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评价,让教育更加温暖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ng198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制约课程改革深度实施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评价的严重滞后,因此2013年教育部公布《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评价就是方向,评价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怎样的教育教学评价,就会有怎样的教育教学。
  一、教育教学评价的现状
  教育教学评价仍囿于唯分数、唯名次的藩篱之中,滞后于课程改革,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度实施。目前教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评价单一,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唯学习成绩、唯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质、艺术、阅读、书写、英语口语、实验操作等素养的发展,致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难以实现;二是评价过于注重优生的培养,而忽视后进生的发展,致使关注全体学生的理念难以落地;三是评价过于关注分数、名次,学校分分计较、名名计较,为了分数、名次学校不断给教师施压,为了分数、名次教师不断给学生施压,致使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难以真正减轻。上述问题说明教育评价严重滞后于课程改革,因此必须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让课程改革走向深度。
  二、绿色评价的思考
  为破解唯分数、唯名次的评价,弋阳县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逐步构建绿色评价。绿色评价是指以帮助学生健康、快乐、自然生长为目的的评价,其基本特征为全面性、全体性、等级性。全面性是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学业成绩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只有全面发展才是健康的、快乐的,所以要改变只评价学业成绩的局面,采用综合评价代替单一评价。全体性是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只有全体学生的健康快乐才是真正的健康快乐。要改变忽视后进生发展的局面,采用后进生评价代替优生评价。等级性就是评价要淡化分数、名次,对学校、班级、教师进行等级评价,原来只强调学校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不公布分数、名次,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师仍然是以分数、名次论英雄,致使学生的等级评价流于形式,造成学校、教师因评价而热衷于对分数、名次的追逐。要解决这种现象,必须淡化学校、教师对分数、名次追逐,对学校、教师进行等级评价,让学校、教师、学生从分数和名次中解放出来,使学校、教师拥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真正得到减轻,从而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能够轻松地学习,像花草树木一样健康、快乐、自然地生长。
  三、绿色评价的实践
  1.用综合评价代替单一评价
  绿色评价首先应是全面的评价,只有全面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形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才能让学习不唯分数,学生才能快乐。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在不同方向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生命实现自然生长。因此必须改变过于单一的、唯分数的评价,不但评价学业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身体发展、评价学生的艺术修养、阅读素养、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2014年弋阳县改“单一”评价,逐步实施综合评价,对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全面监测,具体内容有:文化学科素养、体育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语文阅读素养、书写素养、英语口语素养、实验操作素养等。目前已进行了多次全县性各类素养展示。一是文化学科素养与书写素养监测同步进行,每年1~2次,为提高学生的书写素养,从2013年开始我县实施双百分制,即每一个学科在答题满分100分的基础上,又增设卷面整洁分满分100分,专门对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卷面整洁分单独设立“书写规范校”奖项;二是实验操作素养与九年级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同步,考试时抽取八年级物理、生物等其中一个学科的实验进行监测,每年1次;三是其他素养监测分成两部分,分上下年各进行1次。
  综合素养监测有效地促进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开齐、开足、上好,学生的体质、艺术、书写、阅读等素养明显提高,学生在学校能更加快乐地学习,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成为现实。
  为发挥评价的作用,弋阳县将各项监测数据纳入了对学校的评价。综合素养展示实现了由唯教学成绩的单一评价向多样化的综合评价的转变,让学校真正从唯分数教育的藩篱中走出来,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2.用后进生评价代替优生评价
  绿色评价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评价,评价应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角落里。只有全体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少数学生的快乐不是教育的真正快乐。一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科质量的评价只注重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指标的考核评价,使学校过于关注学优生,而忽视了后进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总是飘在空中,难以真正落地。
  为改变这种状况,弋阳县在实施全面评价的同时,大力推进全体性评价,采用后进生评价代替优生评价,评价后进生不是不关注优生,其实水涨船自然就会高,后进生学业成绩提高了,自然就会促进优生学业成绩提高。
  首先严抓考核基数,有效控制后进生流失。2013年以来,弋阳县改变以实考人数作为考核基数的方法,实行各年级(除九年级)均以上学年末学生数作为考核基数,九年级以七年级入学数作为基数。由于评价的改变,促使各学校重视后进生,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生活,让很多后进生重新找回自信心,学校后进生流失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取消優秀率评价,采用后20%学生均分评价。为了促使学校关注后进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的人生底色更加亮丽,2013年我县小学取消优秀率评价指标,中学优秀率指标权重大幅下降,2015年中学优秀率评价指标也被取消,采用后20%学生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根据后20%学生成绩单独设立“关爱学校”的奖项,以此引导学校将视线从优生转移到后进生身上,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关注后20%学生发展,让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地。
  近几年来,由于全县各校关心后进生的成长,中小学学生辍学率明显下降,巩固率不断提升,小学已实现巩固率100%,中学中考考试人数三年来连续上升,中学其他年级的巩固率也在逐年提高,如八年级巩固率由96.23%(2013年)到97.52%(2014年)、98.02%(2015年),实现连续上升。因巩固率的上升,弋阳县越来越多的学校已成为学生愿留、想留,甚至是留恋的地方。
  3.用等级评价代替名次评价
  绿色评价是对学校、教师的等级评价,等级评价的实施,让学校、教师摆脱分数名次的束缚,拥有更大的自主发展和更多的选择,思考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帮助孩子发现、实现更多发展的可能及帮助孩子自然地成长。原来的评价只是根据名次来评价学校、班级、教师,由于以名次为评价手段,各校、各教师对成绩过于分分计较、名名计较。
