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程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之后总结的重要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微课程的基本含义、实施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优势,进而对如何应用微课程教学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总结,为以后相关研究者在研究此观点上垫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微课程;小学语言;教育教学
一、微课程教学法的基本概况
(一)微课程的基本含义
所谓的微课程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在“云计算”的环境之下,利用单位课时作为教学活动当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具有数字化特点的为内容通过手机、电脑、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展现,从而替代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二)微课程教学法实施的特点
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是通过教师以及学校科教组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所应用到的课程资源进行配套融合而成,对其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自主学习的阶段;其二,研讨、理解阶段。在自主学习阶段当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任务、配套的学习资源和后台辅导;研讨方面,需要教师对微课程教学的后期成果进行实时的检测、解答难题和反思教学环节等,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
二、微课程教学法的优势
(一)达到情境性与故事性的统一
与传统的纸质教材展现相比,微课程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情景特点和故事情节,还能够更为生动、形象的对知识重点进行突出。这种授课形式与小学生的心理更为符合,能够有效的排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促进其主动的学习。
(二)符合“层次教学”的实施
微课程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的进行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微课程所表现的视屏特点、PPT特点的设计,通常需要对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盲点以及风格特点进行了解之后进行的设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特点,而且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微课程是一个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进行智能分析,从而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未能完成自主学习要求的学生进行“在线互动”,而且可以进一步的促进教学实施中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
三、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微课程对课程导入的运用
人们常说“万事贵乎始”,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一个好的开端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运用好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往往会让后期的教育教学成功一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林海音的《窃读记》的时候,教师首先运用微课程的方式,采用图片以及简单的音乐对作者的文化背景、创作过程、年代进行播放,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来北京所带来的浓厚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场景,为后期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以诱导的方式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最为头痛的就是: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这当中,也有很多原因是由于在进行写作的过程当中,学生会轻易的犯一些低水平的错误,而又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检查,直到教师进行批改之后才会恍然大悟。而他们缺乏自我检查和修改的习惯,缺乏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检查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对《四色笔》进行播放,在视频中的学生准备了黑、绿、蓝三支笔:自己写作文用黑色笔,同伴修改使用绿色笔,自己再修改时则使用蓝色笔,最后,教师使用红色笔点评或批改。这种方式的诱导,不仅能是的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还能够在一定情况下增强同学之间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从而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三)对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从传统的教学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篇文章解读和教授之后,学生往往会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而此时,教师只能够对课堂当中所教授的内容像学生介绍一些其他的相关课外书籍,让他们在课外自己进行阅读和寻找,而在课后,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去主动的搜集相关资料和知识,从而导致对其他知识获取的缺失。
而微课程的融入,可以充分解决这一难题,他不仅可以在课中能将教材当中的内容讲授的非常细致,而且还能够对课外知识进行全面的拓展,从而让学生了解的更多。如: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程进行教學的时候,教师可以对视屏《小动物尾巴妙用》进行播放,看了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而且可以在课堂当中播放更多小动物尾巴的用处,从而拓展更多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
参考文献:
[1]陆莉.“微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隐形翅膀[J].阅读,2014,24.
[2]姚多群.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教育(教学),2015,06.
[3]李春红.要让微课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语文天地,2015,21.
[4]周信东.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7.
关键词:微课程;小学语言;教育教学
一、微课程教学法的基本概况
(一)微课程的基本含义
所谓的微课程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在“云计算”的环境之下,利用单位课时作为教学活动当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具有数字化特点的为内容通过手机、电脑、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展现,从而替代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二)微课程教学法实施的特点
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是通过教师以及学校科教组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所应用到的课程资源进行配套融合而成,对其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自主学习的阶段;其二,研讨、理解阶段。在自主学习阶段当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任务、配套的学习资源和后台辅导;研讨方面,需要教师对微课程教学的后期成果进行实时的检测、解答难题和反思教学环节等,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
二、微课程教学法的优势
(一)达到情境性与故事性的统一
与传统的纸质教材展现相比,微课程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情景特点和故事情节,还能够更为生动、形象的对知识重点进行突出。这种授课形式与小学生的心理更为符合,能够有效的排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促进其主动的学习。
(二)符合“层次教学”的实施
微课程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的进行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微课程所表现的视屏特点、PPT特点的设计,通常需要对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盲点以及风格特点进行了解之后进行的设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特点,而且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微课程是一个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进行智能分析,从而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未能完成自主学习要求的学生进行“在线互动”,而且可以进一步的促进教学实施中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
三、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微课程对课程导入的运用
人们常说“万事贵乎始”,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一个好的开端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运用好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往往会让后期的教育教学成功一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林海音的《窃读记》的时候,教师首先运用微课程的方式,采用图片以及简单的音乐对作者的文化背景、创作过程、年代进行播放,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来北京所带来的浓厚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场景,为后期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以诱导的方式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最为头痛的就是: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这当中,也有很多原因是由于在进行写作的过程当中,学生会轻易的犯一些低水平的错误,而又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检查,直到教师进行批改之后才会恍然大悟。而他们缺乏自我检查和修改的习惯,缺乏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检查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对《四色笔》进行播放,在视频中的学生准备了黑、绿、蓝三支笔:自己写作文用黑色笔,同伴修改使用绿色笔,自己再修改时则使用蓝色笔,最后,教师使用红色笔点评或批改。这种方式的诱导,不仅能是的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还能够在一定情况下增强同学之间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从而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三)对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从传统的教学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篇文章解读和教授之后,学生往往会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而此时,教师只能够对课堂当中所教授的内容像学生介绍一些其他的相关课外书籍,让他们在课外自己进行阅读和寻找,而在课后,学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去主动的搜集相关资料和知识,从而导致对其他知识获取的缺失。
而微课程的融入,可以充分解决这一难题,他不仅可以在课中能将教材当中的内容讲授的非常细致,而且还能够对课外知识进行全面的拓展,从而让学生了解的更多。如: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程进行教學的时候,教师可以对视屏《小动物尾巴妙用》进行播放,看了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而且可以在课堂当中播放更多小动物尾巴的用处,从而拓展更多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
参考文献:
[1]陆莉.“微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隐形翅膀[J].阅读,2014,24.
[2]姚多群.微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教育(教学),2015,06.
[3]李春红.要让微课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语文天地,2015,21.
[4]周信东.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