品的分析须有所有元素的质量控制图案,必须情况还须再添加5%的化探样品用作密码内检样。
4.2 样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
质量控制手段负责人须却把工作台、使用的仪器器具与地面的卫生整洁,防止由于杂质引发污染问题及由此造成的空白值问题。检测结果出来后,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做好RE与RD之类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计算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样品达标率做好记录,保证检测报告不存在数据误差。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地矿实验室样品检测的质量控制必须依照上文内容开展,确保质量控制工作合理有效。加强矿实验室样品测试质量控制工作,保证质量满足相应标准规范,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之时资源量的充足。
参考文献
[1]杨东旭,郭 为.环境标准样品管理系统开发的思索[J].环境科研,2014,18(6).
[2]范魏董,杨郑虹.以网络实验室为基础的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5).
[3]高量彩,王正坤.实验室认可准备的工作实务分析[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4,33(2).
收稿日期:2018-9-5
作者简介:蔡 艳(1988-),女,汉族,广西钦州浦北人,助理工程师,全日制本科,从事地矿化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