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象”到“语义”,实现有价值的语文实践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6540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构造”。这种审美就是要摒弃以往单纯地以知识与文本为基础而进行的符号灌输,就是要突破由知识到知识、由知识到能力的思维范式,就是要走出仅仅关注“是什么”而忽略“怎样是”“为什么是”的课程视野。现就以“月光启蒙”(苏教版)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一、关注文本的“语象世界”,实现由“写什么”到“怎样写”的本体实践
  文本的“语象世界”是指作者的言语表现(言语意图)、主体具象及两者之间形成的张力联系。探询深层的“语象世界”,不仅要带领学生弄明白课文“是(写)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说‘是什么’”和“怎样表达‘是什么’”。
  在引导学生领悟“月光的意象”时的片段:
  师:明明是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童谣等给我启蒙,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生:是因为作者的母亲只能小时候陪他,等到长大了,遇到坎坷的时候,也许作者看到了月亮也就想到了母亲,就不会害怕。
  师: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样写月亮的,读读写月光的句子。
  生:“……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生:“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师:联系这里月景的描写,想想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母亲和月亮一样,月亮是把光明无私地献给了大地,母亲是把她那伟大的爱无私地献给了我。
  师:是呀。月亮是无声的,母亲给我的爱也是无声的。这里把月亮和母亲结合起来写,这种写法叫作——“情景交融”。
  不难发现,“月光启蒙”的“语象世界”里有柔和的月色景象、有穿着白布褂子的美丽的母亲形象,还有母亲搂着小作者轻轻吟唱歌谣的景象等。这几种意象不是独立的,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从“月亮升起来了”的再现性意象,到“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的表现性意象,再到“凤凰落在梧桐树”的象征性意象。在这样一个柔和的月色里,一位美丽而勤劳的母亲搂着孩子唱歌谣、讲故事的意境就建立了。月光和母亲是两个主要意象,月光是照耀聪颖智慧母亲的月光,母亲是沉浸在如水月色里的母亲。月光是柔美的,母亲是柔美的;月光是神秘的,母亲唱的歌谣、讲的故事也是神秘的。此时月光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月光,月光已不只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象征,这也正为我们深入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提供了可能。
  二、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实现语文知识的“普适性”到“个体性”的完满建构
  语义价值作为文本构成的“表现层”,是从文本“表现什么”的视角,在多维对话中探寻多层次的语义内涵,实现语文知识“个人意义”的获取与建构。从知识的内在生成看,它是强调语文知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性价值,也体现了文本语义所彰显的公共审美意蕴向学生个性涵养的转化与升华。
  引导学生创作童谣的片段:
  师:平时妈妈唱童谣给你们听,你们有没有唱歌谣给妈妈听呢?接下来请同学创造一首童谣。(五分钟后交流)
  生:《我们爱妈妈》——花儿爱阳光/朵朵齐开放/鱼儿爱大海/游得多欢畅/鸟儿爱蓝天/展开金翅膀/我们爱妈妈/爱您到永远……(掌声)
  ……
  “月光启蒙”是篇抒情性散文,它呈现的是作者“情感流动的过程”。而语义的最大价值是构建“个人意义”,这种构建要在“多向流动”中实现多重“融合”,即文本言意象的融合;文本的客观价值与个体主观理解的融合;文本的核心语义与自我精神世界、公共文化世界的融合等。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对母亲的爱”,让他们在静静写作的过程中,把对文本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进行对接,把自己母亲的形象与孙友田母亲的形象进行比较,把自己对母亲的感情与孙友田对母亲的感情进行联系。“情郁于中,必发之外。”在短短的五分钟里,大部分学生把那份爱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了。这是童谣创作,也是诗歌启蒙,更是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完满。■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山区中学,原本默默无闻,三年前的“新课改”实验,却使它脱颖而出,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学校,不仅“升学率”上去了,而且各项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由此引得不少同行前去参观学习。  那天,我们一行七人也慕名前往取经。汽车在弯曲的山路上折腾了多时,才到达该校。进去一看,感觉非同一般。高大的教学楼、整齐的道路、玲珑的花坛,在这深山中显得特别起眼。见了该校的林校长,我们请求他介绍经验,林校长笑着说
