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衔接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his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主题活动《怀古端午》与区域活动衔接设计及实施的案例研究
  一、 一、设计思路: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形成了其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随着近几年来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洋节充斥在孩子们周围,他们知道圣诞节、万圣节,却对中国的傳统节日十分陌生。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我园利用端午契机,开展“怀古端午”系列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感受、表现咸宁当地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主题活动目标与课程体系
  课程领域: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
  (一) 主题目标:
  小班: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学习古诗、汉服装扮、品尝端午美食等活动,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培养幼儿参加端午活动的兴趣,通过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来体验节日的快乐。
  中班: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了解中华民族基本传统礼仪。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3、通过体验、制作、分享等活动,感知粽子、绿豆糕、咸蛋的形状品种及味道。
  大班: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当地风俗习惯,如:赛龙舟、挂艾草、包粽子、点雄黄、吃咸蛋、戴香包等。
  2、积极参与调查、交流、制作、讨论等活动,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与感受,不断丰富主题经验。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体验与同伴及弟弟妹妹们齐心协力迎接传统节日的快乐。
  (二)主题课程实施情况
  三、主题小结: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幼儿对端午节的印象只停留在吃粽子上,对于其它习俗不是十分了解。本主题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集体或小组活动让幼儿深入认识端午节,利用区域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真正感受体验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身着汉服投入角色的样子,我想我们的活动是成功的。通过此次“怀古端午”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传统节日中体会到了民族自豪感,体会了我国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积累了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同时家长们也通过我们的活动重温了端午习俗,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
其他文献
数学课堂,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教学以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化静态为动态,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空间,强化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101教育ppt是一款移动端与PC互联互动的软件,是基于无线Wi-Fi网络,实现移动终端与PC之间的互联
期刊
【教学内容】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自创古诗,感情升华。”着力体现六个方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
期刊
教学内容:  教材66-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活动,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3.结合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体会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橡皮 尺子
期刊
在新课改下,如何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运用微课等手段创设一种贴近真实生活的交际情境,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使他们主动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英语的口语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我带着学生学习
期刊
《手持式多指多張点钞法》教案
期刊
圓柱的体积导学案教案
期刊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医学教育领域,后不断发展。是当今学习理论模式中的一种,它不是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而创立的,但它的理念确实与当今幼儿园教育所倡导的理念有很多相近之处。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关注问题,就是关注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生活现实、关注幼儿活动过程和活动情境、关注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关注幼儿的学习者主体地位。让
期刊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一书中第二单元综合探究的内容,是第二单元的总结,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企业和劳动者的相关内容,同时巩固第一单元的所学内容,衔接前后知识,为下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高中学习生活已经两个多月,多数学生对《经济生活》整体知识框架有了一定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的知识掌握呈现为“碎片式”状态,学生初步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核在近年来的英语中考中已经有所体现,可见,英语写作能力已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且必须接受考核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相当低下,许多学生写不出一定水准的作文,在学生习作中,如下错误比比皆是:句型误用、搭配不当、语法凌乱、内容空洞、英文表达严重汉化、句意生硬罗嗦、句子冗长累赘、前后不连贯等等,而
期刊
摘要:瑶乡的孩子祖祖辈辈居在深山大山環抱中,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慢慢地成长。走出大山向往城市是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与成长。  关键词:瑶乡孩子环境厚爱健康成长身心发展  一、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与生活。曾有一位社会学者认为,对孩子成长最有影响的四个方面是:家庭、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