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传奇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锋利是什么?“香港刀王”陈当华说:“现在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锋利。但是只要找我磨过刀剪,就知道什么叫真锋利!”
   现代大工业,使得制造一把家常菜刀十分快捷和廉价,磨刀剪的行业日渐消失。而陈当华磨刀,最低200元磨一把刀,一般是三四百元,也有过千元磨一把刀的。经他磨过的刀剪,不但锋利得可以剃须,而且持久耐用。顾客下了单,一般要3个月才能取货,可他10平方米的小店依旧门庭若市。
   华叔今年77岁,已经磨刀48年。华叔工作台边的地上,堆了十几块磨刀石。他磨一把刀剪,少则用到5块磨刀石,多则用到9块磨刀石。除了第一块是石沙炼制的普通磨刀石,密度只有几百,后面的都是天然石。越往后磨,磨刀石的密度越大,直到密度接近4万的“山心石”。第一块磨刀石是开锋,之后就是要将刀刃磨得光滑,最后收口,这才是真锋利。
   一般人磨刀时,会把磨刀石泼上很多水,但是华叔只会用毛笔轻轻蘸一点在上面。到了后面密度高的磨刀石,华叔就只在上面点一滴“高温油”——防止刀身发烫。磨剪刀比磨刀更难,磨手皮剪最花功夫,为此他定下规矩:感冒的时候不能磨,因为精神稍不集中就会磨坏了。
   他磨了48年刀剪,磨刀时,他背上都是汗,因为他是全身用力!经他磨的裁缝剪,不打滑,四层布一起剪也没有问题!
   刚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华叔要给客人“保证金”:开始别人都不放心把开工的家当给他磨,当年一把剪刀12块钱,他给人“定金”20块,承诺要是磨坏了,就賠20块钱,人家才愿意给他磨。事实证明华叔认真、负责,手艺绝,后来找华叔磨刀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华叔磨刀剪足足磨了20年,才迎来了出头天,有了自己的铺位。
   华叔说:“要看一把刀是否锋利,首先一个标准,是削纸。”华叔拿起磨好的一把切肉刀,在柜台上捡起一张报纸,横着削过去,一条几毫米的细纸条就出来了!
   锋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事业追求。你说你喜欢做菜,没有一把好刀,你怎么喜欢?华叔痴心磨出锋利的刀,也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正如他说的:“锋利是一种奢侈品,是会上瘾的。”
   所谓境界,磨刀如此,做人处世亦如此。
  
  摘自《百姓生活》
其他文献
《做事就要出成果》  作者:(韩)柳朗道 著,潘晓君 译  中信出版社  定价:36.00元    【书摘】  努力成为“I字形”人才   内容简介:你有不断获取成果的能力吗?当看到上司、同事、后辈取得卓越成果时,你会焦急吗?努力工作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你是否感到迷茫无助?当你感到前途渺茫时,当你因为前辈宽泛的指教而理不清思路时,立刻打开《做事就要出成果》,你将获得良好指引,从而马不停
期刊
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又来到那家西北面馆吃刀削面。   正吃着,从外面进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满屋子地找起人来。她腿脚不太好,有严重的罗圈腿,因而走起路来就一摇一摆的。眼神也不太好,看人总是眯起眼睛,她这样一摇一晃地走了一大圈,所有的人都注意她。这时,我前面的一位老大爷见她正向自己走来,端起面猫起腰溜到另一排。老太太发现他换了座位,停顿了一会儿,便又眯着眼一摇一摆地朝老大爷走去。老大
期刊
哪个男人不想娶个好老婆?哪个女人不想提升自己?可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在一起聊到“给女人加分”的話题,无非就是脸蛋身材、言谈举止、气质修养、衣着装扮、为人处世等之类的来自女人自身的因素,似乎与男人无关。   看过一篇短文《给女人加分》,讲的是酋长生了三个女儿,大女、二女都生得如花似玉,结果都以12头牛作为聘礼出嫁了。到了小女,因她的容貌没姐姐们漂亮,酋长就说谁愿意娶小女,只要6头牛。可有
