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8785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文本的基础上,着眼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性材料,有计划地预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情感的触动,帮助学生在情知交融和情感交流中释放情思、展示自我,从而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创设策略
  在素养教育时代,培养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追求。情境教学以情境案例为载体,刺激感官或思维活动,点燃学习天然动机,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由境入情、由情发思、由思化行,学会與他人、自然和社会共同成长,凸显课程生命力。
  一、 创设文化情境,积淀人文底蕴
  “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要求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积淀人文底蕴。传统文化以古典诗词、戏剧音乐、生活习俗、民族服饰、忠孝观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当前“文言文”语言环境缺失的背景下,学生难以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内涵及意蕴。在教学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传统文化资源,创设文化情境,使其能看、能读、能学、学会,有利于增强文化意识。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九上)“延续文化命脉”时,我把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为教学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在课堂上,我播放《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霍尊与厦门六中合唱团一起演绎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学生在感受优美旋律的同时体味古诗的完美意境。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带给学生生动、形象的艺术审美,让学生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在这浓郁的情境氛围中,让学生介绍在课前搜集的福建代表性文化,学生列举了三坊七巷、乌山、于山、永定土楼、武夷山、鼓浪屿、闽剧、莆仙戏、妈祖信俗文化,还有林则徐、郑成功、陈嘉庚等人文领袖,听着大家的介绍,学生感受到福建文化之大气、之厚重。对于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学生又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九上)“维护祖国统一”时,对于爱国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我用两分五十秒的视频资料“左宗棠收复伊犁地区”让学生重温历史,68岁的左宗棠抬棺入疆,领湘军收复新疆历经万难,在感受民族英雄维护国家统一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如何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文化底蕴的学科价值,我推荐以下节目内容《经典咏流传》《见字如面,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本好书》。
  二、 创设模拟情境,形成责任意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意识是关乎国家兴衰荣辱的大事,道德与法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课程,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自然责无旁贷。受到当前多元思潮的影响,对社会冷漠和“看客”心理,是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初中生爱模仿、爱表演,为此,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模拟情境,能让他们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调动情绪,充分表达内心情感体会,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责任意识。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九上)“参与民主生活”时,我在上课开始就打开了福州市政府的网页,学生很直观地就看到多媒体上出现了市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同时点开旁边的12345热线链接,看到福州12345便民服务平台有我要咨询、投诉、建议、求助的窗口,学生感到行使民主权利就在身边,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
  因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民主决策,因此我在课堂开展“福州市区公交价格调整模拟听证会”。创设模拟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了解知识,形成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具体情境如下:
  在课堂上,现场课桌、黑板投影等布置成听证会的样子,包括桌面上放置对应称呼的桌牌等等,让同学们更有仪式感。同学们在现场主持人的带领下模拟记者、消费者代表、闽运公交公司代表、福州市公共交通集团代表、发改委、人大、政协代表、市管道处代表、法律界代表及旁听人员,针对公交价格的现行方案还有调整方案一和方案二展开充分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模拟听证会,学生感受平时接触不到的听证会过程,知道了听证会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在模拟听证会的带动下,学生意识到每个公民都有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的责任,这有利于促进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三、 创设思辨情境,发展思维品质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辨”是指思考与辨析,创设思辨情境,使学生在比较与分析、归纳与演绎、甄别与选择、对话与研讨过程中,辩证地看待具体事物和现象,在多元社会中学会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情境中敢于思辨、严于思辨和善于思辨,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九下)“与世界紧相连”时,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的眼光、认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与责任为目标定位,结合“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创设以下思辨情境:
  情境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从“国际救援”到“海外撤离”,从“联合军演”到“军事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20年3月5日中国赴黎维和部队为黎巴嫩民众巡诊,为当地民众免费提供药物和治疗,黎巴嫩不肯村村民感谢道:“谢谢你们,最可爱的东方朋友。”
  情境二:201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当时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强调:“言必行,行必果”,承诺在应对气候的变化问题上,将会继续履行《巴黎气候协定》中所做出的承诺,可以说以前是世界逼中国减排,而现在是中国在积极主动的实施减排。
  情境三: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大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在俄罗斯成立之初就积极与俄罗斯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向俄罗斯引入多项尖端技术,而且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俄罗斯将S400防空系统/SU35战机交付给中国,中俄之间已经成为国家之间战略合作的最高等级。   然后,组织学生基于这些情境思考问题:
  (1)中国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朋友”?
  (2)李克强强调的“言必行,行必果”说明了什么?在全球减排环境下,中国承担起了什么责任与义务?
  (3)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说明了什么?这种合作关系为中国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发展?
  (4)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中国的哪些担当?展现了中国的哪些谋略与智慧?
