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学生的成长需要关爱,其实教师的成长同样需要关爱。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关键的群体。自身没有得到足够关爱的教师是不可能给予学生充分关心的。一份关于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其中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教师需要什么,教师渴望什么。在日常观察中,教师需要的是来自领导、同事在生活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关注。真正关爱教师的生活和学习,是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为教职工提供休息、娱乐、交流的宽松环境,让教师在自觉投入紧张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周围的愉悦和对未来的向往,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而对教师工作的关注,除了给予业务上的具体指导外,更要善于挖掘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尽力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展示自己的工作实绩。
开展“守护天使”行动
笔者所在校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开展“守护天使”行动,爱心打造温暖工程。学校每学期为新调入教师、转岗教师、部分青年教师、部分老教师暗中安排“守护天使”,肩负“守护天使”任务的教师主要做以下工作:关注被守护教师的在校表现,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关心被守护教师的工作、生活,多与其交流沟通,尽力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其专业成长,让被守护的教师感受到来自同事的关心、理解、爱护。学期结束前,“守护天使”写下《我眼中的某某老师》,从自己观察到的小事中谈被守护教师的优点,及《守护工作总结》,谈谈自己如何完成天使任务,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收获到的心灵感悟。全体教师会上,“守护天使”们将《我眼中的某某老师》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让被守护的教师感受到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工作背后,来自同事的、集体的关注、肯定、温暖,激发其对工作、对生活的更高度的激情和热爱。
2011年12月,我接到学校任务,做新调入的秦春燕老师的师傅和“守护天使”。秦老师是一位不算年轻的转岗教师,由于学校需要由數学学科改教语文学科,并且是中途接班,任教一年级,这对她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接到任务后,我走进她的课堂,给她上示范课,手把手地教她怎么上识字课,怎么上复习课,怎么布置作业,怎么规范学生要求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勤奋而上进的秦老师很快地适应了转岗工作,在第一个学期就取得了语文期末考试年级第一的好成绩。秦春燕老师刚到学校时,心里总有些不适应,加之爱人和孩子都还在县城,所以孤独苦闷在所难免。了解到这些,工作之余我常常和她谈心,鼓励她真诚、大胆地与同事交往,为她的着装也当起了参谋。渐渐的,她自信了,大方了,也更漂亮了。我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学期学校会针对教师实际情况,更换一批“守护天使”或被守护的教师,让每一个教师都体验到不同的角色,让大家在关爱与被关爱中收获集体的温暖。
在获得进步的同时收获快乐
精心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师校园生活。为了丰富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为了给大家提供展示自己及互相学习的平台,学校成立了读书、排球,多媒体、摄影、心理、手工多个社团。将每周五4:30至5:30定为教师社团活动时间。之前通过自荐和推荐的形式在老师中招聘社长,在社团招募会上每一个社长介绍了自己社团的性质、活动内容,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参加。
读书社团,让爱好文学、喜欢阅读的教师伙伴们在一起分享好书、交流成长,装饰一新、环境幽雅的幸福书吧为爱好读书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最佳场所。排球社团让爱好气排球的老师们将快乐的汗水挥洒在运动场上。学校排球社团拥有一支活跃的队伍,多次在叠彩区教职工气排球赛上夺冠。多媒体社团让爱好课件、网页制作的教师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这个社团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教师,社团活动让他们不仅学会了制作漂亮的课件,而且还学会了制作电子相册、装扮博客空间等。摄影社团则是志趣相投,爱用镜头发现美、留住美的老师们交流的团体。针对学校部分女教师爱好织毛衣、钩围巾、做衣服、绣十字绣的特点,学校成立手工社团,爱好手工制作、十字绣的老师们可以在一起切磋、交流。心理社团则是需要放松的老师在学校“心灵小屋”里听听音乐,做做心理小游戏,交流一周来自己的工作、生活,释放一下心理压力。学校心理辅导室有一定空间,布置非常温馨,曾被评为桂林市优秀心理辅导室,这里不仅对教师服务,还为学生服务。2012年,学校因此被评为桂林市心理示范校。
除了社团活动,学校还开展一系列丰富有趣的竞赛:如教师广播操比赛、教师气排球比赛、教师武术操比赛、教师迎新联欢会等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队伍凝聚力,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增强了教师自信心,让每位教师在获得进步的同时,更收获快乐。
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荣誉感是他最真实、最基本的自我。它直接影响他的行为。”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荣誉感,都愿意把正面形象展示于人。我国传统文化中,更有“为人师表”的说法,历来教师的形象都是庄严而崇高的,对教师的评价也使教师具有很强的荣誉感。
近年来,学校每年都在教师节前夕进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如今已顺利评选3届。每届都通过全体教职工投票,参考家长、学生评议,评选出师生楷模、关爱学生、热爱学习、教育科研、爱岗敬业的好老师若干名。在学校晨会上,学校领导、少先队员隆重的为获奖老师颁奖、献花。学校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对获奖老师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同时,学校还举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事迹报告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展现一线优秀教师的风采,树立了我们身边的一批师德师风典型。例如:师生楷模的好老师——胡比珍,10年前,她被医生断定活不过3个月;10年后的今天,她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严格的班级管理方式,精湛的课堂教学风格,成为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如今,她以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步伐走好每一步,用花样人生埋葬所有曾经的伤痛和折磨,傲然行走在属于自己的教学路上。