  为改变这种状况,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老师提出以层次代替名次,2015年制定《中小学教学质量等级评价方案(试行)》,首次对学校实行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分小学、初中学段,分城区、农村系列,分学校、班级、教师三个层面进行评价。总体原则是将成绩转化为等级,各项指标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合理的差距内实行同一等级,同一等级内无名次之分,最后只是公布学校、班级、教师的监测等级。
  等级评价的实行,使各校只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等级内,就无需分分计较、名名计较,因而受到全县各中小学的普遍欢迎。学校也因不再受名次的束缚而有了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目前,弋阳县的绿色评价还只是刚刚起步,绿色评价体系尚需完善,一些环节的操作性、实效性尚需提高。如综合评价中一些项目评价的操作性、实效性需要提高,个别项目评价尚在探索之中。等级评价具体方案也需进一步完善,少数学校的评价方案还没有及时进行改变,与全县的等级评价不相适应。
  绿色评价是为了帮助孩子健康、快乐、自然成长,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弋阳教育人正在不断完善绿色评价体系,让教育更加具有人性的温度,实现让弋阳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良好教育的美好理想。
  (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 程 璐
  E-mail:2448096342@qq.com
其他文献
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德兴市海口中心小学的董雨琪和同伴相约去校园里的“诚信商店”买东西。“诚信商店”是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商店,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商品。与众不同的是,这家商店没有收银员,没有管理者,没有监控,学生们购买商品,自行付钱。“诚信商店”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方便,更为学生的诚信教育搭建了实践平台。  学生们有序地排着队,依次走进驿站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并自觉投放钱币。“虽然没有人收钱,但是我每次
期刊
3月4日至5月10日,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在湖口县文体中心开馆,该县4万余名中小学生可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免费参观,亲身感受科技魅力。  据悉,此次巡展活动以“体验科学”为展览主题,设置了声光体验、电磁探索、运动旋律、数学魅力、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数字生活七个主展区,50件互动展品与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科普影视相结合,让广大中小学生及参观者可以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索中
期刊
陕西今年起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以學校教育教学创新为主阵地,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十三五”期间,陕西将建设100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100门创新创业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00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施1.5万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育50
期刊
作为接受国学启蒙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实施国学启蒙教育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广昌县实验小学在几年的国学启蒙教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国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一、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潜移默化学习国学  在国学启蒙教育启动之时,学校就倾力打造国学校园文化,重新创建充满着浓郁国学气息的校园环境。学校教学楼的命名、校训重新从《大学》
期刊
本課教师执教的教材是PEP Book 5 Unit 2 My week有关讨论weekday and weekend的阅读教材。该课教学中,教师能够成功地利用教材这个载体,努力挖掘教材的潜力,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活动中练,生活中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在轻松自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该课
期刊
2013年10月笔者申报了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利用自制教具提高理化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功立项。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课题现已成功结题。下面谈谈在这两年当中,课题组是如何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的。  芦溪县南坑镇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实验教学仪器配套不足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该校的实际状况,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通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围绕这一教学宗旨和目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着眼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突出单元知识整合,在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整体感知”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坚持把零星的知识“立起来”,分步骤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收到较好成效。下面,我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为例,按确定教学目标、整合单元内容、设计教学流程、重视单元导读、实施课堂教学
期刊
李保伟,广丰区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江西省数学特级教师、全国知名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思维导图(中国)管理认证导师。所执教的优质课获得市、省、国家级一等奖;曾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60余次。在各大教育刊物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先后指导了30多名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个人事迹先后入选《三清师魂》《红烛》等师德教育教材,《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江西教育》等先后报道了他的教学事迹。  备课
期刊
2015年12月14日,山东省滨城区及山东泰安市的教育同仁组成的“山东教育考察团”在江西弋阳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一行十二人,在田局长的带领下,裹挟一身华北平原冬至的寒气,走入江西弋阳的青山绿水间。其间,我们共参观了6所学校,并参加了逸夫教育集团的“家校夜话”和第九届叠山书院论坛活动。通过参观校园、观摩课堂、参与评课研讨、聆听校长报告、观摩特色活动等方式,不仅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了深层的了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决定教师在教学中要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作为母语教学,我们又要更多地着眼于各种听说读写训练,为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既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又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