  在以上案例中,引导学生从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追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舞台上,中国无疑是一颗非常闪亮的星。在当前世界格局下,每个国家都会关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成长速度之快让西方发达国家喜忧参半。中国与世界是一个共生共荣的整体,中国派遣维和部队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彰显中国的友好,与其他国家之间打好关系,另一方面加强与友国之间的联系,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这样通过辩证性地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学生很好的把握“与世界紧相连”的本质内涵,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四、 创设探究情境,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案例探究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研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这样有利于树立科学观念和整体认知规律,促进科学精神的养成。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九上)“共筑生命家园”时,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目标定位,创设以下探究情境:
  情境一: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春雷2018”和“绿剑2018”的专项打击行动,重点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自然保护区内非法捕杀、盗伐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护我国林业生态环境。
  (1)请你从“生命”的角度,谈谈重点打击自然保护区内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
  (2)请你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国家开展“春雷2018”和“绿剑2018”专项打击行动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对话讨论和归纳总结得出答案。针对问题(1),学生认为非法捕杀野生动物是对大自然的破坏,不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个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整体,还有学生认为非法捕杀野生动物是对生命的肆意残害和漠视,是一种不珍视生命的行为。针对问题(2),开展“春雷2018”和“绿剑2018”,学生认为打击制裁违法行为,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是积极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采取的重要措施。
  情境二: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的第七大沙漠,曾经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这里本应是土壤肥沃之地,但随着气候的变迁,库布齐沙漠的面积逐年扩大,不斷侵蚀着当地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空间。然而,在库布齐治沙人几十年战斗不止的治理下,逐渐向“绿进沙退”的方向转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库布齐沙漠的“治沙模式”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借鉴?
  (2)材料中反映了库布齐治沙人的什么精神?作为青少年又该如何学习这种精神?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科学探究,学生了解到只有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切实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并非过度的喧闹与奢华,而是基于初中生认知规律,以情境案例为载体,注重教学内容的直观化、生活化、情境化和情感化,让学生在与教师、情境、同伴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情感育化,触发对学科学习兴趣,获得深刻理论,最终在情境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鸳鸯.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14):27-28.
  [2]田玉秀.创设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境的方法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8(11).
  作者简介:
  林岚,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三元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为例,从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细节把控等方面来解剖这类题型的解法,从而给学生形成更加细致且有效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整体;放缩;消元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但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热点之一,而且其思想方法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末。而三元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题型,在各种考试甚至高考中经常涉及。在解题过程中,若能掌握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恰当合理地进行消
摘 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一位好的老师贵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善思、善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也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如何运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授四年级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教学;阅读方法;应用  “‘统编本’语文教材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由此可知阅读在全面提升学生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已成为教育界共同的研究课题。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单一,物理知识抽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有效课堂;初中物理;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
摘 要:由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英语老师们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重视对学生英语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的培养,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投入对英语的学习。除了要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进行不断培育,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如何更好地改革初中英语的教学,从而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教
摘 要:我们经常会看见年纪小的孩子喜欢掰手指做算术题,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我们小时候觉得很难的数学题,现在看来却会觉得很简单,这些都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大脑学会了把具象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所以才会觉得小学数学变得简单。本文主要以一上“解决问题”复习为例,论述了构建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桥梁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构建策略。  关键词:具象思维;抽象思维;小学数学  小学数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将复杂而庞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并通过提供各类支架,引导学生实现由单一性学习向综合性学习过渡、由浅层次思考向深层次思考过渡、由接受式学习向建构式学习过渡的教学方式。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巧设支架,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初中物理教学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搭建支架”无疑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环
摘 要:“教—学—评一致性”不仅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路径。在具体的目标导向下,教师应完善教学设计,致力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新课程人教版《化学2》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乙烯”的教学设计作为素材,对怎样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进行阐述,望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乙烯;
摘 要:思维品质也称智慧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于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思维的主要品质有: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确定性、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预见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品格阅读教学     一、 引言  2017年,笔者所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B类重
摘 要:现如今,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支撑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强调学生文化思维、文学底蕴以及鉴赏能力的综合培养,而群文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举措,能够满足核心素养背景下所提出的学科素质建设要求。将群文教学法这一全新的授课手段具体地应用到语文课教学活动当中,能够优化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文章围绕群文阅读的价值,以及借助群文阅读开展古诗词高效教学的举措展开分析。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古诗;高效课堂
摘 要:本文就尤溪古民居研学旅行研究的意义、成果及目前主要问题和后续研究思路进行论述。  关键词:尤溪;古民居;研学旅行;研究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本人决定对尤溪古民居进行研学旅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获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