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刘湘陵,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负责食堂管理的老师,却事事把学校的工作放在心头,脚踏实地去完成;时时把午托的孩子放在心上,关心学生冷暖,热情对待工作,热爱自己的学校和岗位,善待周围的老师和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真正内涵。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树立了教师的崇高责任感和荣誉感,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道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大家教学的积极性。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促使广大教师在学习先进中“因感动而前行”。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一所好的学校是学生爱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它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教师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事业的成功。学校校长赵洁玲——广西语文特级教师,一位学者型的优秀校长,就特别注意恰当地创造条件,推动教师们不断完善和进步,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我们知道,对一所学校来说,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毕竟是少数,在教学中挑大梁的还有很多普通教师,发现和点燃他们的亮点,使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才能推进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学校针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群体,开展“教坛新秀”的评选与培养;针对较为成熟的教师群体,开展“特色教师”的评选与培养。学校的“特色教师”没有统一的准定位,鼓励的是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超越。这是对教师个体劳动的最大尊重,也是对教师发展规律的最大尊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申报,考评小组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授予相应称号,不限制名额。对于这些教师的培养,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过程管理考核,突出培养实效,让各个层面的教师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引领不同层面的教师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激活教师的工作激情与成长意识,逐步实现专业成长。
教育发展的无数事实证明:谁掌握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谁就能把握教育的未来。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互信任、理解,用催人奋进的工作氛围,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工作乐园、精神家园。可以坚信,有这样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胜利小学一定会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脚步,不断登上教育的新高峰。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胜利小学)
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教师需要什么,教师渴望什么。在日常观察中,教师需要的是来自领导、同事在生活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关注。真正关爱教师的生活和学习,是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为教职工提供休息、娱乐、交流的宽松环境,让教师在自觉投入紧张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周围的愉悦和对未来的向往,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而对教师工作的关注,除了给予业务上的具体指导外,更要善于挖掘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尽力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展示自己的工作实绩。
开展“守护天使”行动
笔者所在校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开展“守护天使”行动,爱心打造温暖工程。学校每学期为新调入教师、转岗教师、部分青年教师、部分老教师暗中安排“守护天使”,肩负“守护天使”任务的教师主要做以下工作:关注被守护教师的在校表现,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关心被守护教师的工作、生活,多与其交流沟通,尽力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其专业成长,让被守护的教师感受到来自同事的关心、理解、爱护。学期结束前,“守护天使”写下《我眼中的某某老师》,从自己观察到的小事中谈被守护教师的优点,及《守护工作总结》,谈谈自己如何完成天使任务,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收获到的心灵感悟。全体教师会上,“守护天使”们将《我眼中的某某老师》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让被守护的教师感受到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工作背后,来自同事的、集体的关注、肯定、温暖,激发其对工作、对生活的更高度的激情和热爱。
2011年12月,我接到学校任务,做新调入的秦春燕老师的师傅和“守护天使”。秦老师是一位不算年轻的转岗教师,由于学校需要由數学学科改教语文学科,并且是中途接班,任教一年级,这对她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接到任务后,我走进她的课堂,给她上示范课,手把手地教她怎么上识字课,怎么上复习课,怎么布置作业,怎么规范学生要求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勤奋而上进的秦老师很快地适应了转岗工作,在第一个学期就取得了语文期末考试年级第一的好成绩。秦春燕老师刚到学校时,心里总有些不适应,加之爱人和孩子都还在县城,所以孤独苦闷在所难免。了解到这些,工作之余我常常和她谈心,鼓励她真诚、大胆地与同事交往,为她的着装也当起了参谋。渐渐的,她自信了,大方了,也更漂亮了。我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学期学校会针对教师实际情况,更换一批“守护天使”或被守护的教师,让每一个教师都体验到不同的角色,让大家在关爱与被关爱中收获集体的温暖。
在获得进步的同时收获快乐
精心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师校园生活。为了丰富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为了给大家提供展示自己及互相学习的平台,学校成立了读书、排球,多媒体、摄影、心理、手工多个社团。将每周五4:30至5:30定为教师社团活动时间。之前通过自荐和推荐的形式在老师中招聘社长,在社团招募会上每一个社长介绍了自己社团的性质、活动内容,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参加。
