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新形势下怎样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而德育工作涉及到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组织方式等,是一个关系到德育工作全局性的问题。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丹江口市实验中学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育人为本,多层教育。良好道德的形成受知、情、意、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把高尚的情感转化为行动。新生入校,为使他们明确思想道德目标,形成良好的德育习惯,学校以“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作为学生共同遵守的规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
开展一系列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利用校园网络、橱窗、校刊、黑板报等形式,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组织主题班会,利用班团活动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敦促学生开展讨论并付诸行动,使学生能主动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学。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德育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融进学生的情感认知,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设计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强化情感渗透,多鼓励,多谈心,做学生的朋友。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注意以情感人,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
活动育人,参与实践。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学生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学生自己的行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校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活动。每年的五月四日,学校团委员都要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歌唱比赛和征文比赛活动,让学生重温青年学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萌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使命。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学校请一些老党员讲党的历史,讲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学习身边少年的典型。《无声世界的“雪莲花”》的、曾经获得湖北省“体育道德风尚奖”的残疾初中学生李志艳;《失臂少年,辛酸求学路多艰》的“三号学生”王院生;在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少工委联合等联合举办的湖北首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被授予“美德少年”荣誉称号的丹江口市均州中学七(2)班13岁学生王羽薇。等等。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校把井冈山烈士陵园、市养老院等地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地,通过“基地”教育,使学生了解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材、报效祖国的紧迫感。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学校成立了学雷锋小组。有部分学生家庭困难,没有钱买学习用品,学校团委在学生中发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捐资助学活动。八年级学生陈林,母亲失去劳动能力,父亲今年6月被飞驶而来的汽车撞死,没有经济和精神支柱的陈林面临失学,学校知情后,发动全体师生为他捐款2375元。助残日,全校师生为市特校残疾学生捐款3652元。以实际行动献爱心,送温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人、帮助人,同情和关注弱势群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拓宽渠道,形成网络。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由学校向家庭、社会延伸。社会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形成网络。在教育管理中,学校重视拓宽与家长、社会沟通的渠道,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参与、合作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网络。
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都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放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与家长探讨、交流教育方法。建立家长联系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促进家校教育合力。
健全辅导员制度。聘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为学生上法制课,给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进行专题法制讲座,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邀请从学校毕业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功者回学校做报告,介绍他们为校争荣,成功的经验,刻苦拼搏的人生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的热情。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校在着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同。学校的青少年犯罪率为零,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合格率达100%。学校《沧浪》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
我们认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学生为本,开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思路,是学校永不懈怠的目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证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从德育管理入手,有效地将学校德育的各种因素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