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一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国际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内急需新型人才。迎接挑战,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就必须改进和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补充、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方式、方法。只有彻底清除传统教育中形式主义的东西,改变单纯注入式的说教,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才能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一、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校的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曾经受到过正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多是从课堂上老师的教授中获得的,并且为各种考试所迫,背得滚瓜烂熟,但是真正理解和接受的并不多。特别是当他们听到、看到社会上的阴暗面和身边发生的不正常现象与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内容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时,自然会产生受骗上当的心理。进人大学后,这种心理自然会逐步发展成为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厌倦和反感情绪。因此尽管我们开设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课,总体上增加了思想教育的教学时数,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从多方面进行教育管理。结果只是“管住了人,管不住心”。学生的状态经常是人坐在课堂里,思想却一直在神游。看专业书籍的、看小说的、打盹的大有人在。教师偶然发现有瞪大双眼盯着黑板的学生,从他们脸上看到的却多是茫然和疑惑,很难找到渴求知识的目光或心悦诚服的微笑。尽管我们的教师、政工干部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大汗淋漓、充满激情地讲授,却时时感到很难在心灵上与学生沟通。得到的只是在征求意见时,学生或许是出于感激,或许是出于迎合,或许是出于无奈而表示的“赞许”和考试答卷上千篇一律的“正确答案”。长此下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非但没有加强,反而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境地。上学期我们在对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了解到:“学生有冷漠政治的趋向,对思想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应付了事。”有的学生没有入党的想法。班团活动娱乐性内容居多,思想性、政治性的内容很少。学生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上由重精神追求转为重物质追求,轻理想、重实惠;轻事业、重金钱。在道德观念上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屑一顾,甚至道德水准滑坡。面对学生的思想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在抓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什么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呢?究其原因,除教育的内容拘泥于书本,理论的东西太多,接触实际太少以外,在教育方式上形式主义的东西也太多了,只注重形式而轻视教育效果。如平时我们多采用的报告、讲座、辅导等方法,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始终是教育者在讲大道理、大原则,而没有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只有教的一方在执着地灌输,而学生则处于被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所笼罩的消极状态,结果必然会出现“采取观望、置身事外”的态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对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他们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改进思想教育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善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效果。一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二要分别不同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地进行有效地宣传教育。现在广播电视影响很大,我们必须把它牢牢掌握在手里,把它办好。”
教育技术是指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德育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逐渐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是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人说:“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满足于在抽象的理性王国里漫游,一旦离开理性的王国,他们需要一点带感性色彩的东西,获得心灵的慰藉,求得心态的平衡”。而德育教育技术恰好能适应青年的这一特点,通过声像教材使思想教育中必须贯穿而又不易把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尽可能通过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形象体现出来,集思想性与知识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通过多种感官同时进入大脑,以达到加深领会、事半功倍的目的。
近年来,许多高校对德育教育技术都予以高度重视。自编、自导、自拍了许多德育电教片。如《世纪行》《让历史告诉未来》《迎接挑战》《奋斗者的足迹》等,深受学生们欢迎。特别是在西安交大,在党委的领导下,德育教育技术工作已初步实现了内容系列教育,在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行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美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等八个方面实现了内容系列化。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区分不同层次拍摄和播放教育电教片,在陕西高校德育电教现场会上受到了全省三十多所高校领导及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全国高校教学优秀成果表彰会上被国家教委授予特别奖。我校的广大师生和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也开始认识和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发挥德育教育技术的作用。采用课堂教授和播放思想教育专题片相结合,辅导讲座与看录像、听录音相结合的形式。反馈信息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视觉新、感受深、喜闻乐见、新颖独特的教育形式。通过观后讨论,纵横历史,谈论古今,透视美丑,谈论人生,评说社会。塑造自我,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的真谛,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三、充分发挥德育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培养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方面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对德育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能达到提高教育效果、培养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目标呢?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充分发挥德育教育技术作用、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在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我们缺乏研究,对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技术缺乏必要的重视,这些势必影响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有关领导同志都应该提高对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认识,只有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才能重视德育教育技术工作。因此充分认识好德育教育技术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加 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要把握好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把德育教育技术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西安交大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抓德育教育技术工作,必须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学校成立了由校学工部、宣传部、校工会、团委、教育技术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的机构,还成立了德育室,配备了从事德育教育技术的专职人员,其中有专职编导四人,摄像三人,灯光、制片各一人。强有力的德育教育技术队伍才能保证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再次,要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以保证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
2.提高德育教育技术人员的素质是充分发挥德育教育技术作用、提高教育效率的组织保证。德育教育技术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除专职从事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外,高校的政工干部理所当然要成为兼职的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要保证德育教育技术的质量,必须从提高专、兼职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人手。首先,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德育教育技术工作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德育教育技术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性、创造性,使德育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专、兼职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除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外,还应当研究和掌握教育技术规律,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技术的结合点,才能真正发挥德育教育技术的作用。不能只停留在购买、复制现有的德育电教片,只掌握简单的播放技术水平上,而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出高质量的德育电教片。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除政治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还要多实践,只有深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繁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从中吸取政治营养,挖掘和提炼素材,进行加工制作,才能制作出政治观点鲜明、艺术感染力强的德育电教片。