读书社团,让爱好文学、喜欢阅读的教师伙伴们在一起分享好书、交流成长,装饰一新、环境幽雅的幸福书吧为爱好读书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最佳场所。排球社团让爱好气排球的老师们将快乐的汗水挥洒在运动场上。学校排球社团拥有一支活跃的队伍,多次在叠彩区教职工气排球赛上夺冠。多媒体社团让爱好课件、网页制作的教师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这个社团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教师,社团活动让他们不仅学会了制作漂亮的课件,而且还学会了制作电子相册、装扮博客空间等。摄影社团则是志趣相投,爱用镜头发现美、留住美的老师们交流的团体。针对学校部分女教师爱好织毛衣、钩围巾、做衣服、绣十字绣的特点,学校成立手工社团,爱好手工制作、十字绣的老师们可以在一起切磋、交流。心理社团则是需要放松的老师在学校“心灵小屋”里听听音乐,做做心理小游戏,交流一周来自己的工作、生活,释放一下心理压力。学校心理辅导室有一定空间,布置非常温馨,曾被评为桂林市优秀心理辅导室,这里不仅对教师服务,还为学生服务。2012年,学校因此被评为桂林市心理示范校。
除了社团活动,学校还开展一系列丰富有趣的竞赛:如教师广播操比赛、教师气排球比赛、教师武术操比赛、教师迎新联欢会等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队伍凝聚力,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增强了教师自信心,让每位教师在获得进步的同时,更收获快乐。
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荣誉感是他最真实、最基本的自我。它直接影响他的行为。”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荣誉感,都愿意把正面形象展示于人。我国传统文化中,更有“为人师表”的说法,历来教师的形象都是庄严而崇高的,对教师的评价也使教师具有很强的荣誉感。
近年来,学校每年都在教师节前夕进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如今已顺利评选3届。每届都通过全体教职工投票,参考家长、学生评议,评选出师生楷模、关爱学生、热爱学习、教育科研、爱岗敬业的好老师若干名。在学校晨会上,学校领导、少先队员隆重的为获奖老师颁奖、献花。学校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对获奖老师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同时,学校还举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事迹报告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展现一线优秀教师的风采,树立了我们身边的一批师德师风典型。例如:师生楷模的好老师——胡比珍,10年前,她被医生断定活不过3个月;10年后的今天,她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严格的班级管理方式,精湛的课堂教学风格,成为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如今,她以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步伐走好每一步,用花样人生埋葬所有曾经的伤痛和折磨,傲然行走在属于自己的教学路上。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刘湘陵,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负责食堂管理的老师,却事事把学校的工作放在心头,脚踏实地去完成;时时把午托的孩子放在心上,关心学生冷暖,热情对待工作,热爱自己的学校和岗位,善待周围的老师和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真正内涵。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树立了教师的崇高责任感和荣誉感,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道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大家教学的积极性。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促使广大教师在学习先进中“因感动而前行”。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一所好的学校是学生爱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它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教师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事业的成功。学校校长赵洁玲——广西语文特级教师,一位学者型的优秀校长,就特别注意恰当地创造条件,推动教师们不断完善和进步,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我们知道,对一所学校来说,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毕竟是少数,在教学中挑大梁的还有很多普通教师,发现和点燃他们的亮点,使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才能推进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学校针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群体,开展“教坛新秀”的评选与培养;针对较为成熟的教师群体,开展“特色教师”的评选与培养。学校的“特色教师”没有统一的准定位,鼓励的是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超越。这是对教师个体劳动的最大尊重,也是对教师发展规律的最大尊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申报,考评小组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授予相应称号,不限制名额。对于这些教师的培养,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过程管理考核,突出培养实效,让各个层面的教师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引领不同层面的教师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激活教师的工作激情与成长意识,逐步实现专业成长。
教育发展的无数事实证明:谁掌握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谁就能把握教育的未来。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互信任、理解,用催人奋进的工作氛围,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工作乐园、精神家园。可以坚信,有这样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胜利小学一定会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脚步,不断登上教育的新高峰。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胜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