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记者出身,所以对什么都好奇。”坐在自己堆满书的办公室里,徐惟诚并不承认自己是研究企业文化的专家,他说,自己只是对企业文化好奇了20多年,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从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位置退下来的徐惟诚一直笔耕不缀,不仅担任着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的总编辑,还是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的顾问。
“20几年前,企业文化传入中国,让大家既好奇又充满了探究的兴趣。”徐惟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那时就一直在探究企业文化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虽然企业文化并不能完全替代政治思想工作,但是企业文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充满了生命力。”
“企业文化是个好东西,中外许多名企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形成的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忽视的。”徐惟诚说,“但是,从中国企业的整体来说,目前真正能够做好企业文化的还不到1%。”
企业文化与国际化
企业文化曾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名声不好,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迫切需要发展。当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在当地建起合资企业,要求管理要统一,文化更要统一,并且“强迫当地人按照投资方的思维来办企业。”因此,在一段时间以来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其实,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在经营中势必要面临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企业的“政令”受到了很大阻碍。例如,总公司同样的一个规定,虽然子公司的员工们没有公开反对,但是执行起来却和总公司的文化有很大的背离。这是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如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给企业文化正名,并且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在注意吸收当地的文化营养,以达到互相融合。
企业文化与本土化
“任何企业文化都不是关起门来的企业文化,都要和社会以及当地的文化打交道。”
沃尔玛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完全按照他们在美国的模式在中国建超市——远离市区的大卖场,大停车场,甚至购物的手推车都是大号的。沃尔玛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发觉不对,因为当时中国人很少有私家车可以开车去远郊购物,中国人也没有一周购买一次生活用品的习惯。随后,沃尔玛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战略,卖场也开到闹市区,连手推车都变小了。
“目前中国的一些企业还在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企业文化,不仅外人不清楚他们的文化是什么,他们也没有和社会结合起来,使企业文化成了无本之源。”
这些年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许多好的现象,就是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打造企业和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但是,其间却出现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很多企业价值观很完备,比如爱岗、敬业、勤奋、拼搏、协作等等要求一应俱全。可是这样“圣人式”的要求员工在短期内可以做到,长期做到却不可能。
所以,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打造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需要个性
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而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便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需要有自己的个性,照搬照抄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百害而无一益。现在,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我们的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大,不少企业正在做强做大搞集团化。企业集团需要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统领的文化。而集团每一个下属企业都有一个理念,不同的企业理念会打架,形成不了一个拳头。因此,必须处理好这种关系,避免企业文化的两层皮。
“20几年前,企业文化传入中国,让大家既好奇又充满了探究的兴趣。”徐惟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那时就一直在探究企业文化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虽然企业文化并不能完全替代政治思想工作,但是企业文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充满了生命力。”
“企业文化是个好东西,中外许多名企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形成的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忽视的。”徐惟诚说,“但是,从中国企业的整体来说,目前真正能够做好企业文化的还不到1%。”

企业文化与国际化
企业文化曾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名声不好,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迫切需要发展。当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在当地建起合资企业,要求管理要统一,文化更要统一,并且“强迫当地人按照投资方的思维来办企业。”因此,在一段时间以来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其实,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在经营中势必要面临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企业的“政令”受到了很大阻碍。例如,总公司同样的一个规定,虽然子公司的员工们没有公开反对,但是执行起来却和总公司的文化有很大的背离。这是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如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给企业文化正名,并且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在注意吸收当地的文化营养,以达到互相融合。
企业文化与本土化
“任何企业文化都不是关起门来的企业文化,都要和社会以及当地的文化打交道。”
沃尔玛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完全按照他们在美国的模式在中国建超市——远离市区的大卖场,大停车场,甚至购物的手推车都是大号的。沃尔玛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很快发觉不对,因为当时中国人很少有私家车可以开车去远郊购物,中国人也没有一周购买一次生活用品的习惯。随后,沃尔玛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战略,卖场也开到闹市区,连手推车都变小了。
“目前中国的一些企业还在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企业文化,不仅外人不清楚他们的文化是什么,他们也没有和社会结合起来,使企业文化成了无本之源。”
这些年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许多好的现象,就是更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打造企业和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但是,其间却出现了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很多企业价值观很完备,比如爱岗、敬业、勤奋、拼搏、协作等等要求一应俱全。可是这样“圣人式”的要求员工在短期内可以做到,长期做到却不可能。
所以,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打造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需要个性
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而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便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需要有自己的个性,照搬照抄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百害而无一益。现在,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我们的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大,不少企业正在做强做大搞集团化。企业集团需要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统领的文化。而集团每一个下属企业都有一个理念,不同的企业理念会打架,形成不了一个拳头。因此,必须处理好这种关系,避免企业文化的两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