期刊
岁末这个时节,最适合回顾和感恩。在这样焦虑的社会,表达一份感谢,传递一份温情,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不仅让我们内心更加平和,也能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厚德”。   有幸观摩一个优秀来京务工人员演讲比赛,十个男孩女孩登上演讲台,向观众讲述他(她)们漂在北京的故事。   他们有的是茶叶店的店员,有的在发廊当大工,有成为开发区工作人员的,也有经过一番艰辛,终于拥有了自己工厂的创业者。每一位演讲者的故事
期刊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一个搬运砖头的工人,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儿辛苦地过活。   平时做父亲的在工地干活,女儿就在附近的小学读书,父女俩相依为命。每逢星期天的时候,女儿就带作业本到父亲干活的工棚里写作业。女儿很懂事,学习成绩全班第一。   某一天,女儿写完作业,第一次来到父亲“工作”的地点,想给父亲一个惊喜。可当她惊愕地看到自己的父亲正吃力地挑着一摞砖头的时候,她小小的心淌满了泪水
期刊
朋友跟我抱怨:“我怎么都想不明白,那個女孩子对我妈施了什么巫术,我妈跟中了邪似的,一下子买了她四张床垫,一张五千,四张就是两万块啊!”   她母亲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老伴去世好多年了,退休后一个人守着空房子,拒绝和女儿们生活在一起。   我满腹狐疑:“你妈可真有钱,只是买那么多床垫干什么用?”她叹了口气:“我妈那点退休金够干什么用啊?都是跟我们姐妹几个要的钱,一下子买三张以
期刊
“没大没小的!”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心里就蹦出了这一句。那是她领着从新加坡转学回来上初三的女儿到我班上。我想她那时就该有四十多岁了,穿得很职业,大律师嘛!她很客气地跟我讲女儿的情况,办完手续,拉过站在一边的女儿,说:“从今儿起你就是班老师的学生了,给老师鞠躬。”孩子微微点点头,她一掌拍在女儿背上,摁着勉强鞠一个九十度的躬。女儿一开始没反应过来,愣了一秒钟,就挣脱老妈的魔爪,跳起来,边摁妈妈边嚷:“从
期刊
初秋,我跟随一个朋友去肯尼亚旅游时,曾有幸看到过当地一个民间组织举行的医生入行仪式。   举行仪式是在白天,天气极热,60个准医生围在一堆干柴周围。一位长者带领大家,先是口中念念有词,仰头看天,长啸一声,继而开始用脚猛烈地跺着大地。然后,长者点着了人群中间的火堆,熊熊的烈火燃烧了起来,围在火堆旁边的准医生们一动不动,豆大的汗珠瞬间拱出了他们的额头,慢慢地,准医生们的衣衫逐渐被汗水浸透。半
期刊
他是国内一家上市大公司的高管,是公司的骨干人才,而薪水、待遇也远远高于同行业的标准水平,工作发展前景也很是看好。可是他却依然不开心,因为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创业,而且也一直有一个很好的项目,可是他又怕创业失败,因此他一直在犹豫中。   有一天,他无意中来到了北京郊区的一所古寺,古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由于缺乏修缮,因此古寺很是破落,游人也很少。他来到了寺中,看着破落的古寺,他又想起了自己
期刊
从前有个人,在深山潜心修炼多年,最后得道成仙,炼成了一双仙眼,能看见埋藏在地下的珍宝。国王听说此人后,既欢喜又羡慕,对大臣们说:“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把此人留在我身边,让这双仙眼永远为我服务,这样我的宝贝就会堆积如山了。”有一个大臣自告奋勇,前去寻找仙人。他找到仙人后,把仙人的两个眼珠剜了下来,带去见国王,得意地说道:“我把仙眼带来了,永远留在陛下身边。”国王哭笑不得,大骂道:“蠢货!我是想要仙人帮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