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目前蒙库铁矿的生产情况,露天矿产量加大,而井下矿由于系统尚未形成,达产相对滞后,至使露天转井下稳产过渡出现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参照国内大型矿山分段高度改变的案例和蒙库铁矿矿山的实际状况,对蒙库铁矿采矿方法分段高度的改变进行分析,以便解决稳产过渡问题。
关键词:采矿方法、分段高度、采准工程。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蒙库铁矿是八钢公司主要铁矿石原料基地,露天转井下联合开采,设计露天年产铁矿石200万t/a,井下一期年产铁矿石约150万t/a。露天联合井下开采年产铁矿石300—350万t/a,目前井下正进行1070m以上挂帮矿体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为15m。938m水平正进行新水平准备,矿山为了更好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加快一期各分层下降速度,使露天矿闭坑后和井下产能顺利衔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对于1070m~938m改变分段高度为16m和17m进行了分析。
2、矿山目前采矿方法
矿山目前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当矿体厚度大于20m时,垂直走向布置进路,小于20m时沿走向布置进路。
1070m以上挂帮矿体为多个条带型矿体,厚度较小,结合矿体赋存条件,采用沿矿体走向布置进路方式。矿块构成要素为:每108m划分一个矿块,分段高度15m,沿走向布置回采进路,在矿块中间布置分段穿脉联络巷道,其下盘一端与矿体下盘的沿脉分段巷道连接,上盘一端与矿块入风天井连接。
1070m~938m之间挂帮矿体厚度较大,结合矿体赋存条件,采用垂直矿体走向布置进路方式。矿块构成要素为:分段高度15m,进路间距18m,每4~5条进路构成一个矿块,每个矿块布置一条矿石溜井,每两个矿块布置一条岩石溜井,另外,在每个分段矿体下盘脉外8~10m处布置一条脉外联络道,把所有进路、溜井和天井连接起来,作为出矿、通风、设备的联络通道,采区斜坡道亦与每个分段的脉外联络道相通。
3、矿山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蒙库铁矿的生产情况,露天矿产量加大,而井下矿由于工程建设系统尚未形成,达产相对滞后,至使露天转井下稳产过渡出现问题。针对现状,蒙库铁矿将938至1070之间分层水平由1070、1058、1043、1028、1013、998、983、968、953、938更改为1070、1054、1038、1022、1006、989、972、955、938。即前四个分层高度改为16m,后四个分层高度改为17m。
4、对改变分段高度的分析
目前世界坑内采矿业发展趋势是设备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结构参数大型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行加大分段高度和进路间距的生产尝试,效果明显。如梅山铁矿的采场结构参数为15m×20m(分段高×进路间距),程潮铁矿为17.5m×15m,杏山铁矿为15m×20m,眼前山铁矿为18m×20m,弓长岭井下铁矿为15m×20m,镜铁山铁矿为15m×18m。
对此蒙库铁矿根据本部矿山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生产状况对分段高度改变分析如下:
1)影响分段高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凿岩设备有效钻进深度,二是矿体厚度和倾角。在满足凿岩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加大分段高度,可以减少采准工程量,提高爆破量,充分发挥采矿设备效率。对于蒙库铁矿现有DL310-7 凿岩台车是可以适当加大分段高度的。
2)加大分段高度,在进路间距不变的前提下,其好处是减少采准工程量,增加一次崩矿量以满足铲运机作业效率的要求,并且可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回采率,减小损失贫化,对实现矿山规模有利。根据梅山铁矿的生产实践证实,加大无底柱分段高度和进路间距是有利的,15m与10m分段高度相比,可减少采准工程量33%。
据此,从减少采准工程量,降低采矿成本的角度考虑,加大分段高度是可行的,但存在兩个问题:
1)已施工的主斜坡道各分段出口标高与其不对应,需进行相应调整。
2)加大分段高度,将影响到放矿椭球体的变化和放矿效率。对于16m和17m的分段高度,应用的矿山相对较少,实践经验及放矿效果有待验证。矿山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研究和实验,掌握放矿规律和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
关键词:采矿方法、分段高度、采准工程。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蒙库铁矿是八钢公司主要铁矿石原料基地,露天转井下联合开采,设计露天年产铁矿石200万t/a,井下一期年产铁矿石约150万t/a。露天联合井下开采年产铁矿石300—350万t/a,目前井下正进行1070m以上挂帮矿体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高度为15m。938m水平正进行新水平准备,矿山为了更好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加快一期各分层下降速度,使露天矿闭坑后和井下产能顺利衔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对于1070m~938m改变分段高度为16m和17m进行了分析。
2、矿山目前采矿方法
矿山目前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当矿体厚度大于20m时,垂直走向布置进路,小于20m时沿走向布置进路。
1070m以上挂帮矿体为多个条带型矿体,厚度较小,结合矿体赋存条件,采用沿矿体走向布置进路方式。矿块构成要素为:每108m划分一个矿块,分段高度15m,沿走向布置回采进路,在矿块中间布置分段穿脉联络巷道,其下盘一端与矿体下盘的沿脉分段巷道连接,上盘一端与矿块入风天井连接。
1070m~938m之间挂帮矿体厚度较大,结合矿体赋存条件,采用垂直矿体走向布置进路方式。矿块构成要素为:分段高度15m,进路间距18m,每4~5条进路构成一个矿块,每个矿块布置一条矿石溜井,每两个矿块布置一条岩石溜井,另外,在每个分段矿体下盘脉外8~10m处布置一条脉外联络道,把所有进路、溜井和天井连接起来,作为出矿、通风、设备的联络通道,采区斜坡道亦与每个分段的脉外联络道相通。
3、矿山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蒙库铁矿的生产情况,露天矿产量加大,而井下矿由于工程建设系统尚未形成,达产相对滞后,至使露天转井下稳产过渡出现问题。针对现状,蒙库铁矿将938至1070之间分层水平由1070、1058、1043、1028、1013、998、983、968、953、938更改为1070、1054、1038、1022、1006、989、972、955、938。即前四个分层高度改为16m,后四个分层高度改为17m。
4、对改变分段高度的分析
目前世界坑内采矿业发展趋势是设备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结构参数大型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行加大分段高度和进路间距的生产尝试,效果明显。如梅山铁矿的采场结构参数为15m×20m(分段高×进路间距),程潮铁矿为17.5m×15m,杏山铁矿为15m×20m,眼前山铁矿为18m×20m,弓长岭井下铁矿为15m×20m,镜铁山铁矿为15m×18m。
对此蒙库铁矿根据本部矿山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生产状况对分段高度改变分析如下:
1)影响分段高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凿岩设备有效钻进深度,二是矿体厚度和倾角。在满足凿岩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加大分段高度,可以减少采准工程量,提高爆破量,充分发挥采矿设备效率。对于蒙库铁矿现有DL310-7 凿岩台车是可以适当加大分段高度的。
2)加大分段高度,在进路间距不变的前提下,其好处是减少采准工程量,增加一次崩矿量以满足铲运机作业效率的要求,并且可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回采率,减小损失贫化,对实现矿山规模有利。根据梅山铁矿的生产实践证实,加大无底柱分段高度和进路间距是有利的,15m与10m分段高度相比,可减少采准工程量33%。
据此,从减少采准工程量,降低采矿成本的角度考虑,加大分段高度是可行的,但存在兩个问题:
1)已施工的主斜坡道各分段出口标高与其不对应,需进行相应调整。
2)加大分段高度,将影响到放矿椭球体的变化和放矿效率。对于16m和17m的分段高度,应用的矿山相对较少,实践经验及放矿效果有待验证。矿山应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研究和实验,掌握放矿规律和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