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德育为先 促进健康成长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新形势下怎样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而德育工作涉及到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组织方式等,是一个关系到德育工作全局性的问题。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丹江口市实验中学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育人为本,多层教育。良好道德的形成受知、情、意、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把高尚的情感转化为行动。新生入校,为使他们明确思想道德目标,形成良好的德育习惯,学校以“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作为学生共同遵守的规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
  
  开展一系列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利用校园网络、橱窗、校刊、黑板报等形式,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组织主题班会,利用班团活动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敦促学生开展讨论并付诸行动,使学生能主动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学。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德育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融进学生的情感认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设计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强化情感渗透,多鼓励,多谈心,做学生的朋友。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注意以情感人,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
  
  活动育人,参与实践。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学生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学生自己的行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校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活动。每年的五月四日,学校团委员都要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歌唱比赛和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重温青年学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萌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使命。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学校请一些老党员讲党的历史,讲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学习身边少年的典型。《无声世界的“雪莲花”》的、曾经获得湖北省“体育道德风尚奖”的残疾初中学生李志艳;《失臂少年,辛酸求学路多艰》的“三号学生”王院生;在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少工委联合等联合举办的湖北首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被授予“美德少年”荣誉称号的丹江口市均州中学七(2)班13岁学生王羽薇。等等。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校把井冈山烈士陵园、市养老院等地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地,通过“基地”教育,使学生了解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材、报效祖国的紧迫感。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学校成立了学雷锋小组。有部分学生家庭困难,没有钱买学习用品,学校团委在学生中发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捐资助学活动。八年级学生陈林,母亲失去劳动能力,父亲今年6月被飞驶而来的汽车撞死,没有经济和精神支柱的陈林面临失学,学校知情后,发动全体师生为他捐款2375元。助残日,全校师生为市特校残疾学生捐款3652元。以实际行动献爱心,送温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人、帮助人,同情和关注弱势群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拓宽渠道,形成网络。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由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社会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形成网络。在教育管理中,学校重视拓宽与家长、社会沟通的渠道,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合作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网络。
  
  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都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放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与家长探讨、交流教育方法。建立家长联系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促进家校教育合力。
  
  健全辅导员制度。聘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为学生上法制课,给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进行专题法制讲座,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邀请从学校毕业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功者回学校做报告,介绍他们为校争荣,成功的经验,刻苦拼搏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的热情。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校在着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同。学校的青少年犯罪率为零,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合格率达100%。学校《沧浪》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
  
  我们认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学生为本,开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思路,是学校永不懈怠的目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证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从德育管理入手,有效地将学校德育的各种因素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一、班主任工作问题  在中小学班主任(以下简称“班主任”)工作中,那种动辄罚学生打扫卫生、围着跑道跑圈圈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屡见不鲜。这些班主任不看对象、不做分析,更不考虑工作效果和方法的科学与否,对任何违纪犯错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惩处方法和手段。有的明明知道效果不佳,而且还有很大的负面效应,但他们就是雷打不动,我行我素,且长年累月乐此不疲,从不去问“为什么”,不去思考和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
期刊
新课程需要真实、有效的课堂,呼唤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将自己的精神、理想、思想以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地“化”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创造智慧。它是教师知识、素养的综合表现;是情感、意趣、人格的集中展现;不为教参、教材束缚的课堂觉醒;是不一味迷恋技法、克隆模仿的可贵探索;是教师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也是本真课堂教学有效性追求的起点。只有当教师入“化”臻境之时,才有
期刊
我们的教学必须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创新学习的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当前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学也要求创新。  一、什么是创新型教学?    所谓的创
期刊
摘要:“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一个人的语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积淀而成的,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感训练,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词句,启发想象,加强朗读”等方式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深入理解语言文字。  主 题 词: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策略    语感,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从
期刊
近年来,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导致了教学的封闭性,忽视各项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期刊
今天一下课,我正打算走出教室,有一个学生走到我面前很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我真希望天天都有音乐课。”看着小小的孩子那么诚恳的眼神,还有那发自内心的期待,我的心里不禁一阵感动,同时一种暖洋洋的幸福感立刻蔓延到了我的全身。  也许是我的课深深地吸引了他,也许是我不经意的一点关爱触动了他的心灵……总之,我感到他对我的依恋就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一般,有太多的无奈与不舍。于是,我也温柔地对他说:“是啊!老师也
期刊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训练方式,也是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作文课大都是围绕“老师出题——师生审题——学生作文”的模式进行教学的。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作文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压抑和抹杀了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大胆革新,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丰富的形象力和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写出富有
期刊
教学需要“相机而动”。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就是发现,而“机”,则是教学的时机。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的最佳时机,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相机而动”都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但语文教学又有其特殊性,语文教学中的“相机而动”更主要表现为讲于当讲、问于当问、补于当补、读于当读、品于当品等几个
期刊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举其要有四:  一是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
期刊
中国山水画艺术有一大创造,那就是留白艺术,它在于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虚实相生,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样的道理,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留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重要。诚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讲的东西,就好比学生思维的引爆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留白”并不是什么都不干,而应该是从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