时下,打造节约型学校如同阵阵劲风吹绿中小学校校园,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成为中小学校今春开学的最大亮点之一。打造节约型学校,勤俭办校,确保国家的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刃上,需要校长有所作为。  一、转变理财观念  转变理财观念是打造节约型学校的基础。中小学公用经费都实行校长“一支笔”,学校的每笔开支,都由经办人签字后,校长签字核销。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央财政直接划拨后,学校的经费开支不再是捉襟见肘,于是
全媒体运营师自从2020年年初,作为传媒领域唯一新职业发布,被“官方认证”之后,  被无数行业专家看好,成了许多互联网大厂争相抢用的“香饽饽”。  如今,只要你打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接触到的每一条信息,点开的每一张图片,听到看到的每一段音频视频,其实都是全媒体运营从业者策划、制作、分发的工作成果。不仅如此,信息受众即将发表的每一条评论和意见,甚至对每一条信息的忽略或点击,也都会进入全媒体运营的
上海市在黄浦、金山两个区试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已一年,近日获悉,上海将从2014年秋季起在全市推广,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俗称“零起点教学”,要求不拔高教学要求,不争抢教学进度,不加大教学难度,不忽视学生差异,不扼杀学生兴趣。“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俗称“等第制评价”,小学低年级用等级指标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学科教师还应提供具体且有针对性的评
没有中小学校长来源的多元化,哪来的中小学特色办学。有研究表明,校长的“出身”与经历对于领导与管理学校影响至深,校长队伍的好坏与遴选的范围与渠道密切相关。如果我国能突破现有的遴选校长的条条框框,聘用或任用来自“民间”(教育行业以外)的校长,势必会激活改革中小学校长任用制度的一池春水,给中小学管理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也必将打破因校长背景同质化所带来的“千校一面”的局面。  笔者提出为何不能从“民间”招个
——楚秀网:近日,郑州一16岁少年称自己骑车在路上正常行驶,遇到一老人跌倒在地向他求助,自己也没多想就将老人扶起,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老人送到了医院,没想到老人却一口咬定就是他撞了老人,并向他索要一万多元的医药费,少年认为自己很委屈,自己见义勇为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事件一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一问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警方随即对此事展开了调查,警方执法车记录仪拍下的两段与事故
——邓海建在《重庆晨报》上撰文指出:从外企白领到地产公司,再到小区保安,与其说是清华高材生张晓勇在选择命运,不如说是命运无时无刻不在对高材生的能力与际遇做出选择。高材生的人生未必就不能平铺直叙,往深处说,这不是缺憾,恰恰是进步。开放而多元的人生通道,不会为你安排按部就班的生活,能力与学历、常识与素养、情商与实践,随时可能跳出来考验你、折腾你——至于纸面上的分数,固然有“成王败寇”的逻辑,但终究不再
山西平陆中学创建于1952年,原校址位于老城乡后湾村,1958年因建三门峡水电站搬迁至平陆县城。2009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教育资源整合的要求,原平陆中学与原移民希望中学合并,校址位于原移民希望中学所在的平陆县王崖村。学校北依巍巍中条,南傍滔滔黄河,钟灵毓秀,占地133亩。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齐全,是运城市20所重点高中之一。学校现有教学班112个,学生6000余名,教职工518人。
传统的工读学校的学校德育经常遗忘、远离真实的学生生活,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真实生活,片面地用科学技术、工具理性、道德灌输来人侵学生的生命世界。工读学校内部的德育更多是一种直接的道德教育。在工读学校,直接的道德教学必须转向间接的道德教育,实现全方位德育,营造全方面的德育环境是关键,在工读校园生活中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工读学校的德育才有前途。  主题文化活动的建构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对
〔话题简介〕  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4月18日报道,韩联社报道称,韩国沉船上有300多名高中生,而带领这些高中生出行的一名学校副校长被救出后上吊自杀。警方称,该副校长52岁,被发现吊死在一棵树上。虽然没有留下遗书,但警方称很明显是出于“内疚”。  警方称,这名姓Kang的副校长上吊的地点选在珍岛的一座山的一棵树上。这座山就在安置失踪者家属的一座体育馆附近。警方称,很明显,这名副校长是因为自己被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