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每一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一、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校的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曾经受到过正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多是从课堂上老师的教授中获得的,并且为各种考试所迫,背得滚瓜烂熟,但是真正理解和接受的并不多。特别是当他们听到、看到社会上的阴暗面和身边发生的不正常现象与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内容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时,自然会产生受骗上当的心理。进人大学后,这种心理自然会逐步发展成为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厌倦和反感情绪。因此尽管我们开设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课,总体上增加了思想教育的教学时数,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从多方面进行教育管理。结果只是“管住了人,管不住心”。学生的状态经常是人坐在课堂里,思想却一直在神游。看专业书籍的、看小说的、打盹的大有人在。教师偶然发现有瞪大双眼盯着黑板的学生,从他们脸上看到的却多是茫然和疑惑,很难找到渴求知识的目光或心悦诚服的微笑。尽管我们的教师、政工干部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大汗淋漓、充满激情地讲授,却时时感到很难在心灵上与学生沟通。得到的只是在征求意见时,学生或许是出于感激,或许是出于迎合,或许是出于无奈而表示的“赞许”和考试答卷上千篇一律的“正确答案”。长此下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非但没有加强,反而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境地。上学期我们在对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了解到:“学生有冷漠政治的趋向,对思想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应付了事。”有的学生没有入党的想法。班团活动娱乐性内容居多,思想性、政治性的内容很少。学生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上由重精神追求转为重物质追求,轻理想、重实惠;轻事业、重金钱。在道德观念上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屑一顾,甚至道德水准滑坡。面对学生的思想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在抓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什么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呢?究其原因,除教育的内容拘泥于书本,理论的东西太多,接触实际太少以外,在教育方式上形式主义的东西也太多了,只注重形式而轻视教育效果。如平时我们多采用的报告、讲座、辅导等方法,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始终是教育者在讲大道理、大原则,而没有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只有教的一方在执着地灌输,而学生则处于被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所笼罩的消极状态,结果必然会出现“采取观望、置身事外”的态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对于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他们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改进思想教育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善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效果。一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二要分别不同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地进行有效地宣传教育。现在广播电视影响很大,我们必须把它牢牢掌握在手里,把它办好。”
教育技术是指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德育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逐渐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独特的作用,是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人说:“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满足于在抽象的理性王国里漫游,一旦离开理性的王国,他们需要一点带感性色彩的东西,获得心灵的慰藉,求得心态的平衡”。而德育教育技术恰好能适应青年的这一特点,通过声像教材使思想教育中必须贯穿而又不易把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尽可能通过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形象体现出来,集思想性与知识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通过多种感官同时进入大脑,以达到加深领会、事半功倍的目的。
近年来,许多高校对德育教育技术都予以高度重视。自编、自导、自拍了许多德育电教片。如《世纪行》《让历史告诉未来》《迎接挑战》《奋斗者的足迹》等,深受学生们欢迎。特别是在西安交大,在党委的领导下,德育教育技术工作已初步实现了内容系列教育,在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行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美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等八个方面实现了内容系列化。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区分不同层次拍摄和播放教育电教片,在陕西高校德育电教现场会上受到了全省三十多所高校领导及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全国高校教学优秀成果表彰会上被国家教委授予特别奖。我校的广大师生和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也开始认识和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发挥德育教育技术的作用。采用课堂教授和播放思想教育专题片相结合,辅导讲座与看录像、听录音相结合的形式。反馈信息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视觉新、感受深、喜闻乐见、新颖独特的教育形式。通过观后讨论,纵横历史,谈论古今,透视美丑,谈论人生,评说社会。塑造自我,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的真谛,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三、充分发挥德育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培养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培养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方面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对德育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能达到提高教育效果、培养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目标呢?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充分发挥德育教育技术作用、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在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我们缺乏研究,对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技术缺乏必要的重视,这些势必影响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有关领导同志都应该提高对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认识,只有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才能重视德育教育技术工作。因此充分认识好德育教育技术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加 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要把握好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把德育教育技术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西安交大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抓德育教育技术工作,必须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学校成立了由校学工部、宣传部、校工会、团委、教育技术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的机构,还成立了德育室,配备了从事德育教育技术的专职人员,其中有专职编导四人,摄像三人,灯光、制片各一人。强有力的德育教育技术队伍才能保证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再次,要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以保证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
2.提高德育教育技术人员的素质是充分发挥德育教育技术作用、提高教育效率的组织保证。德育教育技术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除专职从事德育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外,高校的政工干部理所当然要成为兼职的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要保证德育教育技术的质量,必须从提高专、兼职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人手。首先,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德育教育技术工作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德育教育技术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性、创造性,使德育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专、兼职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除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外,还应当研究和掌握教育技术规律,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技术的结合点,才能真正发挥德育教育技术的作用。不能只停留在购买、复制现有的德育电教片,只掌握简单的播放技术水平上,而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出高质量的德育电教片。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除政治理论与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还要多实践,只有深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繁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从中吸取政治营养,挖掘和提炼素材,进行加工制作,才能制作出政治观点鲜明、艺术感染力强的德育电教片。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每一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