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纤维组织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证据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xing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翼状胬肉与阳光、风尘等各种外界因素的慢件刺激和局部慢性炎症反应有关.目前关于翼状胬肉发病机制有多种理论和学说,但均未得到公认.目的:观察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征,探讨多能干细胞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材料:实验于2006-09/2007-01在中山大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218例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翼状胬肉的石蜡标本均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病理室.方法:对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翼状胬肉形态学变化及CD34、波形纤维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结果:①形态学变化:纤维组织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为翼状胬肉的主要病理改变.增生的纤维组织不同区域变化不一,主要呈现两类变化:一为排列致密,类似巩膜纤维组织;另外就是疏松区:仅见一些梭形、多角形、星状具有一些突起的纤维母细胞样的细胞,疏松排列,之间无明显的胶原纤维存在.②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一些增生活跃的纤维母细胞明显表达CD34,成熟的纤维组织内的纤维细胞CD34则为阴性.波形纤维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大部分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壁及周细胞呈阳性反应.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显示嗜碱性的小团状、梭形或不规则形的细胞束呈阳性反应,证明为平滑肌,218例中56例显示了平滑肌的存在.S-100染色神经纤维丝及脂肪细胞均呈阳性反应,218例中4_4例有脂肪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证明增生活跃的细胞为阳性反应,呈现为苹果绿色.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中的纤维组织源自于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向平滑肌及脂肪组织分化.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钒酸钠(SoV)通过对促肝再生磷酸酶-3(PRL-3)抑制,观察对大肠癌细胞株Colo-320增殖凋亡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RL-3在7株大肠癌细胞中表达情况,筛选
目的 探讨眼手术后干眼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眼部手术后有干眼症状的132例(149只眼),就诊前所行手术,眼局部用药情况、治疗前后,停止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rm
目的 了解中国O~14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现状及近20年来该人群主要致残原因的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1987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中,0~14岁肢体残疾儿童致残原因的调查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结构域多肽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用原核表达的Rv1009结构域多肽免疫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分离
目的 探讨重型破裂脑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疗效.方法 在急性期首先通过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等手术减轻病情后,进一步对动脉瘤进行手术.结果 Hunt-Hess分级Ⅳ级50
目的 探讨颈侧人路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改良的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 、手术效
目的 探讨感觉功能再训练对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有本体感觉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同时选取无本体感觉功能
目的 探讨17-AAG增加TRAIL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7-AAG联用TRAIL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在17-AAG作
目的 评价血氧饱和度加呼吸气流记录(OF)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受试者在睡眠监测室同步进行OF与整夜标准多导睡眠图(PSC)监测,记录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大鼠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低剂量IL-1ra(6 mg/kg)治疗组(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