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耕文化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系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le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农村学校利用农耕文化开展第二课堂,编制农耕文化校本實验课程,把农耕文化中反映自然科学的传统文化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将小学科学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明了化,将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大突破,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
  关键词:农耕文化;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发现知识和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基于农耕文化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农抑商”的思想,所以农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农耕”“农事”都是我国历史的重要文化符号,农耕文化可以说是我国历史的主动脉。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在“农事”中发明的,如:先民“刀耕火种”的石器、铜器、铁器,自然火和人工钻木取火等;后来有了铁犁的发明、水车的发明,乃至火药的发明都与“农事”有关。基于农耕文化下的科学课程能使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得以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自我认知、相互交流、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有关杠杆的原理以及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现象等都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开展。杠杆原理的应用无处不在,被世界誉为“古代第八大建筑奇迹”的万里长城,在修建过程中就广泛运用了杠杆原理。燃烧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点等三个条件。我们的先民在很久之前先是用自然火来“始熟食”,后来有个叫伏羲的“能人”教人们“钻木取火”原理就是燃烧的三个条件。结合实际如“钻木取火”再开展实验教,学生既学习了我国农耕文化历史,还可以理解和消化课堂上的实验知识。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的有效融和
  为了改善现阶段这种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动手操作实验教学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想办法将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正常的实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让学生对我国农耕文化历史现实生活多一份理解和热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第一,就地取材开设第二课堂。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实验室搬出教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校农场或者学生自己家里,让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在试验场上的融合。
  第二,就地取材选取实验器材。农村学校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根据实验科目需要,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地选择实验材料,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实验器械等,做到实验教学与农耕文化在实验器材上的充分融合。
  第三,让学生在享受大自然和传统农耕文化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学生生活在农村,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相对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和传统的教学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农耕文化资源成为学生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强有力的资源后盾。
  第四,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中的实验大多设计的是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动手去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在传统文化感染下,农耕文化是感召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动力。
  毫无疑问,因地制宜,基于“农耕文化”在农村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是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最佳选择。基于第二课堂的实验教学能明显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融人传统农耕文化是对我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中才能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而热爱自然科学,使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教学开创一个新局面。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蔡铁权,臧文或,姜旭英.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建宏.农耕与传统文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完善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进行体育学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塑造,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体力与智力的共同开发。体育学习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可以改善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实现对体育教学的完善。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游戏;应用  随着素质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地引发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问题的思考。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成长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在学生最为叛逆的阶段,如何发挥家庭的教育价值呢?作为家长,必须深入了解孩子成长的基本需求,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促其综
【摘 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重视,而学校也在不断展开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小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不断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学习中的抗压能力。为了将小学生培养成符合现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联合社会和家庭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根据实际情况探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摘 要】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发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艺术天赋和兴趣爱好,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大班额情况下,区域游戏活动的组织管理会面临很多问题。考虑到幼儿的行为习惯和认知能力,幼儿教师在大班额区域游戏活动中,对于秩序管理、内容设置、器材物料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更要妥善安排。既要让幼儿玩得愉快,又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品德与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价值
【摘 要】生物是一种对生命出现、生长及灭亡过程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它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自身发育和健康的了解,对生命的深刻敬畏及对环保意义的理解。初中生物课程包括了许多健康类内容,有心理、生理、医学卫生及安全教育等。而初中生物教学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生物学人才的重任。只有在初中阶段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使学生有无穷的力量,在这个领域持续学习和深造,才能有机会在将来成为高级专业型生物学
【摘 要】群文阅读走到今天,已由过去的探索前行到现在的逐渐成熟。它引导学生由过去的单一阅读进入多向阅读,为学生的阅读“增量”,为语文教学“增值”,为新高考“助力”,为阅读教学开辟“新途径”,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中学语文;群文阅读;创新策略;多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6-0129-
摘要:在组织与实施幼儿园音乐艺术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探寻幼儿音乐的核心经验,尝试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支持幼儿获得音乐的核心经验,重视幼儿的真实生活,从他们的已有经验与真实发展需求出发,生成音乐活动,以此来把脉“核心经验”,达成“核心经验”。本文探讨核心经验视野下节奏感知与表达中使用音
【摘要】科学活动是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地组织和设计科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探索性思维的发展,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促进幼儿的发展。本研究着眼于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教育教学要求,对幼儿的探究性思维培养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现这一阶段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幼儿探究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在家庭展开体育锻炼是当前很多学校都在探索的一种体育教育方式,这种锻炼方式由于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可以在家里自由进行,因此很适合小学生在家中锻炼。为了使这种锻炼方式取得理想效果,学校和家长要认真对待并做好配合,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家庭体育锻炼。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体育锻炼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都认识到积极展开家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
【摘 要】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先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在面对具体数学问题的时候,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个逻辑思维过程,只有分析清楚了,学生才能最终获得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还应该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