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导致了教学的封闭性,忽视各项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段深化,历史课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开放性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是相对封闭式的教学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主宰课堂,而是让学生充当主角。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不对学生预先设置任何框框。既有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又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建构观认为学习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去发现一个独立于他们之外的知识世界,而是重新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去建构一个新的认知结构,学生需要投入全部思维和经验,组织起相应的原材料,去接受问题的挑战,自己提出问题,选择方法和探索经验,并进行表达、交流、修正,从而有效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从而决定了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以及学习结果也具有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在开放性学科教学中,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较强的刺激因素,能形成强烈的认知冲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放性问题涉及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具备的,但解题策略是非常规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要求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思路与策略,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原来的知识、技能重新组合,以形成解决目前问题的一种整体技能,或者对原来的技能进行修正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探索和试验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要制定好完善的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一个綜合的,系统的体系,它涉及到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多层次的评价。重点是确定好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课程标准中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列举了很多方法,但有些可操作性不强,
  
  第一,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第二,改进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首先是变单向评价模式为双向评价模式。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教师日常教学情况怎样,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最有评价权。学校和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教师时,也应重视学生的看法。当然,让学生评价教师,有一个科学和慎重操作的问题。其次是合理采用量化统计和分析描述的评价策略。量化统计的评价策略重数据、重实验控制,表述精确,但难于全面地评价教育效果的丰富内涵。
  
  总之,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能够真正的读懂历史、认识历史。
  (河北省涿州市豆庄学校)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的繁重和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我终于体会到:“只要把爱和信任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便会走到老师身旁,一起成长!”  (一)、主动地亲近学生,研究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
期刊
体育运动学校是培养体育人才的专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考试评价等方面有所不同,尤其在生源选择上有其独特性。因此,提高体校生学习数学的质量要全面分析学生特点,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因材施教,建立与体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体校学生的特点分析    (一)生理和心理特点。体校学生较普通学校孩子相比,天性好动、闲不住,加之长期从事体育训练,在生理上普遍表现出自我控制力弱、静
期刊
人在生活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好的习惯能成就大事业,而坏的习惯能毁掉人的一生,而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正是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应该不放弃对孩子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    我这学期带的是刚入园的小班,对于他们来说适应环境比较困难,总挂在嘴边的便是“回家”、“找妈妈”,一天当中情绪最好的时刻就是晚上吃完饭,等待父母接自己的时候;最愿意看到的场景
期刊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用于数学研究
期刊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学会学习就是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它不仅指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中能克服困难并能持之以恒坚持;更强调学习者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思考与创新精神贯穿于具体的学习活动及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
期刊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及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十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 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生本教育,大胆提出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我以为,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
期刊
一、班主任工作问题  在中小学班主任(以下简称“班主任”)工作中,那种动辄罚学生打扫卫生、围着跑道跑圈圈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屡见不鲜。这些班主任不看对象、不做分析,更不考虑工作效果和方法的科学与否,对任何违纪犯错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惩处方法和手段。有的明明知道效果不佳,而且还有很大的负面效应,但他们就是雷打不动,我行我素,且长年累月乐此不疲,从不去问“为什么”,不去思考和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
期刊
新课程需要真实、有效的课堂,呼唤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将自己的精神、理想、思想以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地“化”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创造智慧。它是教师知识、素养的综合表现;是情感、意趣、人格的集中展现;不为教参、教材束缚的课堂觉醒;是不一味迷恋技法、克隆模仿的可贵探索;是教师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也是本真课堂教学有效性追求的起点。只有当教师入“化”臻境之时,才有
期刊
我们的教学必须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创新学习的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当前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学也要求创新。  一、什么是创新型教学?    所谓的创
期刊
摘要:“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一个人的语感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积淀而成的,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感训练,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词句,启发想象,加强朗读”等方式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深入理解语言文字。  主 题 词: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策略    语感,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