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实验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今,大部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理论课时多,实验课时少;两种实验模式偏重明显,学生能力发展受限制;实验室不对外开放,学生自主学习受阻碍;实验评价标准单一,阻碍学生创新与思考等问题,这对于整个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进步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创新,改掉缺点改善不足。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求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理论与实验
  前言:
  做实验对于学生更快理解化学、吸收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在实验中,学生不但能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还能通过实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所占的比例一直较低,理论教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不但无法与化学本身的实用性相契合,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如何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优势,使学生在实验中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探索思维,这是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面临怎样的现状?
  1、理论课程主导教学,实验课占比太少
  自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相较之前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高中的化学实验课时量仍然非常少。从当前看,我国的高中生在学习化学时做实验的课时量占化学课总时间量的15%左右,而其他国家普遍高于我国,化学实验课程时间与化学课时总量的比例平均为30%。实验课时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优劣,而我国的实验教学质量一直较低也有此原因。同时,一些学校将实验时间擅自改为展示时间,也成为了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2、两种实验模式偏重明显,学生能力发展受限制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使用两种实验方式实施教学,一种是探索性实验,另一种是验证性实验。这两种类型的实验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教学过程中都应重视。但教师往往偏向于采用验证性实验实施教学,而较少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思辨性方面探索性实验更胜一筹。在这种偏重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下进行实验操作,然后得到实验结果,自身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学生成为了单纯的操作者,而并非真正的实验者。
  3、实验室不对外开放,学生自主学习受阻碍
  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体制下,学生需要按照规定进出实验室,以既定的方式做指定的实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时间离开实验室,学生对实验没有选择权,甚至实验所用的器材、试剂都是按照规定分配好的。同时,学生在非实验课一般无法进入实验室,无法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到实验室做实验,只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模式将阻碍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在化学方面的自我发展。
  4、学习目的性太强,学生成“机器”人
  对于高中学生、教师、家长来说,进行高中教育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高中所学的所有知识都是为了高考获得好分数。在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对化学实验的评价标准就变成了单一的操作能力评价,进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方面的考评。学习目的性太强,片面追求操作能力,学生将变成只具备操作能力的“机器”人。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创新与发展?
  1、以趣味化激发学生求知欲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程学习有兴趣,便生发了求知欲,而对于化学实验来说,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来说是制胜法宝。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趣味实验,以简易的操作和实验的趣味性带动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实验来代替文字描述,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印象深刻。
  2、以模仿化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高中学生接触到的化学实验并不多,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模仿性实验,从而提升自我操作能力。在模仿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性操作,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为何要这样操作,原因是何?不这样选择的结果是何?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今后实现探索性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3、以独立化帮助学生自我思考
  当学生的操作思路清晰、操作行为规范,并熟练掌握了相关的操作原理之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学生在独立实验时,需要独立设定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方式,策划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同时,学生在进行独立实验时,其思维方式也得到了转变,由原来的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进行经验性实验,到如今学会独立思考,自我确定实验方案进行独立实验,在这一转变中,学生的化学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4、以探索实验推动学生勇于创新
  探索性实验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从问题提出到最终解决的全部过程,从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中的每一个突破和进展,都锻炼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引导着学生向实验者的方向迈进,激发着学生进行科学探索。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高中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化学实验教学正是高中课程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这些能力的关键课程,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能片面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还需要不断创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晓雷:《邹议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数理化学习》(高三),2011(12),第76-77 页.
  [2]罗翠娥.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性的思考[J].读写算: 教研版,2012(8):111.
其他文献
学分制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对推动新建本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现象产生兴趣的时候,他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接触和观察。要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师就要转变观念,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就要改掉过去那种只重视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而忽视艺术感受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就要充分利用每一节录课,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使他们音乐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
根据对新疆农一师七团等团场职工的调查数据,从经济、心理、社会秩序等方面对阿拉尔市社会稳定状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并提出了对策。调查结论只反映了阿拉尔市部分团场职
【摘要】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内容非常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很复杂,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 40 分钟授课时间,提高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重点讨论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如何 提高 高中历史 教学 有效性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在步入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往往由于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导致各学科的学习时间紧缺,继而成绩直线下滑。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需要不断地进行听说训练。小学生在课外大多不能自觉地进行英语听说训练,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巧妙开发设计课前三分钟,将课前三分钟作为学生展示英语“学习成果”的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这就犹如一首美妙的课堂教学的乐曲奏响了美妙的前奏。  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課前三分钟的探索,并把它纳入到备课的环节中。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也做了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中,教师应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积极主动地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的前提。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偏差,应正确对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学中应贴近生活实践,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則是实施小
【正】我的母亲是位地道的农家妇女,目不识丁,但是,她通情达礼、勤劳善良、永不服输。她一生把十几个孩子拉扯大,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母亲有许多“格言”,诸如“人争气,火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