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蝉鸣的夏季,是不完美的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_save_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睡觉前,我打开手机上的听书APP,翻到《唐诗鉴赏》,听到的第一首是虞世南的《蝉》:“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对蝉“栖高饮露”的高洁品格热情赞美。
  进入夏季以来,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听到了这首虞世南的《蝉》后,才发现我很久都没有听到蝉声了。自从拆迁搬进小区,环境清幽,只有那一排排楼房别墅在烈日下静默着,没有鸡鸣,没有狗叫,当然更没有蝉鸣。哪有一块空地来长树呀?小区里只是时不时地传来收破烂的声音。
  原来家在农村,蝉是寻常的,现在倒成了稀罕物,不禁有点想念那恼人的蝉声。小时候,房前屋后长满了树,到了夏季,那不知疲倦、声嘶力竭的蝉鸣,常常扰得人睡不着觉,往往还是众蝉齐唱,你说气人不气人。
  即使拿着长竹子去赶,也不过是从这棵树跑到那棵树,还在你家周围。还是在蝉鸣声中睡吧,习惯就好了。
  蝉儿一般在高高的树上,也很机灵,不太容易抓住。一旦掉到草丛里,被我抓住,赶紧用线扣起来,拎着满村炫耀。有时用手挠挠蝉的腹部,听它发出凄厉挣扎的叫声,我还满是得意地看着其他眼巴巴望着我的小伙伴,或是和他们手中的天牛换着玩。
  长大后,了解到蝉的高尚品质,以及给我带来的乐趣,对蝉也不是那么讨厌了。只是觉得蝉声太单调,且没有变化,叫的时间也有点长了,真是长了一副“好嗓子”,现在明白它并没有用嗓子唱歌,难怪唱不哑嗓子。
  上网查一查,原来蝉肚皮上的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实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蝉为什么要这样嘶鸣呢?當然是为了美妙的爱情,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交配后雄蝉死亡,雌蝉产卵后一周之内死亡。可以说蝉鸣既是对爱情的追求,也是生命的绝唱。
  蝉的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待在树枝上,等到秋风把它吹到地面上,一到地面,马上寻找柔软的土壤往下钻,钻到树根边,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千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由此可见,蝉是见不得天的昆虫,虽然寿命很长,但是很少在阳光下生活,几乎一生都在黑暗的地下度过。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对蝉产生一点敬意呢?会不会和我一样听到蝉鸣不再感到厌烦,而当作它是对爱情和生命的礼赞呢?或是从黑暗中挣脱出来对光明的颂歌呢?真的遗憾,没有树的小区,将又是一个没有蝉鸣的夏季。
其他文献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2021年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先生在北京逝世,这位百岁老人终究没有等来这一年的盛夏,而他像水一样的百年人生,却在后人心中激起万千浪花。  人生中最惬意的好时光  1921年9
期刊
摘 要  乡村教师教育信仰是教育者在乡村教育生活中对乡村教育事业与乡村教育本然价值的高度认同中生发的对乡村教育的坚守与效献,是乡村教师精神魅力与行为践行的联合呈现,乡村教师的教育理性认同、教育活动省思、教育使命感及教育自觉是其四元蕴涵。乡村教师亟需以信服教育本真、守持学高身正、秉承乡土文化、效献乡村教育的回归逻辑与汲取教育专业知识、省思教育教学实践、形塑乡土文化认同、增强自我主体关怀的塑造路径,助
不管是历史还是当代,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  都需要一场属于自己的长征。  “长征两万五千里,剩下两万五千人”  这两万五千人,是经过大浪淘  沙留下的中国革命的精英  1937年8月30日,中國工农红军肃立于陕西云阳大操场,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全体指战员将红五星帽换成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脱下红军军装、穿上国民党军军装。从此,他们变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旋即开赴抗战前线。  史载,当时许
期刊
摘 要  职业启蒙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基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职业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乡村小规模学校小而弱,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处于劣势,但应看到农村广阔天地,职业启蒙教育大有可为。通过文件梳理可以发现,职业启蒙教育伴随我国劳动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已凸显其地位与作用。因此,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具体要求,应把握新时代劳
摘 要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的创新举措和多地教育改革热点。以北京市为例,梳理其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历程,归纳主要治理模式,研判现实问题,思考逻辑进路。就其存在的外部保障性政策供给不足、集团内部治理效能不佳、利益方角色行为失范等问题,认为构筑政策保障体系、明晰治理边界、构建基于文化认同的“共认共享共建共赢”体系应是集团化办学的优化进路。  关键词  北京市基础教育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手机APP在不知不觉间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从衣、食、住、行,到日常社交,都充斥着它们的身影。“衣”有淘宝、拼多多、小红书,“食”有美团、饿了么,“住”有贝壳找房、安居客,“行”有滴滴打车、携程、飞猪,日常社交有QQ、微信、微博等……这些软件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其中的算法推荐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于是人们开始尝试摆脱算法的影响,有人试图用“不登录、不点赞
期刊
编者按:  人文社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难以有共识,并且随时间变化可能判断上有较大差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智慧不仅容易有共识,而且也有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智力成果。有自信的中国人民敢于直面我国科学传统缺乏的事实,并以此刺激我们思考未来科学与中国发展的关系。本文节选了2015年2月11日北大教授饶毅在2016年中信书院年会上的演讲。  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
期刊